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1.6.5)
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
Reformat 1 URL (Wayback Medic 2.5)) #IABot (v2.0.9.5) (GreenC bot
 
(未显示24个用户的43个中间版本)
第3行:
{{trivia|time=2014-03-27T08:40:33+00:00}}
{{Original research}}
}}
{{合併到|中华文化}}}}
{{Redirect|華夏文化||中国文化 (消歧义)}}
[[File:Xuanyuanhuangdi.jpg|thumb|right|[[武氏祠]]黄帝浮雕]]
'''汉文化'''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夏商周]]三代的[[诗经|]]、[[尚书 (书籍)|]]、[[礼记|]]、[[樂經|]]、[[易经|]]、[[春秋 (史书)|春秋]][[六艺]]、[[祭祀|吉]]、[[喪事|凶]]、[[賓客|宾]]、[[军礼|军]]、[[婚禮|嘉]][[五礼]]以及[[仁]]、[[義]]、[[礼]]、[[智]]、[[信]][[三纲五常|五常]]为核心,<ref>{{cite journal zh|publisher=中国人民大学|year=2006|journal=《中国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ref>汉文化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夏,大也。中国有礼仪[[禮儀]]之大,故称'''''';有[[汉服|服章]]之美,谓之''''''。华,夏一也。”<ref>《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ref>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ref>《[[战国策]]·武灵王平昼间居》</ref>[[長孫無忌]]《[[唐律疏議]]附錄:[[唐律釋文]]・卷第三名例,段末》曰:“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華''',非同遠[[夷狄]]之俗:被髮[[汉服|左衽]],雕體[[文身]]之俗也。”。[[礼仪]]是汉文化最大的特征之一,也是六艺之首。《[[史记]]·秦本纪》中[[秦穆公]]说:“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ese-symbols.com/chinese-culture/han-chinese-culture.html|title=Han Chinese Culture|access-date=2010-04-29|archive-date=2020-06-0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08132651/http://www.chinese-symbols.com/chinese-culture/han-chinese-culture.html|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www.mnsu.edu/emuseum/cultural/oldworld/asia/hanchinese.html|title=Han Chinese|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530044957/http://www.mnsu.edu/emuseum/cultural/oldworld/asia/hanchinese.html|archivedate=2010-05-30}}</ref><ref>{{cite web|url=http://lib.gddx.gov.cn/jyxx/jyxx20044/hanwen.htm|title=汉文化、汉文化圈及其当代复兴|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312012945/http://lib.gddx.gov.cn/jyxx/jyxx20044/hanwen.htm|archivedate=2013-03-12}}</ref>。
 
== 歷史 ==
漢文化源遠流長,上古漢文化有很長的發展期,考古發現了約10000一萬年前的中國[[耕作]]文化。根據流傳文獻記載,[[中原文明]]在[[黃帝]]時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漢文明和[[蘇美爾]]、[[巴比伦|古巴比伦]]、[[古埃及]]、 [[印度歷史|古印度]]等都是地球上重要的早期[[古文明]]。考古方面發現的中國古城文明則較晚,近代起初的發現僅至[[周朝]]而20世纪初在發現[[殷墟]]發現推進至[[商朝]],之後又有對更早期的考古。漢文明的一個獨特之處是,儘管[[中國儘管]]存在各[[中國朝代|朝代]]、政權和統治者的更替,但是漢文化卻始終连绵延續,外來民族在[[汉地]]建立統治王朝後多入鄉隨俗而[[漢化,而試圖以外來馬列文化進行統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隨後也在實質上放棄了其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共產的基本思想以及文字拉丁化等主張並且同時中國大陸出現了中國文化的回歸發展]],所以漢文化是持續至今最古老的文化{{notetag| 英國學者認為“中國是最古老的且持續存在的文明”,原文:"the longest continuous culture surviving from ancient times"。
<ref>[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02005543/http://www.orinst.ox.ac.uk/html/ea/chinese/ba_chinese.html 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ref>。}}。流傳地域廣至[[東亞]]與[[東南亞]]地區,影響層面包含政治意識、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其文化概念亦被稱為「[[汉文化]]」與「[[漢字文化圈]]」<ref>[[岡島昭浩]],http://uwazura.up.seesaa.net/image/89AA938791E498p.pdf {{Wayback|url=http://uwazura.up.seesaa.net/image/89AA938791E498p.pdf |date=20200921121836 }} 「漢字文化圏」とは</ref>
流傳地域廣至[[東亞]]與[[東南亞]]地區,影響層面包含政治意識、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其文化概念亦被稱為「[[汉文化]]」與「[[漢字文化圈]]」<ref>岡島昭浩,http://uwazura.up.seesaa.net/image/89AA938791E498p.pdf 「漢字文化圏」とは</ref>。
=== 神话史诗 ===
[[File:Nine-Dragons1.jpg|thumb|[[中國龍 (電影)|中国龙]]是漢族神话生物的代表之一(图为[[南宋]][[陈容 (南宋画家)|陈容]]作《[[九龙图]]》局部)]]
 
