光明日报评论员:生逢其时 重任在肩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小康梦,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详情]

  • 【一线故事⑨】孙嘉怿:“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编者按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才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模样!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一线的故事最动人。放眼祖国大地,许许多多年轻人扎根基层一线,他们不甘平庸,拒绝躺平,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书写了一个个昂扬向上的精彩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从5月9日起,光明日报在《奋斗者正青春》专栏中推出“一线故事”系列报道,带您走近一群年轻的生命,倾听他们奋发有为、励志进取的动人故事。

    孙嘉怿工作资料图 受访者提供

      还记得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雷公牺牲的场景吗?

      一颗标识弹从空中被敌机投下。没有犹豫,雷公抱起已经燃烧的弹体扔进自己的吉普车,开着冲进了敌军的坦克队。

      “雷公的原型之一,叫做庄元东。”孙嘉怿说。

      “我怎么知道的?这是我的工作。” 孙嘉怿回答。

      从2012年起,宁波“85后”姑娘孙嘉怿踏上了为烈士寻亲的道路。2017年,她在微博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话题,阅读量已超过7100万。

      2018年3月的一天,孙嘉怿的电话响了:“你们能帮我找到一位烈士的家人吗?我们找了很多年了。”

      来电话的人说,他的爷爷是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的副连长王祥林。每当过年,爷爷总是让他朝着东北方向摆副碗筷。爷爷要祭拜的那个人,是他的指导员庄元东——“牺牲前只啃过三个冻土豆,揣在怀里,融化一层啃一层”。

    孙嘉怿工作资料图 受访者提供

      孙嘉怿开始了多渠道的信息检索,最终在一篇回忆录里看到了庄元东的名字,作者的入党介绍人正是庄元东:“庄元东是山东省沂南县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美军北极熊团的团旗就是由他缴获的,这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唯一一面团旗。”

      2019年9月,孙嘉怿终于在沂南县庄家村找到了庄元东烈士的后人。

      为烈士寻亲,源于自己的外公。孙嘉怿来自一个军人家庭。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父亲当过海军战士。而从未谋面的外公,对孙嘉怿而言只是两个信息:在抗美援朝战争牺牲,是个侦察兵。

      “小时候家里还有张外公的照片,后来就找不到了。他是什么样的人?他经历过什么?那么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想起外公,孙嘉怿就能想起那首歌——“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为了寻找外公的身世,孙嘉怿加入了很多老兵群。而且,她还养成一个习惯,每当出差都要去当地的烈士陵园,将陵园照片和自己的感受发到微博上。

      安徽省太和县烈士王心恒的侄子王志宝,就是通过微博联系上孙嘉怿的。家人只知道王心恒1949年在解放宁波的战斗中牺牲,却不知他葬于何处。孙嘉怿用两周时间在宁波四处探寻,最后终于在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找到了烈士的陵墓。

      “天地英雄气、江河万古流,我们不能让革命历史被时间湮没,不能让人民英雄消失在历史的星空。”孙嘉怿就这样将搜索半径从自家扩到了大家。

      眼睛、鼻子、嘴巴……已经从宁波市福利院医生岗位退休的陈荷珍捧着张画像,一寸一寸地抚摸着:“这就是我心中的爸爸。”

      父亲陈忠根牺牲的时候,陈荷珍只有1岁。因为没有照片,她从来都不知道父亲的样子。得知这是很多烈士家属心中的遗憾,孙嘉怿发出“为烈士画像”的倡议,并得到了浙江传媒学院师生的响应。给陈忠根画像的,是“80后”教师武小锋,他根据陈荷珍及其两个姑姑年轻时候的照片还原出英雄的形象。

      照片是念想,画像是念想,遗物也是。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孙嘉怿发起了一系列为烈属服务的活动,“我为烈属修遗物”是其中之一。

    孙嘉怿工作资料图 受访者提供

      1950年11月,零下40摄氏度的朝鲜古土里,年仅27岁的汪文才在堵截敌军增援部队时英勇牺牲,地方政府给他家做了块“革命先锋”的牌匾。岁月流逝,牌匾如今成了破损的半块木板。

      宁波财经学院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来了。悉心的打磨和一笔一刀的雕刻中,新时代青年和70年前浴血奋战的年轻人有了心灵的沟通。

      孙嘉怿以前在一家私企上班。为了支持她的公益事业,宁波市海曙区团委邀请她到区志愿者协会工作并担任副秘书长,还开设了“孙嘉怿青年工作室”。海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也在资金支持、查找信息、联系烈士陵园等方面对她给予帮助。2020年9月,烈士寻亲项目获得首届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坚持多年,孙嘉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和她在一起。如今,他们已经是一支由450人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这里面‘80后’有60%。”孙嘉怿说。联络、资料整理、墓地拍摄、信息审核……包括寻亲成功后的代祭扫,他们心甘情愿地忙碌着。

      10年时间,孙嘉怿和团队到访过712座烈士陵园,足迹遍布7个国家和国内25个省区,建起有4万多位烈士的信息数据库,为1107位烈士找到家人。2021年,孙嘉怿登上“中国好人榜”,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称号。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赓续红色血脉的青春别样美。孙嘉怿和她的团队,还执着地行走在为烈士寻亲的路上。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赵建国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方莉

      记者:曾毅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制作:曾震宇

      配音:白冰

  • 【一线故事⑧】王萌萌:把根扎入江淮分水岭的“萌书记”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拉倒吧!你在我们西孔村能待几年?还不是来镀镀金,以后好混!”2013年,刚刚毕业的王萌萌,来到安徽省定远县西孔村任村官。在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还没等她把“节水农业”的想法说完,村里的“老王头”就“噌”地一下站起来,连珠炮儿似地数落开来。

      王萌萌涨红了脸,刚出校门的她,哪见过这个阵仗,噙着眼泪一路小跑下了台。

      回到办公室,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村支部书记哭诉:“咱村缺水,搞节水农业是没办法的办法。您看隔壁长丰县农民种草莓,亩均收入过万,咱们就守着一季稻一季麦,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才千把块……”

      “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也没‘种’出来大洋楼、小汽车,又怎会相信你一个小妮子的话呢?”村支部书记对这样的场面见怪不怪。他鼓励王萌萌:“你年轻有冲劲,又有文化,有想法就去干,我全力支持!”

