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靈性旅遊蓬勃發展 Z世代、社交媒體助力成經濟強國?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19 歲的Shivam Dwivedi住在印度北方邦普拉亞格拉吉(Prayagraj),他和友人喜歡前往的並非一般年輕人鍾情的海灘或派對聚會,而是到全國各地的寺廟祈禱。作為學習工程的在學生,他表示去宗教場所旅行能夠獲得精神上的平靜,並找到了「力量來源」。他說:「派對和令人眼花繚亂的夜生活並不吸引我們,我們從沒計劃去果阿(該國首個部份類型賭博合法化的邦)和狂歡派對、賭場和夜生活等地方。我們想要的是宗教場所和大自然中能夠獲得的平靜與積極性。」

本月初,他們一班朋友前往聖城瓦拉納西的喀什維什瓦納特寺(Kashi Vishwanath),其中一位友人Saurabh Shukla向《半島電視台》表示:「我們感受到與神的連結,有一種能量源泉在我們內心流動,讓我們精神平靜,因為教育和職業生涯建設的壓力往往變得過於忙碌而難以應對。」

近年,隨着社交媒體的廣泛覆蓋和更好的交通配套,印度靈性旅遊正在蓬勃發展。據當地旅遊部的數據,2022 年有 14.39 億遊客進行宗教旅遊活動,而 2021 年僅為 6.77 億人,當中以Z 世代(又稱Zoomer 世代,泛指出生於1995 至2005 年間,現年約19 至29 歲的族群)為主要推動者。這預計帶動當地整體旅遊業到2028 年將產生590 億美元(約4,609億港元)的收入,到2030 年將創造1.4 億個臨時和永久就業崗位。

印度現時60%以上的國內旅行都是出於靈性和宗教目的,是當地旅遊業重要的一環。(Getty)

提供印度教寺廟資訊的Temple Connect公司創辦人Giresh Vasudev Kulkarni表示,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加上年輕人的好奇心,促進了該國靈性旅遊的發展。他說:「年輕一代完全沉迷於社交媒體,人們甚至願意前往遙遠的地方來拍片分享,而這類內容較易引起其他人的好奇心。」有寺廟的負責人則表示,靈性旅遊是在新冠疫情後興起,估計與人們對信仰心的加強或工作不穩定有關。

提供宗教場所旅遊服務的公司 Spiritual Tour 的創辦人Santosh Singh則指出,今年1 月羅摩神廟(Ram temple)的落成是當地靈性旅遊興起的重大突破,尤其是連接北方邦瓦拉納西和神廟所在古城阿約提亞(Ayodhya)這兩個城市的新道路將出行時間從原本的6小時縮短至4小時。他說:「自 1 月以來,我們的業務增長了 多達70%。原本4月至9月是淡季,但現在卻人潮洶湧,就連瓦拉納西的2,000多家酒店也難以容納激增的人流。」

今年1 月,印度羅摩神廟祝聖儀式後一天,信徒們排隊等候一睹印度教拉姆神像的雕像。(Getty)

瓦拉納西旅遊部門副總監 RK Rawat 表示,單是 4 月份,當地就接待了約 820 萬名遊客。北方邦首席部長Yogi Adityanath指出,自羅摩神殿向公眾開放以來,平均每天約有 15 萬名遊客參觀。

全球宗教旅遊的首選國:帶動14城市經濟發展

作為全球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幾乎與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都有接觸,除了佔主導地位的印度教外,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在當地也有不少影響力,還有耆那教、毗濕奴教、猶太教等小眾宗教的發展。該國的禮拜場所之多,與其文化豐富、景點多樣同樣聞名,遍布全國各地、建築奢華的寺廟、清真寺、修道院和教堂是眾多地方的地標和著名旅遊景點,這也讓這個南亞國家被國內外遊客推崇為靈性旅遊首選的目的地。

宗教旅遊帶動多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包括阿姆利則(Amritsar)、阿杰梅爾(Ajmer)、瓦拉納西等 。(Getty)

據估計,印度現時60%以上的國內旅行都是出於靈性和宗教目的,而旅遊業為印度GDP貢獻了約1,99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這很大程度得益於印度政府近期採取的有利政策措施。2015年,聯邦政府推出了一項名為「朝聖復興和精神遺產增強行動」(PRASHAD)的計劃,斥資 163 億盧比(約15.25億港元)開發 73 個宗教場所周圍的基礎設施。

該計劃還推出了連接上述宗教場所所在地與其他大城市的高速列車,並提議在阿約提亞和普里等城市建立國際機場,為外國遊客提供更便捷的交通。計劃還向各邦提供免息貸款,以建立購物中心來展示當地獨特的產品。此外,邦政府也在吸引更多遊客前往重要聖地方面發揮了作用。酒店和零售業因應相關的活動帶來了利潤,正在緊跟這一趨勢,推出健康套餐,包括瑜伽靜修、冥想中心以及圍繞這些主題的食品和購物活動。

世邦魏理仕的報告指出,阿姆利則(Amritsar)、阿杰梅爾(Ajmer)、瓦拉納西、阿約提亞和普里(Puri)等 14 個印度城市正是見證這一繁榮的主要城市,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最新報告亦指,基礎設施的改善,如升級的道路、列車和新機場,預計還將吸引房地產投資者來到這些靈性旅遊目的地。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4月時承諾,於2047年、即該國獨立100週年時將該國發展成發達國家。

作為2047年經濟強國的重要引擎 挑戰恐仍不少?

今年4月,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承諾,於2047年(即該國獨立100週年)時將該國發展成發達國家。他會帶領國家在未來5年,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他還宣稱支持加強基建現代化,會將印度發展為製藥、能源、半導體等領域的全球中心。

印度近年還推出總值260億美元(約2,036億港元)的生產掛鈎激勵計劃,希望吸引涵蓋電子、汽車、製造和醫療器材等14個產業的企業建立大型工廠。莫迪現時尋求邀請蘋果公司和Tesla等美企巨擘,在印度國內設立大型工廠,發展製造業的同時,吸引高新科技等其他產業的人才進入國內。

有分析指,印度需要加強基礎設施,才有望全面發展靈性旅遊。(Getty)

在這個背景下,印度當局希望強勁的國內旅遊,及相關行業培養高素質人才,使得宗教旅遊以至整體印度旅遊業能夠成為這個重要目標的重要組成部份。該國正積極透過改善與宗教旅遊中心的公路、鐵路和航空連通性,結合負擔得起的住宿設施,建立更多的宗教旅遊線路和綜合樞紐等來實現相關的目標。

然而,儘管在不同的景點方面旅遊業具有巨大的潛力,但由於各種限制,印度的旅遊業仍然缺乏國際客流量,除非這些限制有所減少,否則無法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

印度管理學學者Dheeraj Gandhi指出,當地靈性旅遊主要的挑戰有以下幾點:1. 承載能力問題,該國大多數宗教中心都受到季節影響,部份地方的道路建設容易出現山泥傾瀉,造成道路堵塞、事故和人員傷亡;2. 缺乏適當的基礎設施,包括旅遊基礎、電力、供水、電信等基礎設施等;3. 個人安全,印度在這一方面非常缺乏競爭力,主要原因是社區內部騷亂以及時常面臨的恐怖攻擊,還有這個國家對女性來說非常不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