漢族神话一般指的是关于上古传说、历史、宗教和仪式的集合体,通常它会通过口述、寓言、小说、仪式、舞蹈或戏曲等各种方式在上古社会中流传。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关于漢族神话的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山海经》、《水经注》、《尚书》、《史记》、《礼记》、《楚辞》、《吕氏春秋》、《国语》、《左传》、《淮南子》等古老典籍中发现。
 
漢族神话一般指的是关于上古[[传说]][[历史]][[宗教]]和仪式的集合体,通常它会通过口述、[[寓言]][[小说]]、仪式、[[舞蹈]][[戏曲]]等各种方式在上古社会中流传。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关于漢族神话的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山海经]]》、《[[水经注]]》、《尚书[[書經]]》、《[[史记]]》、《[[礼记]]》、《[[楚辞]]》、《[[吕氏春秋]]》、《[[國語 (書)|国语]]》、《[[左传]]》、《[[淮南子]]》等古老典籍中发现。
 
=== 上古 ===
{{main|中国史前文化}}
 
[[智人]]時代,已經開始出現文化,此時期考古發現有[[紡織|織縫衣物]]和[[葬禮]],[[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懂得[[耕作]]。在湖南已有文獻記載有第一個的人工耕作,群居文化開始出現,形成氏族公社。在中原地區考古發現西元7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賈湖遺址|賈湖文化]]等,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以漁獵業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ref>[{{Cite web |url=http://www.zksbwg.com/Item/Show.asp?m=1&d=1201 |title=伏羲古史传说与裴李岗文化的关系问题] |accessdate=2018-02-18 |archive-date=2014-04-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07075805/http://www.zksbwg.com/Item/Show.asp?m=1&d=1201 |dead-url=no }}</ref>
 
後來[[陶器]]和[[玉|玉石]]和[[文代]]開始興起,其中以[[仰韶文化]]以彩陶(在紅底上描繪出彩色的陶器)與[[龍山文化]]的黑陶為主要特色。仰韶文化年代約為西元前5000年~前3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前期的範疇。生產工具以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常見有[[刀]]、[[斧]]、[[錛]]、[[鑿]]、[[箭頭]]、紡織用的[[石紡輪]]等,[[骨器]]也相當精緻。各種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為主,主要呈現紅色,紅陶器上常彩繪有幾何型圖案或動物型花紋,是仰韶文化最明顯特徵,故也稱為彩陶文化<ref name="j">曾秉泰《圖解古文明》</ref>。從挖掘的墓地遺跡證據顯示,仰韶時期為[[母系社會]]。後來在黃河下游與長江中下游發現的龍山文化,出土了大量黑色陶器,而且擁有更先進的建築技術,除了石鋤和石鍬與獸骨與木製的鍬之外,還使用石製的菜刀與鐮刀與貝類製的刀子,陪葬品多在男性的墓中,似乎變成已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了<ref name="j"></ref>。
 