      “老王头”的话不是没来由。西孔村位于江淮分水岭脊背处,当地民谣说:“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村民们看着水却没水用,更甭提发展产业。

      一定要翻过这道“脊背”!一想到“你是来镀金的”这句话,王萌萌在心里暗暗发狠,“既然你们不相信,我就干给你们看”!

      拿着东拼西凑的钱,王萌萌包下了200亩地种草莓。为了避免与邻县草莓品种同质化,打出自己的牌子,她跑遍了周边几个省的草莓基地,终于在浙江找到了好苗。可人家培育得好好的苗,一到西孔村就“水土不服”了,很快枯的枯、死的死。王萌萌独自蹲在大棚里,哭了。

      擦干眼泪,找农技专家一分析,原来是运苗过程中苗受了热。在专家指导下,王萌萌决定自己育苗,苗的问题很快解决了,眼看着草莓见天儿地长,她心里甭提多欢喜了。

      可没想到,最后销售又成了问题。草莓不耐运输,需要在完全成熟前就完成采摘,否则拉到市场没几天,就会伤的伤、烂的烂,卖不上价钱。王萌萌又交了一笔“学费”。

      拉着半车没卖掉的草莓回村,她坐在车斗里,又一次掉泪了。

      “你看,我说的咋样?”“老王头”有些神气。

      这话传到了王萌萌的耳朵里,本有些气馁的她,下定决心要把这口气赌下去。总结了第一年踩过的坑,第二年200亩草莓成功翻本盈利,王萌萌终于翻身了。

      “这小妮子真挣着钱了!”看到真金白银的效益,村民们纷纷向王萌萌“取经”,包括“老王头”。在王萌萌带领下,村里草莓大棚由点成线连片,加上西瓜、葡萄等多种经济作物,特色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多亩。

      王萌萌还创立了西孔村品牌“皖圩”,引导村民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发展采摘园、餐饮民宿等等。“你看看,一到周末,城里人就跟赶集似的来咱村。”现在的“老王头”,成了西孔村产业头号代言人。

      两年转眼过去。2015年,服务期满的王萌萌第一次有了考编回城的机会。她想也没想就放弃了,村里产业刚起步,怎么放得下?

      “你能待几年?”当年的“质问”,王萌萌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这一留,就是4年。4年间,西孔村特色种植面积从0跃至3000余亩,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5万余元,“落后村”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当年爱哭鼻子的“小妮子”已成了人人信赖的“萌书记”。

      2018年,王萌萌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西孔村有个萌书记”传得越来越远,不断有企业开出诱人高薪,有单位许诺重要岗位,随时可以去上班,可王萌萌全都放弃了。脱贫攻坚正值最后冲刺期,村里的事千头万绪,一天当成三天用尚且不够,怎么放得下?“我本来就是农村人,对土地的感情什么也取代不了。”

      2021年,王萌萌转任九梓村党总支书记,当年全村村集体收入翻了一倍,达到122万余元,稳居全县第一。她的下一个目标是200万元。

      江淮分水岭见证:王萌萌从别人眼中的“镀金村官”,变成了不走的“扎根书记”。

      5月的一个周末,天越来越热了,刚从防疫卡点巡查回来,王萌萌摘下草帽,汗水浸得刘海儿贴在脑门上。没顾上喝一口水,她又投入工作中——办公室门口好几拨村民在等着,“我们就信‘萌书记’的”!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2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赵建国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方莉

      记者:丁一鸣 常河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制作:董大正

      配音:白冰

  • 【一线事故⑦】刘羲檬:妈妈在哪,家就在哪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叮铃铃”,午间下课铃一响,刘羲檬第一个冲出教室,蹬上自行车,出校门,穿马路,向校外的出租屋奔去。已经过了一上午了,她惦记着给妈妈翻个身,带妈妈上个厕所,做午饭喂妈妈吃,再给妈妈按摩下,缓解疼痛……

    刘羲檬与母亲(受访者供图)

      刘羲檬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学校、家、照顾妈妈,是她21岁人生轨迹的全部。

      “没有女儿,我活不到今天。”校外的出租屋里,妈妈含泪说。“妈妈是家里照明的灯,只要这盏灯亮着,我就不会迷失方向。”羲檬轻柔地为她擦掉泪水。

      妈妈王艳春患有严重的类风湿,肌肉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单亲家庭的刘羲檬打3岁起,便开始学着照顾妈妈,撑起一个家。

      “灶台可真高呀!”踩着两块砖头,4岁的小羲檬勉强够着。“油冒烟了”“鸡蛋快下锅”……按妈妈说的,一步步来,当她把一盘热腾腾的西红柿炒蛋端来时,以为妈妈会开心地笑。没想到,妈妈却一直掉眼泪,“第一次炒菜,可能太难吃了。”小羲檬天真地以为,“妈妈别哭,下次我做好吃点。”听着女儿的话,看着她被油烫得起泡的小手和额头燎焦的头发,王艳春的眼泪更汹涌了。

      上学后,家离学校远,小羲檬便开始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奔跑。有一次,跑得太急,她重重摔在水泥地上。看到胳膊、膝盖渗着血,一瘸一拐回到家的女儿,妈妈心疼地自责:“还不如死了得了,省得拖累你。”“妈,我不怕摔倒,不怕累和苦。但我怕没有你呀!真的害怕呀,怕有一天推开门,再也看不到你了。没有你,我就没有家了。”母女俩抱头痛哭。

