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患慢性病「烈日下走路運動」昏倒 體溫42度嚴重熱中暑險喪命

▲▼             。(圖/記者白珈陽攝)

▲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莉瑋示範如何為中暑患者進行冰敷降溫。(圖/記者白珈陽攝)

記者白珈陽/台中報導

近期天氣炎熱,衛福部統計至7月10日止,本月才過短短10天,就有418人次因熱傷害就診,比去年同期高出3成。台中醫院進一步指出,1名有慢性病的55歲婦人,午餐後在大太陽底下走路,因不耐高溫昏倒在路邊,送醫發現體溫高達42度合併熱中暑,經緊急預防性插管合併中樞神經降溫急救,才將她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

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莉瑋表示,大眾普遍以為熱衰竭是熱傷害中最嚴重的症狀,其實熱衰竭僅排在第二嚴重。熱傷害共分5個等級,最輕微的是出現水腫狀況,其次為運動員常見的大小腿因電解質流失、抽筋疼痛的現象;再來是長時間站大太陽底下,因腦部循環不足而昏倒,稱為熱昏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是熱衰竭,症狀是頭暈、全身無力甚至血壓降低;最嚴重的則是「熱中暑」,症狀嚴重會出現橫紋肌溶解或是腎臟多重器官衰竭,若未積極處理,死亡率高達3到8成。

陳莉瑋說,台中1名55歲婦人,6月底跟友人相約喝下午茶,午餐後頂著大太陽徒步赴約,但因不熟路況迷了路,途中不耐高溫昏倒路邊,緊急送醫發現,患者到院時體溫高達42.1度,心跳每分鐘高達190下,合併臉部抽搐與意識不清,昏迷指數8分,經判斷是嚴重熱中暑。

陳莉瑋指出,急救醫療團隊緊急幫患者除去衣物、吹電風扇、敷冰塊、低溫靜脈輸液等各式降溫處置,並給予預防性插管治療,患者在2小時後體溫恢復正常,經收治加護病房觀察,隔天順利拔管,住院2天後平安出院。

陳莉瑋說,患者是慢性病患者,有長期服藥,自述因擔心喝午茶吃甜點高熱量會胖,決定走路運動,走個30分鐘路程到咖啡廳減少罪惡感,未料越走越喘、接著頭暈眼花就不省人事,幸好有熱心路人協助報警送醫,這才撿回一命。

陳莉瑋表示,台中醫院急診室自6月起,每天平均都有2到3名患者因熱傷害就醫。根據衛福部針對熱傷害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到6月熱傷害共901人次,其中6月份就有489人次,比起去年同期的377人次高出3成;而本月統計至10日止,短短10天就有418人次,不到半個月就逼近6月份全月的熱傷害人次。

國民健康署整理出「熱傷害六大危險族群」,包括65 歲以上長者、嬰幼兒、慢性病患者、服藥者、過重者、戶外工作者或運動員,陳莉瑋也提醒民眾,面對炎炎夏日注意「防水補水3大招」:保持涼爽、時時喝水、隨時留心,千萬不要輕忽熱傷害可能造成的致命危機,才能平安健康過一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