從前21世紀到前17世紀夏王朝晚期的[[河南]][[洛阳]][[二里頭文化]]已有出現中國最早的都城,[[二里頭遺址]]{{notetag|考古上發掘夏都城遺址,包括宮殿基址、鑄銅遺址、平民居住遺址、陶窯、墓葬和窟穴等。}}其中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還有鑲嵌錄松石的獸面銅牌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銅鑲玉石製品。玉器有[[圭]]、[[璋]]、[[琮]]、[[鉞]]、[[戈 (武器)|戈]]、[[刀]]等用品,與製作精美的陶器<ref>[http://hk.huaxia.com/zt/2003-43/index.html 華夏第一都二里頭遺址] {{Wayback|url=http://hk.huaxia.com/zt/2003-43/index.html |date=20151208080945 }}</ref>。而[[二里岡文化]]的遺址經研究確認為商的初期王朝所在,商初期到中期政權歷經多次變動,[[盤庚]]遷都到[[殷墟]]之前,應該已經遷都多次,二里頭遺址可能也是被廢棄的首都之一<ref name="j"></ref>。
 
除了黃河下游出現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以外,還有處於前2500年~前1500年的[[河姆渡文化]],這些遺跡說明了在新石器時代的前半期,無論在中國的北方與南方都已經發展出農耕文化<ref name="j"></ref>。隨著[[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古代四川一帶([[古蜀]])有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的文明,證明[[巴蜀]]等長江流域地區也是中國重要的古文明發祥地<ref>[{{Cite web|title=三星堆遺址簡述|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8/c3459.htm|access-date=2021-08-19|date=|work=|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122003415/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8/c3459.htm 三星堆遺址簡述]|archive-date=2011-01-22}}</ref>。而且各地的文化互有交流,並且一起繼承之前的文化遺產,也可證明漢文化早期也是多元發展的,而[[中原文化]]是主体。<ref name="j"></ref>
 
[[三皇五帝]]時代為中國上古時代,許多上古傳說已難考究,不少上古歷史和人物又常以[[中國神話|神話]]形式出現,如[[女媧]]、[[伏羲]](一說即神話人物[[盤古]])等。《[[史記]]》記載歷史從[[黃帝]]開始。自[[唐堯|唐]]、[[虞舜|虞]]至[[夏朝|夏]]、[[商朝|商]]、[[周朝|周]]三代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ref>柳詒徵《中國文化史》</ref>。夏商周三代文化最大的特色是[[分封制]],其中周代相对于夏商两代的最大区别在于有了一套成体系的[[宗法制度]]和礼教。商周時代的[[禮器]]以[[中国青铜器|青銅器]]和[[玉|玉器]],造型典雅莊重為當時的文化特質。商周時期亦有[[甲骨文]]、[[金文]]。商朝初期至中期雖然是個君主王朝,但實際上只是聚集許多部族所形成的松散城市國家联盟,到後期變成依靠分封亲戚友族和武力压制敌人进行统治的初步集权国家。從墓地遺跡顯示此時期已经进入了[[階級社會]],君王和貴族是世襲制,[[卜人]]{{notetag|商朝進行占卜的神官被稱為卜人。}}在商在政治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而且擔任[[大臣]]級官職,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幾乎都與祭祀有關,而且商朝政治特色是以占卜來進行決策,對於當時人民來說,最重要的神被稱為「帝」,[[君主]]的宮殿就是祭祀神和神官常駐的地點。《[[诗经]]》中的《商颂》和《[[尚书 (书籍)|尚书]]》中的《商书》保存了一些[[商朝]]的文学作品和关于商朝历史的记载。殷商後期到周中期之間所鑄造的青銅器,其造型之美至今也令人感到驚奇。在青銅器眾多的精美圖案也成為中式碗盤邊緣上所繪製圖樣的始祖,細小甚至只有1厘米寬,在容器表面上全刻上獸類圖案、旋紋的複雜程度,都顯示當時擁有極高的青銅器製作技術<ref name="j"></ref>。
第32行:
 