      买菜、做饭、洗衣、理发、按摩、拔火罐……小羲檬一天天长大,会做的也越来越多。除了悉心照顾妈妈,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刘羲檬与母亲(受访者供图)

      在妈妈眼里,女儿从小就喜欢读书:“一些好心人知道我们娘俩的情况后,经常捐款,还买些吃的、穿的和书到家里来,别的她一眼不瞅,拿起书坐在小板凳上看得可认真了。大伙儿都说,这孩子以后准能有出息。”

      “靠知识改变命运。”妈妈说的话,刘羲檬一直记在心里,不管多苦、多累,她从未落下一节课。“只有努力读书,将来自食其力,才能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她说。

      苦尽甘来。2019年,刘羲檬以523分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攥着录取通知书,母女俩紧紧抱在一起,喜极而泣。上一次,娘俩这么高兴还是多年前搬进政府给分的廉租房里。

      “我去上大学,妈妈怎么办?”喜悦过后,烦恼随之而来。县里提出一个周全之策:“找一个条件好的老年公寓,钱,我们出。”妈妈极力赞同:“捆了孩子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出去玩,逛街,交朋友,该让她自由了。”

      可高三时的一次经历让刘羲檬至今心有余悸。一天,下晚自习回家后,羲檬看到妈妈脸色苍白,浑身冒冷汗,听邻居阿姨说,妈妈刚刚发病,幸好及时联系到她,吃了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妈妈的身体只有我最清楚。”她决定,带着妈妈上大学。

      “羲檬,走读申请我看到了,你安心来读书,剩下的事情交给学校。”看到老师发来的信息,刘羲檬心里一暖,助学金解决了学费问题,老师提前帮着租的房子与校园仅隔着一条马路,非常方便。“后来才听说,老师跑了好多家中介。看,这房子明亮又温馨。”羲檬说。

    刘羲檬与母亲(受访者供图)

      大学生活,刘羲檬过得忙碌而充实:“我想想啊,校外兼职、学校食堂兼职,学院团支书、组织部的部员、学生工作站站长,一年半修完了四年的辅修学分。”扳起手指,露出掌心,小时候被刀割伤的痕迹还在。

      马上大四了,问及未来的就业选择,羲檬说,她想当一名教师,“小时候想当医生,医好妈妈的病,上学后,遇到了老师,是他们改变了我的理想”。

      羲檬还清晰地记得小学时的一件事:年根儿前的一个晚上,下着鹅毛大雪,风像小刀子一样刮着脸。小羲檬趴在窗台上,望着家家户户挂着灯笼,大人领着孩子放鞭炮,热闹无比,正失落时,看见远处有一个“雪人”正深一脚、浅一脚朝这边走,越来越近。

      “是李老师。”小羲檬兴奋地叫着给老师开门。“给你们娘俩带点饺子、水果,还有热宝……”老师从袋子里一样样往外掏,一旁的羲檬和妈妈吧嗒吧嗒掉眼泪。“别哭,孩子,有老师在呢,今后有啥困难就和老师说。”李老师一把将她揽在怀里,真暖和啊!

      饭卡里无故多出的钱、减免的试卷费、寒冬的一件羽绒服……从小学到大学,几任老师的默默关爱犹如那个冬天的夜晚,让她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我也想像他们一样,给学生传递温暖。”刘羲檬笑着,露出浅浅的梨窝,“我刚参加完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面试,离当教师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妈妈在哪,家就在哪。我要感恩生活,为了妈妈这盏灯亮着,这么多人伸出呵护的手。”“生活没你想得那么好,也没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会因一句话而流泪,有时也会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夜晚,看着妈妈熟睡的面庞,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声,想着生活一点点变好,刘羲檬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话。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5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赵建国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方莉

      记者:张士英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制作:董大正

      配音:白冰

  • 【一线故事⑥】张开荣:用行动让大伙儿服气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我养了十多年的羊,不用你这个小年轻来教的。以后你别来了!”

      到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白马乡的第一天,30岁的张开荣还没喝上一口水,就在45岁的饲养员游汉钟那儿碰了一鼻子灰。

      张开荣现任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副镇长。2019年2月,他以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身份到广安帮扶。与他一起到广安的,还有110只配好种的湖羊。

      相比于普通山羊,湖羊肉质更好,口感接近于牛肉,而且是多胎多羔,发育快,可实现集约化养殖,经济效益高。“湖羊入川”,是南浔区与广安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张开荣近照 资料照片

      喝惯太湖水的湖羊,能适应四川的水土吗?这可是件开先河的事。“首批湖羊能不能产出羊羔来,我心里也挺慌的。”说起开始时的情形,张开荣告诉记者,“初来乍到,方言听不懂,再加上年纪轻,当地的饲养员和我聊不到一块儿去。他们觉得,一个浙江的小伙能懂啥养羊技术?就是来‘镀镀金’罢了。”

      眼见许多饲养员依然用养山羊的办法养湖羊,张开荣预感要出事。他想,越是吃“闭门羹”,越不能气馁,更不能退缩,“必须用行动让大伙儿服气”!

      一次,在广安区石笋镇湖羊种养基地走访时,张开荣老远就看见饲养员老叶在用酒糟喂食湖羊。“你这样干是不行的……”话刚说出口,他就被轰了出来。随后去了几次,居然连门都不让进了。

      当第7次来到基地门口时,张开荣闻到一股臭味。

      他立马喊上村干部,撬开大门的铁链子。“进去一看,角落里躺着两只死羊,还有五六只在流血。”张开荣说,这是母羊流产的前兆,再不及时治疗,这几只羊都面临死亡危险。

      学畜牧出身的张开荣马上找到了原因——“母羊流产就是酒糟害的呀!”他告诉老叶,赶快给另外几只快要流产的母羊打抗生素,再单独关到透风的羊舍里。

      一周后,那几只母羊终于转危为安。

      这场风波过后,张开荣意识到:中规中矩搞培训,这几个养羊的老大哥根本听不进。得和他们交上朋友!于是,他就“厚着脸皮”去基地“当小工”,帮饲养员一起打扫羊舍。

      没过多久,饲养员们开始主动跟他打招呼了,还请他去做客吃饺子。“想不到,你还真有股子韧劲儿。”游汉钟也开始对张开荣服气起来。

      “那时感觉到他们拿我当自己人了,我就趁机把湖羊每日食量,饲料用量、粗细大小,不同时期用料比例调整等细节,慢慢教给他们。”张开荣说,几个饲养员很快活学活用,“后来新建的几个养殖基地,没有死过一只羊,存活率达到100%。”

      2019年6月,第一只小羊羔顺利出生,湖羊在广安的第一代“原住民”诞生了!此后的一个多月里,140多只小羊陆续出生。当年12月,第一批商品羊出栏销售。

      接连的好消息让这个年轻“羊倌”变成了大伙儿争相邀请的“座上宾”。而后,张开荣顺势举办了湖羊养殖培训班,200多名养殖员主动来参加培训。他还组建了湖羊养殖微信群,及时指导、回复大伙的技术问题。

      为发展可持续性产业链,南浔、广安两地协作开展了“湖羊致富”工程,张开荣又投身到全国首个农旅融合的“万头湖羊种羊基地项目”建设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地工人进不来,很多人认为这个项目肯定‘黄’掉。”张开荣说,为了赶工期,他干脆住到了工地的板房里。说是板房,其实就是铁皮集装箱开了个门儿。“这一住,就是半个月。那段时间,整个人非常亢奋,几个通宵干下来也不觉得累,最终保证了项目如期建设完成。”

      挂职期满后,张开荣三次申请延长挂职时间,先后指导建设了6个湖羊种养循环生态基地。2021年,他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眼下,张开荣已结束帮扶挂职回南浔了,但他每周都能接到好几个广安老乡的电话。

      “你瞧,又出了一对小羊羔双胞胎,足足有7斤重哩!”就在记者采访时,张开荣接到了游汉钟打来的视频电话——他如今已是基地技术最好的养殖员。

      “回想起我刚到广安那会儿,你可一点都不买账啊!”看着屏幕上“咩咩”叫着的羊羔,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8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张碧涌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方莉

      记者:陆健

      通讯员谢尚国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制作:董大正

      配音:白冰

  • 【一线故事⑤】巴特尔:凭真本领闯“火焰山”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火一半水一半,热一半冷一半,这是我的工作!饭吃了一半,澡洗了一半,觉睡了一半,梦做了一半,这是我的生活!训练场一半,火场一半,生一半,死一半,这是我们指战员的风采!”

      这是“北疆楷模”巴特尔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

    巴特尔(前)和战友出警。光明图片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提起玉泉区大队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巴特尔,无人不竖起大拇指。1990年出生的他,已参与4500多次灭火救援行动,写下20多本“火场日记”。

      “父亲是消防烈士,牺牲时我才8个月大。”巴特尔告诉记者,“后来翻读父亲留下的日记,我真正认识了父亲,更认识到消防兵的光荣。”

      17岁入伍后,巴特尔本有机会留在直属机关。但他毫不犹豫选择像父亲一样,到基层当了一名消防兵。

      “顶着滚滚浓烟,练!抱着熊熊烈火,练!操起水龙带——意志的长鞭!背着灭火器——格斗的利剑!越障碍——我是穿山虎;攀高楼——我是林中猿;扑烟云——我是峡中风;闯火口——我是金刚钻!今天哪怕苦一点,累一点;来日警铃响,我是离弦的箭。”父亲在日记中写下的训练誓言,巴特尔读了一遍又一遍。

      一次比武训练中,“负重十楼课目”要求消防员穿戴全套战斗服、背空气呼吸器、拎2盘65毫米水带。全副武装下来,负重达40公斤。此时正是炎炎夏日,骄阳暴晒着训练场,让人喘不过气来。

      优秀的标准是1分30秒,巴特尔提前了5秒!兴奋之余,才感觉脚趾钻心地疼。脱下战斗靴,血早已将袜子洇透。卫生员跑过来,看到血肉模糊的脚趾甲,劝他退出比赛。

      “不行,后面是八人参赛的集体课目。前期大家已经训练得非常好,如果我此时离场,跟当逃兵没有区别。”眼看只剩下几分钟了,巴特尔一咬牙,揪下了脚指甲!

      简单包扎后,他一瘸一拐地走到了起跑线。发令枪响,巴特尔又像骏马般冲了出去。最终,他同战友们一起夺得了冠军。

      凭着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巴特尔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开始在火场中大显身手。

      那天同往常一样,巴特尔和战友在队里执勤。急促的警铃突然拉响,一家生物企业的葡萄糖厂发生火灾,需要紧急救援。“巴特尔与我、周祖亮组成攻坚组,进入工厂内部扑火救援。”战友张苏记忆犹新。

      然而,与一般的火灾现场不同,这次他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葡萄糖遇火即熔化成糖浆,飞溅的火苗噼里啪啦从各方击来,刺鼻的气体到处弥漫,令人窒息。四面是浓烟和熊熊烈火,水枪喷出的水瞬间变成水蒸气,让人眼前一片模糊,头顶上掉落的铁皮随时会划伤他们。

      担任指挥员的巴特尔佝偻着身体往前挪动,在黑烟与热浪中寻找着起火点。一条被大火炙烤的狭窄铁质长廊出现在面前,而长廊的斜前方正是火源。“队长,我上吧!”张苏喊道。

      “不行,温度太高,有断裂危险!”巴特尔迅速拿起水枪对铁廊降温,随后顺着铁廊向前爬去。上方不时有铁片砸落,支撑厂房的铁柱随时可能断裂。找准角度后,巴特尔像铁人一样,用胸口死死压住水枪对火源进行攻击……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搏斗,大火终于被扑灭。