=== 中世 ===
[[魏晋南北朝|魏晉]]到[[唐朝|唐]]、[[五代十国|五代十國]]間,[[佛教]]深受老庄思想傳入與隨後的[[影响,教]]家有了较大興起发展。隋朝初期都成為漢杨坚汉化一举逆转了数百年来,中原化鲜卑化、胡化的重要元素局面,改姓的中原人开始恢复汉姓。唐朝皇室以老子后人自居,推崇老子思想并以道教为国教。隋唐時期時[[胡人]]的大量移入與活動,成為當時社會的一大特色。大量的胡人高僧也影響了漢傳佛教。胡人在[[汉地]]北部長期處於統治者的地位,在北方長期居住的漢使汉文化習俗方面一度習染了胡風。佛教在中原传播过程中,由于兼并土地,不服兵役、徭役,有时甚至充当敌情刺探的据点,直接或间接加剧了族融合使得文化间矛盾,在历史已產生胡化的現象出现了“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宋朝|宋代]]雖然在军事方面是弱勢,但在經濟與文化上卻是中國古代最繁榮的時期。[[北宋]]時期以儒家學術為核心並融合儒、道、釋為一體,形成了加強儒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宋代[[宋明理學|理學]],並影響其後的[[明朝]]。宋代時發明的[[火药|火藥]]、[[印刷|印刷術]]、[[指南针|指南針]]、製[[瓷器]]技術、[[针灸|針灸]]醫術傳入[[阿拉伯世界]],再輾轉輸往[[欧洲|歐洲]]地區;在[[南宋]]中期則由阿拉伯世界傳入[[数学|數學]]的「筆演算法」及「[[阿拉伯數字]]」。[[女真人]]建立的[[金]]與[[蒙古民族]]建立的[[元朝|元]]亦將「胡樂番曲」帶入漢地,形成將詩歌與詞的變化文學體裁-曲<ref name="n"></ref>。
 
[[魏晋南北朝|魏晉]]到[[唐朝|唐]]、[[五代十国|五代十國]]期間,[[佛教]]的傳入與隨後的[[道教]]的興起,都成為漢文化的重要元素。隋唐時期時[[胡人]]的大量移入與活動,成為當時社會的一大特色。大量的胡人高僧也影響了漢傳佛教。胡人在[[汉地]]北部長期處於統治者的地位,在北方長期居住的漢族人在習俗方面也習染了胡風,由於民族融合使得文化上已產生胡化的現象。[[宋朝|宋代]]雖然在军事方面是弱勢,但在經濟與文化上卻是中國古代最繁榮的時期。[[北宋]]時期以儒家學術為核心並融合儒、道、釋為一體,形成了加強儒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宋代[[宋明理學|理學]],並影響其後的[[明朝]]。宋代時發明的[[火药|火藥]]、[[印刷|印刷術]]、[[指南针|指南針]]、製[[瓷器]]技術、[[针灸|針灸]]醫術傳入[[阿拉伯世界]],再輾轉輸往[[欧洲|歐洲]]地區;在[[南宋]]中期則由阿拉伯世界傳入[[数学|數學]]的「筆演算法」及「[[阿拉伯數字]]」。[[女真人]]建立的[[金]]與[[蒙古民族]]建立的[[元朝|元]]亦將「胡樂番曲」帶入漢地,形成將詩歌與詞的變化文學體裁-曲<ref name="n"></ref>。
 
[[西洋文化]]與科技自[[明朝|明代]]時隨著傳教士傳入漢地。因此晚明時期,[[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植物學]]、[[醫學]]、[[汉语音韵学|聲律學]]等諸多學科以及[[機械]]、[[冶金]]、[[農業]]、[[水利]]等技術都有科學開創與總結。但因科舉採用「[[八股文]]」,為了思想的統一化與考試評分的公正化,導致[[知識份子|文人]]思想日益僵化,後來明朝灭亡,但漢族人對西洋文化的研究風仍持續至[[清朝]]君主[[康熙]]後期,後因[[羅馬教廷]]下令禁止[[清朝]]治下的中國教徒祭孔祭祖而發生「[[中国礼仪之争|中國禮儀之爭]]」,導致接續的[[清朝]]君主[[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嘉慶帝]]都厲行禁教,阻礙了中西方的科學文化交流<ref name="n"></ref>。
 