      “直到如今,当年那个趴在铁廊上的救火英雄,还经常会出现在我的眼前,激励着我。”张苏对记者说。

      即便是在订婚这样的重要日子里,巴特尔依然扑向了火场。当天午宴结束,在送未婚妻回家的路上,巴特尔看到一家宾馆冒起浓烟。虽然这不是他的管区,但他不加思索便飞奔冲向楼内。

      浓烟呛得巴特尔眼泪直流,他迅速疏散人群,打开墙壁消火栓,对着火物进行喷射,及时控制着火点。直到管区中队到场,大火被扑灭,巴特尔才放心离开,匆匆去找未婚妻解释。

      勇猛刚毅的巴特尔,还有着心细的一面。结合实战经验,他钻研出“内攻灭火3人班组战法”“狭小空间破拆搜救技术”,已经在支队广泛推广;他的多篇火场日记,也成为支队开展战例研讨和复盘推演的工具书。2021年,他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干消防的,没有真本领就过不了‘火焰山’。只有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遇见火情才会义无反顾。”在一本日记的扉页,巴特尔这样写道。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2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张碧涌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方莉

      记者:高平 王潇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制作:董大正

      配音:白冰

  • 【一线故事④】李凯:村里的事丢不下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大雨如瓢泼般倾泻在黑漆漆的山路上,雨刷器怎么也刷不赢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眼前突然出现一个U形弯,越野车刹车不及,“嚓”地冲出路面,翻滚着向山下坠去!

      万幸的是,车辆在半山腰被一块巨石拦住了。“轰”的一声巨响之后,山谷间只剩下风雨声。

      过了好一会儿,车窗里钻出一个人,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三人冒着大雨,徒手向公路攀爬……

      三人中首先钻出车窗的那位,就是时任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日哈乡力史以等村第一书记的李凯。

      2018年6月,西南石油大学选派干部到凉山驻村帮扶,90后辅导员李凯主动报了名:“年轻人就应该到基层去!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也要出把力!”

    李凯在冬桃园里劳动。受访者供图

      不承想,刚到凉山两个多月,他就在从乡政府回村的路上遭遇坠车事故——“翻滚的时间可能有十几秒钟,当时大脑一片空白,感觉心脏都快被甩出来了……”

      三人爬上路面后,准备打电话求救,却发现手机都摔坏了。他们只得相互搀扶,蹒跚着往前走。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村委会。所幸,三人均无大碍。

      “这是我第二次生命的开始。我以后一定要为老百姓多做些事情!”这次死里逃生,没有吓住李凯,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扎根一线的决心。

      第二天,李凯又像往常一样出现在贫困户家中,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两年后,李凯因工作能力突出,被任命为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第一书记。此时,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三河村仍有贫困户148户792人,他深感重担在肩,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

    李凯走在正在建设的三河村旅游步道上。受访者供图

      没想到,李凯在这里又一次遭遇了坠车事故。在入户走访的路上,由于坡陡路滑,汽车从路中间斜冲出去,一头扎进了路外斜坡上的灌木丛中。也多亏了这些灌木,汽车一阵冲撞之后被死死卡住。李凯从车里爬出来,一看吓坏了:“命真大,只差几米,车就掉到悬崖深处了!”

      这次事故后,李凯的母亲再也坐不住了,声泪俱下地恳求他回学校工作。李凯说:“现在正是脱贫攻坚的最紧要关头,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呢。放心吧妈妈,我一定会注意安全。”安慰好母亲,他又一头扎进易地搬迁、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中。

      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2020年,三河村如期退出贫困村行列。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李凯代表三河村,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这份至高荣誉。

      “我要带领村民把三河村建设得更美,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领奖归来,李凯定下新的奋斗目标。2021年5月,李凯三年挂职期满,他主动申请延期一年。

      延期这一年里,李凯带领村民,进一步探索发展养殖、种植、加工、旅游、劳务输出五大产业,村里还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将三河村的奋斗史、变迁史变成鲜活的红色旅游资源。2021年末,全村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多元,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转眼又是一年。今年4月,李凯再一次递交了延期申请。他说:“村里的事丢不下。”

    李凯与三河村村民查看冬桃长势情况。受访者供图

      村里的事不能丢,李凯丢下的都是自己的事。

      来凉山前,李凯体重160斤,白白净净。几年下来,他体重已不到130斤,皮肤也晒黑了。妻子取笑他:“都快从‘小鲜肉’变成‘老腊肉’了。”

      今年初,妻子怀孕了。李凯在高兴的同时,也犹豫起来——村里产业刚起步,扶上马还需送一程,可妻子正需要照顾,怎么办呢?

      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主动支持他再次延期。她说:“你忙吧!困难我能克服。”

      “选择了就不后悔,我也只能把对家人的愧疚,转化成工作的动力。”递交延期申请后,李凯又带领村民,投入到改造接待酒店、提升游客中心的工作中去了。做方案、选材料、盯工期,他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五一”前夕,项目终于完工了!