===近代歷史===
====国民性批判与新文化运动====
第41行:
国民性批判發源于明治时期日本为了向西方学习,批判民族劣根性,进行国民性反省。[[福泽谕吉]]通过日本文明和西洋文明的对比,对日本国民性进行了严厉批判:“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不重视自己的地位,只知趋炎附势,企图依靠他人谋求权势,否则,就取而代之,步前人的后尘,即所谓‘以暴易暴’,真是卑鄙已极,这与西洋人独立自主的精神相比,确有天壤之别。”<ref>福泽谕吉,日本,《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95年,151页</ref>梁启超受此启发提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特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梁启超强调创造新的国民性是“今日中国第一急务”。<ref>《梁启超选集》,1984,上海人民出版社</ref>梁启超更是在《呵旁观者文》、《新民议》和《论中国国民之品格》等文章中,明确的把中国的悲剧归结为国民性的问题。留日学生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浙江潮》、《[[國民日日報]]》等报章杂志,深入揭露、批判了奴隶性、自私、虚伪等种种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表现,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几千年来逐步形成的汉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简言之汉族的国民性和漢文化,有加以深刻反思、批判的必要。<ref>袁洪亮,2005,《人的现代化: 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ref>比如陳獨秀強調“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ref>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65页</ref>胡适宣称:“漢字不廢,中國必亡”、“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ref>《胡適文集》2,人民文學出版社,第171頁</ref>還有諸如“盖家也者,为万恶之首”“中国现代社会,万恶之源,都在家庭制度”的提議<ref>汉一:《毁家论》,《天义报》第4期</ref>“要治万恶之本,要人人得自由和平等,要人人摆脱苦难,要人人施博爱之情,故家不可不毁。”毁家的可行方式,就是“不婚”,“人人所能行者,则不婚是也”。<ref>胡普:《毁家谭》,《新世纪》第49期</ref>[[康有為]]、[[唐才常]]還主張與白種人通婚,爭取一百年內,華人都由黃種人變成白種人。<ref>康有為《大同書》;唐才常《通種說》</ref><ref>朱志榮, 2010, 《新時期中國知識份子研究》</ref>
 
在清末民初的混乱局势和西方思想影響下,出现了造国族、造国民、造国语、造新文化的[[中華民族]]、[[漢字拉丁化]]、[[國語運動]]、[[白話文運動]]、[[新文化运动]]。<ref>[{{Cite web|title=民国时期鲁迅等学者检讨中国人国民性_新闻中心_新浪网|url=http://news.sina.com.cn/c/sd/2011-12-09/181623606976.shtml 民国时期鲁迅等学者检讨中国人国民性]|access-date=2021-08-19|work=news.sina.com.cn|archive-date=2021-03-2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25010042/http://news.sina.com.cn/c/sd/2011-12-09/181623606976.shtml|dead-url=no}}</ref>新文化運動以後,人們进行中西国民性比较时,對國人過度批判以及形成「民族虛無主義」。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後來也因國民性改造方式分裂了。[[李大釗]]、[[陈独秀]]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手段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胡适仍然坚持其自由主义的改造立场;[[鲁迅]]兄弟则以文学諷刺國人的「劣根性」。有學者指出,随着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故去,国人汉文化素养的递减,对民族文化的自卑、自贱却不断递增,产生悲观主义,并导致諸如[[胡適]]、陳獨秀、[[陈序经]]的"[[全盘西化]]"的结论,以及[[逆向種族主义]]。<ref>{{cite web|title=王小東:我为什么坚持反对逆向种族主义的立场?|ur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pl/sx/article_2011042734387.html|date=2011-04-27|publisher=[[共识网]]|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04141/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pl/sx/article_2011042734387.html|archivedate=2016-03-04|deadurl=yes}}</ref>
 