      这个小长假期间,来三河村旅游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看着跑前跑后接待游客的李凯,村里的彝族群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咱三河村,‘瓦吉瓦’(好得很)!咱李书记,‘瓦吉瓦’!”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张碧涌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方莉

      记者:李晓东 通讯员:曹正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制作:白冰

  • 【一线故事③】唐帅:打开了“无声世界”的大门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唐帅说话的时候,总是认真地注视着你。他的手势和声音完全同步,十个指头极为灵巧地变换着,像一幅幅生动的表情,又似乎引导着一串串音符从琴键中蹦跳出来。

      ——那是手语。

    唐帅在西南政法大学上法律手语课。蔡震摄/光明图片

      哪怕谈兴正浓,他也常常会过一阵就停下来,拿起手机回复微信。而给他发信息的,十有八九是聋哑人。

      1985年出生的唐帅,是重庆第一个“手语律师”。他的几个微信号都达到了“好友”数的上限,这些年又被全国各地的聋哑人微信好友拉进了200多个微信群,每天都会收到数不清的信息。

      有一天凌晨时分,唐帅在微信上突然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个小伙用手语说:“对不起大家,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唐帅吓了一跳,马上发动所有的微信好友寻找。10多分钟后,唐帅得知,那是远在内蒙古的一个聋哑小伙,最近因为失恋,有了轻生的念头。唐帅赶忙和他视频连线,用手语跟他聊天,最终打消了小伙自杀的念头。

      从那以后,哪怕再忙再累,唐帅也要抽空看看微信,“尽量不让聋哑人朋友的信息过夜”。

      4月9日是星期六,唐帅回到母校西南政法大学,连续讲了4个小时法律手语课。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拿出手机,一条信息马上跳出来:“为什么不回答?你在干嘛?”看了这个聋哑朋友先前发的咨询信息,唐帅赶紧答复:“刚才在忙,不好意思!”对方秒回:“快!”

      “无声世界的语言和思维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唐帅说,“我完全能理解他们。”

      唐帅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他们不愿意健全的唐帅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从小就把他放到外公外婆家里,也不准他学手语。唐帅4岁多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得了急症,痛得满头大汗,却因为无法跟医生交流而迟迟不能确诊。年幼的唐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当好父母的“发言人”,他开始瞒着父母苦练手语。

      手语有全国推广的普通话手语和聋哑人之间约定俗成的自然手语,自然手语又有不同的“方言”,相互之间“天差地别”。唐帅铆足劲学,不仅熟练掌握了普通话手语,也学会了各地主要的“方言手语”。

      无声世界给唐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2006年,拿到了手语翻译证的唐帅,开始受邀担任涉及聋哑人案件的手语翻译。

      有一次,公安机关在办理一个偷盗案时,根据手语翻译做的现场取证笔录,聋哑女孩小娟(化名)表示:“我承认偷了东西。”奇怪的是,小娟在派出所却一直情绪激动。为慎重起见,公安机关请来了唐帅。

      原来,小娟是在用手语为自己辩白:“我没有偷东西。”问题出在哪里?唐帅查看同步录音录像,发现小娟方言手语中的“我”,在普通话手语中正是“承认”的意思。公安机关经过反复核实,证实了唐帅的观点。

      “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差别,关键时刻却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件事对唐帅触动很大,他决心用自己的特长更好地帮助聋哑人。他先是参加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自学考试,又在2012年通过司法考试,成为重庆第一个“手语律师”。

      唐帅担任主任的律师事务所,代理的案件大约三成是受聋哑人委托。而代理这些案件,基本上不可能按正常标准收费,有些还要律所自付费用,时间却往往要多花三四倍。

      “他们找到我,跟我说‘请你帮帮我’,我无法拒绝。”唐帅说。他和律所的同事,坚持定期给残障人士做普法讲座、提供咨询、调解矛盾。他们还在新媒体平台上创办了国内第一档聋哑人普法栏目,建立了公众号和App,拍摄案例手语视频,为全国聋哑人普及法律知识。

      2017年,唐帅尝试招收聋哑学生进律所,每月给他们提供几千元工资,由律所专门组建团队指导他们学习法律。聋哑人学习背诵法律条文很不容易。来自大凉山的谭婷,因遭遇家庭变故,几次都想中途放弃。唐帅每次都鼓励她:“我不想做‘唯一’,我们一起来带动更多的人帮助聋哑群体,好吗?”2020年,谭婷终于通过司法考试,成为“全国首位聋哑人律师”。

      最近,唐帅所在的律所又与西南政法大学合作,开设“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培养懂手语的法律人才。他说:“无声世界成就了我,我要用心、用手与聋哑人紧紧相连,让他们‘听’到法治中国的足音!”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5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张碧涌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记者:张国圣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制作:董大正

      配音:白冰

  • 【一线故事②】秦世俊:“磨”出来的功夫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眼前是一批待加工的零件,将用于直升机的主起落架。

      站在数控铣床前的秦世俊,熟练地挑选刀具,设置参数,放入坯料,按下启动键。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个个零件被“精雕细琢”出来。

      别看秦世俊个头不高、年纪不大,本事却不小。39岁的他,已是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高级技师、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C919国产大飞机、亚丁湾护航的战鹰,乃至“神舟七号”上,都有他亲手加工过的零件。

      “要说加工的零件合格率达到100%吧,有点不谦虚。但这么多年,经我手没出过报废品。”面对记者,秦世俊憨憨地说。

      有谁想到,秦世俊这一身功夫,竟是从“偷学”开始的。

      “造飞机”是秦世俊儿时的梦想。他的父亲是哈飞的劳模,上小学时,父亲胸带红花的巨幅照片在街上展出,他神气地向同学介绍:“那是我爸,造飞机的!以后我也要像我爸一样!”

      2001年技校毕业后,秦世俊满心期待来到哈飞。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学的是模具钳工,却被分到数控铣工岗位,每天干些搬搬抬抬、收拾打扫的“杂活”。秦世俊感觉“没劲”,想拜师学艺。但和车间里的大专生比,底子薄,老师傅瞧不上。

      “没人教,就自己偷着学!”心里憋着气,秦世俊瞄上了磨削镗刀:手艺活,技术高,车间里没几个人会。“把它学会了,大伙儿一定对我刮目相看!”

      秦世俊观察老师傅的磨刀动作,“看着也没啥难的”。他依葫芦画瓢,忙活了大半天,一比对,挺像!兴冲冲拿给老师傅看,没承想,刀被直接扔到一边:“你磨的那是刀吗?能干活吗?”