====中国共产党的国民性改造====
國民性改造在19世纪后期至1903年左右,以典型的英国模式为目标;1903年至1919年,即辛亥至五四前期,转而以法美模式为学习对象;此后则转向馬列主义的苏联模式。<ref>郭国灿:《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约戊戌――五四》,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88、62、45页</ref>陈独秀1915年9月在国内创办《新青年》,宣扬法兰西文明,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反对封建专制思想和旧礼教、旧道德,改造国民性。他主张“建设之必先以破坏”,因为“惟破坏略见成效时,则不可不急急从事建设,为之模范,以安社会心理之恐怖作用”。<ref>陳獨秀,《 三答常乃思(儒教与家庭)》1917年3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一号</ref>李大釗也主張堅決剷除漢文化,<ref>《宪法与思想自由》,《自然的伦理与孔子》,《李大钊全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ref>主张以“互助、博爱”的社会主义人道精神改造国民性。<ref>《“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李大钊全集》第三卷,第31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ref>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逐渐深入,五四后期至大革命前,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馬克思主義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從經濟基礎、社會組織的角度猛烈批判中国的传统国民性和文化,并試圖建构一個无产阶级的崭新国民形象——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新人。毛澤東打算把國民改造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土地改革、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三五反、扫盲识字、[[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教育、整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雷锋]]、[[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民族区域自治、反对[[大汉族主义]]等都包含了国民性改造的内容。在学校里则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以及“国际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婚姻观和职业道德教育”。<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6/content_2554330.htm |title=《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 |access-date=2012-03-26 |archive-date=2014-04-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22174151/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6/content_2554330.htm |dead-url=no }}</ref>中國共产党作为国民性改造理论的创造者和国民性改造实践活动的推动者通过国民性改造运动确立了专制的地位,<ref>常灯铭,《浅谈中国近现代国民性改造的历程及其现实启示》</ref>要求文化创作必须同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要求文艺创作“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必须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f>毛澤東的文藝思想與中共文藝政策──《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的影響</ref>有學者指出,胡适早已指出社会主义信仰者的国民性改造根本就是空想。<ref>[{{Cite web|title=新思潮激荡中 胡适与“问题与主义”之争_新闻中心_新浪网|url=http://news.sina.com.cn/o/2012-03-23/113724163428.shtml 胡适与“问题与主义”之争]|access-date=2021-08-19|work=news.sina.com.cn|archive-date=2021-04-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09215424/http://news.sina.com.cn/o/2012-03-23/113724163428.shtml|dead-url=no}}</ref>
 
==語文==
第61行:
汉文化的称谓来自汉朝,汉朝继承了先代华夏文明,特别是[[周礼]],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的禮儀、典章、制度取於夏朝、商朝,並且發揚光大。<ref>《论语·八佾》第十四</ref>汉朝的礼仪和制度成为魏晋隋唐宋明朝代效仿的典范,确立了历史悠久灿烂的汉文化。
 