      面对不留情面的批评,年轻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好几天。此时,父亲的话点醒了他:“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天能练成的,也不叫本事。”

      第二天下班后,秦世俊一头钻进砂轮间里。粉尘漫天,呛得眼泪哗哗流;盯着飞速旋转的砂轮几个小时,一抬头,天旋地转……

      半个多月后,从老师傅再看刀时惊诧的眼神中,秦世俊知道,自己“成了”。

      “小子,观察你一段时间了,挺有韧性啊,想不想跟我学?”一天,车间一位姓宋的师傅主动找到秦世俊。他终于如愿当上了学徒。

      机会来之不易,秦世俊格外珍惜,“不能给师傅掉链子”。一下班,同龄的小年轻都想着去哪玩儿,秦世俊却在琢磨“怎么让夹具更紧实”。专业书啃了十几本,学习笔记堆起半米高。数控机床加工常用到制图和编程技术,他干脆报考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跑去系统学习。

      “作为80后的产业工人,秦世俊不仅懂技术,还善创新。”与他共事13年的段秀军说。

      在加工某机型主起落架外筒上的腹板时,数控车间碰到一个大难题。零件数模过于复杂,无法完全用编程加工,手动操作,反复铣削、测量,一件至少半个小时,费工夫不说,质量还极不稳定。

      “零件成本近万元,到这基本是最后一道工序了,一旦出问题,前功尽弃啊!”秦世俊开始琢磨破解方法。

      正苦于不见起色的时候,他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逆向思维”的文章,一下来了灵感。

      “能否通过反向采点确定零件的加工余量,将采集的点位汇集编程,直接一刀成型?”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酝酿。

      午夜时分,喧嚣的厂区归于宁静,车间里只有一盏灯亮着。身形略胖的秦世俊蹲在狭小的机床上,盯着刀具加工轨迹,豆大的汗珠不时从额头上滚落下来。想起身时,麻木的双腿已经不听使唤。通宵奋战,他险些从机床上栽下来……

      一周后,“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终获成功。生产效率提高8倍多,零件一次交检合格率达100%!

      打那以后,秦世俊在创新的路上疾驰。他累计自制工装、夹具400多套,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715项。2015年,他当选全国劳动模范;2020年,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看,这就是我当时用的机床。”跟随秦世俊,记者走到一台白绿相间的老机床前。与旁边全封闭的自动化车床比,它显得非常落伍。摸着熟悉的手摇轮,秦世俊感慨:“技术在不断更新,技能人才也要不断创新,绝不能躺平和懈怠!”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0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张碧涌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记者:张士英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配音/制作:白冰

  • 【一线故事①】王金鑫:“大胆”底气缘何来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编者按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才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模样!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一线的故事最动人。放眼祖国大地,许许多多年轻人扎根基层一线,他们不甘平庸,拒绝躺平,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书写了一个个昂扬向上的精彩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从今天起,光明日报在《奋斗者正青春》专栏中推出“一线故事”系列报道,带您走近一群年轻的生命,倾听他们奋发有为、励志进取的动人故事。

    王金鑫在工作中。资料照片

      一块重达3吨的巨石从山上滚落,砸在一座高压线路的铁塔上。铁塔主材弯曲,已丧失部分承载能力。山坡上还有大量渣石,电网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

      ——这是2016年1月,发生在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山区的一幕。

      临近年关,保供电任务十分重要。而现场山高路险,事故处理起来非常复杂。怎么办?

      “必须断电换铁塔,另外架设线路。”

      “那样周期太长、成本太高,附近几个区县长时间用不上电,影响太大!”

      赶到现场的多路专家意见不一。

      这时,一位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经过现场紧张的徒手推演后,提出一个大胆的抢险方案:“采用四方拉线稳固铁塔,三组抱杆支撑加固受损主材,带电作业,悬空更换铁塔主材!”

    王金鑫在工作中。资料照片

      这个方案一提出便遭到质疑:“带电换塔,从没尝试过,安全系数有多高?万一更换过程中铁塔翻覆了怎么办?”

      年轻人拿着厚厚一沓写满计算分析过程的稿纸,耐心解释起来。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方案终于获得通过。

      5年多过去了,按这一方案施工修复的铁塔,至今仍支撑着电网安全平稳运行。这个“大胆”的年轻人,就是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设计中心输电结构专业主管王金鑫。

      2009年,王金鑫从重庆大学硕士毕业来到研究院。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土木工程,刚参加工作时还是输电方面的“门外汉”。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王金鑫一边跑工地,一边见缝插针地学习。家里房间小,他就将三四平方米的阳台改成“书房”,每天学到晚上12点以后。坐公交上下班时,也总是捧着“大部头”如饥似渴地看。

      一线出真知,现场见真功。王金鑫一方面将现场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带回来研究琢磨,一方面将自己钻研出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现场施工抢险。他的“大胆”,正是基于底气和实力的“敢作敢当”。

      2020年7月,特大暴雨导致重庆武隆一处山体大面积滑坡,附近一座高压铁塔受到威胁。

      王金鑫带领专家组火速赶赴现场。眼前的景象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洪水浸泡过的山坡上时不时冲下一股股泥石流,大片的树木和庄稼已被滑坡面掩埋;山脚的柏油公路被滚落的山石砸出一串巨大的深坑,一些地段连路基也被冲了……经勘测,滑坡超过了200万方,最近处离高压铁塔不到10米。

      遇上这样的险情,以往的常规做法是换地方重新安装铁塔。这样做投资大,拉电断网可能要超过1个月,但最稳妥也最保险。能不能保留原塔,不断电抢修?这样能节省一大笔资金,工期短,沿线用电也不受影响。但是万一铁塔最后被滑坡冲垮了,谁能承担责任?

      专家组讨论到深夜,两种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王金鑫在工作中。资料照片

      王金鑫通过现场多轮测算,判断大规模的滑坡已经结束,即使暴雨不停最多也只会发生溜滑。于是,他又“大胆”地提出“在杆塔周围架设多边形装板挡墙”的抢险方案。

      真的可行吗?这可是处理类似险情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方案啊!王金鑫见大家心里仍然在打鼓,就一边绘图一边推算:3米溜滑会怎样、8米溜滑会怎样、最大程度溜滑会怎样……

      最终,抢险队用这个影响最小、投资最少的方案,圆满完成了排险抢修任务。

      今年39岁的王金鑫,已经是业内公认的输电结构专家。他拿到了好几个号称业内“最难考”的执业资格证书,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参加了80多个重点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多次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国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专家”和“重庆市优秀青年设计师”等荣誉。

      “五一”前的一个周六,记者终于在办公室“截”住了王金鑫。他几乎整个身子都埋在桌子上小山一样的书堆里,桌脚一双登山鞋,被厚厚的泥土包裹得严严实实。

      “刚从现场回来,还没来得及洗。”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一聊及施工抢险,他马上又兴奋起来:“每次任务完成后,看看千家万户亮着的灯,听听附近工厂机器的轰鸣,作为一个电力人,真的很自豪!”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9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张碧涌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记者:张国圣 李宏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制作:董大正

      配音:白冰

  • 【有声手账④】在零下20℃的天气里采矿,我做到了

      【奋斗者正青春·解困惑 促扎根4】

    在零下20℃的天气里采矿,我做到了

    讲述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级学生 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工作人员 孙灿龙

      自2013年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毕业后,我来到祖国边陲新疆,就职于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到现在已经八年多了。回首这八年,我去过皑皑雪山,见到了万年冰川;进过伊犁大草原,见识了“风吹草低见牛羊”;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领略了万里瀚海……我曾因久居深山,无法联系家人而黯然神伤,却也被祖国秀丽山川所吸引;我曾因工作艰苦枯燥萌生退意,却也因发现了新的矿产地而欢欣鼓舞;我曾为工作任务而苦恼,却也因践行“三光荣”传统而自豪。

      “干一行、爱一行!”带我的第一个项目负责人这样告诉我。那是2013年,刚参加工作的我来到巩留县加满特矿区普查项目,青山蓝天带来的新鲜感,很快就被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单调所取代。一辆车,四顶帐篷,七个人,就是我们的全部。

      每天清晨,伴着露水驱车来到距工作点最近的山沟,然后步行好几公里到达工作点,开始与石头“沟通”。夕阳西下,结束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竟然觉得只有吃饭和睡觉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几个月的野外生活,每天枯燥重复的工作,加之艰苦生活环境与没信号带来的深深孤寂感,让我难以忍受——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地质工作。

      项目负责人看出了我的沮丧,告诉我:“寂寞、乏味是野外地质工作的真实写照。但无数地质人在更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持着、努力着,因为他们对人生负责——既然选择了,就要面对。”这句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地质瀚海里还没翻起一朵浪花,我却打起了退堂鼓?绝对不行!往后的日子里,我用脚踏实地的工作与沉浸式的学习,很快找回了坦然与自信。

      2018年5月,我调岗至单位测绘工程院,12月迎来自己独立负责的第一个工程项目《和静县备战矿山备战矿业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彼时施工区气温已降至零下10~20℃,迎着寒风站在矿山边坡上,身体从打冷战到麻木,甚至很难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瑟瑟寒风冻透了我的身体,然而,看着身边同事们依然热情的笑脸、躬身劳作的身影,我深受触动,一边打着小寒颤,一边忙碌起来……渐渐地,各项任务有条不紊地达标完工,自豪占据了我的内心。

      2019年,我开始负责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项目工期短、任务重、时间和工作节点要求严格,且又是冬季施工,要说没有担忧是不可能的。然而,此时的我早已明白,地质人最不缺的就是不怕吃苦的精神,这些困难算什么!最终,我们战胜了雪虐风饕的天气,顺利竣工,成为当地模板工程,得到了石河子市的高度评价,为单位树立了品牌。

      八年时光,无数幸福、悲伤、欢笑、汗水、积极、落寞……交织成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在新疆,有一种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这就是胡杨树;在新疆,有一种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这就是胡杨精神。我愿意做一棵胡杨,坚守在边疆,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对话

      孙灿龙:

      读了光明日报《奋斗青春 无悔抉择》栏目,我被罗辽复教授扎根基层的事迹深深感动。我想请教罗老师:“基层环境和城市差别很大,生活难免单调寂寞,时常有‘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如何更好地面对这种落差?”

      内蒙古大学教授、理论生物物理领域专家罗辽复:

      有人说,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话可说,想改变处境而改变不了。我认为,这是消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积极的方面,“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是心灵的礼物。只要内心有自己的挚爱和坚守,就一定能从畏惧寂寞孤独,到习惯寂寞孤独,再到真正享受寂寞孤独。

      想当年,我从北京来到内蒙古,越来越明确自己必须选择“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时间总是不够用,我必须像陀螺一样高速自转,才能保持稳定状态;只有谢绝一切不必要的社交和娱乐,全身心地沉浸在寂寞孤独里,才能有充足的时间、从容的心境。

      曾经有十年左右,我也很迷茫。但我忙着和朋友通信讨论物理学问题。2800多封信,充实了这段孤独的旅程,让我越来越坚定。现在我老了,但还是给自己安排一个接一个的课题,还是把科研看成一种乐趣。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唯有孤独的人才强大。人们总是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成长。如果你感到孤独,那么恭喜你,你正在变得强大!

      当然,做工作总是需要休息的。我的休息时间如何度过?一是阅读,阅读启发人思索。二是散步。我们在热闹中失去的,必将在孤独中双倍获取。在丛林中散步,呼吸着新鲜空气,专注地思考问题。当你想通一个问题时,那是何等令人愉悦啊!

      《光明日报》(2022年06月14日 01版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姚晓丹 王斯敏

      诵读:董大正

      编导:李方舟 张悦鑫

      视觉设计:杜丹

      采访:姚晓丹 杨飒

      制作:光明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