《[[诗经]]》、《[[尚书 (书籍)|尚书]]》、《[[仪礼]]》、《[[易经]]》、《[[樂經|乐经]]》、《[[春秋 (史书)|春秋]]》六经是最重要的反映汉文化渊源的文献,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本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的原则,只是对这六部古书作了整理的工作。这六部古书,从远古流传下来,在孔子以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孔子之前,《诗》、《书》、《礼》、《乐》已备。学校教授,即此四种。孔子教人,亦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又曰:“《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诗》、《书》、《礼》、《乐》,乃周代通行之课本。至于《春秋》,国史秘密,非可分布,《易》为卜筮之书,事异恒常,非当务之急,故均不以教人。自孔子赞《周易》、修《春秋》,然后《易》与《春秋》同列六经。以是知六经之名,定于孔子也。”<ref>章太炎,1922,《国学演讲录》</ref>《国语·楚语上》记载早孔子半个世纪的楚国贵族[[申叔时]]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六部古书:“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这里的《春秋》和《世》都是史书,《令》是关于时令节日天文历法,比如《礼记·月令》。《语》是指《[[國語 (書)|国语]]》、《家语》,比如传世的《[[孔子家语]]》。《故志》是指孔子收入《尚书》中的《仲虺之诰》、《汤诰》、《大诰》、《康诰》、《酒诰》、《洛诰》之类。《训典》则是《尚书》中的《尧典》、《舜典》、《伊训》之类。因此,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汉文化的核心,无论是《汉书·艺文志》的图书六分法,还是从《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图书四部分类法,均以“六经”为首,汉文化也就是历朝汉人继承六经的信仰、礼乐、法律、史书、节令、诗歌、文学、装束、器物、饮食、建筑、方技的体系,并在记录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以及其他古代典籍中,经史子集是汉文化的核心著作。“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ref>司马迁,西汉,《史记·太史公自序》</ref>章太炎《经的大意》指出:“六经都是古史。所以汉朝[[刘歆]]作《七略》,一切记事的史,都归入《春秋》家。可见经外并没有史。经就是古人的史,史就是后世的经。”著名学者刘师培作有《古学出于史官论》,将先秦学术文化分为三派,而皆出于史官,其中第一派即为“六艺出于史也”。“六艺之学掌于史官,仲尼删订六经,实周史保存之力也。不有史官,吾恐文献无征,不待秦灰之烬矣。”宋代史学家[[郑樵]]在其《通志·总序》中亦曰:“《史记》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汉文化是“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代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ref>刘彝,宋,《宋元学案》1卷《安定学案》</ref>
 
===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基本上囊括了汉文化的浩瀚典籍。东晋[[李充 (東晉)|李充]]正式确定甲乙丙丁即经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经史子集之名。唐初编成《隋书 经籍志》,这是正式以经史子集为类名的四部分类法中现存的第一部目录。汉文化均源自这些典籍,[[经学]]、[[子学]]、[[史学]]是汉学研究的重心。
 
==禮儀==
[[File:TempleHeaven2.jpg|thumb|200px]]
汉族礼仪是汉文明最为典型最为古老的特征,也就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传统,<ref>应劭,东汉,《风俗通》</ref>汉族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ref>《礼记·中庸》</ref>周礼和汉服是华夏的标志。礼仪文化可追溯到尧命舜推行的“五典之教”。舜时主管教育的官职有三, 其一为司徒,负责“敬敷五教”;其二为秩宗,负责“典朕三礼”;其三为典乐,负责“教胄子”。“五教”即五常之教, 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所谓“ 三礼”,即天神、地、人鬼之礼。
 
{| class="wikitable"
第132行:
==藝術==
===音乐===
[[File:MusicianTraditional dunhuangChinese instrument players - Yulin Cave 25.jpg|thumb|right|200px|唐代琵琶、笙]]
{{main|中國音樂|中國樂器}}
汉文化极其重视礼乐,可分为雅乐、燕乐和俗樂。其歌有韦生、王萧、踏歌、浩歌等曲;乐器则有琵琶、琴筝,一弦之属。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民族乐器制作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81行:
出于经济的原因,漢族[[美术]]的载体局限于宫廷和学院之中。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孤独的艺术家,他们在田园和山林当中进行创作。这常常是一些学者和被贬的官员,他们对社会现状不满,从而逃避现实。每逢朝代更替时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比如,[[明]]末[[清]]初,[[满族]]入侵之际。
 
漢族美术的影响在整个[[东亚文化圈]]都可以观察得到。在漢族或其他中國民族曾经间接统治下的地区尤其明显,如作为[[藩属]]的[[朝鮮 (地區)|朝鲜]]和[[越南]]。有漢族移民的地方,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多少受到了漢族美术的影响。歷史上[[朝鮮半島]]與漢文化交融頗深,[[高麗王朝]]作為漢文化圈的篤信者不斷吸納、熔鑄宋元繪畫的適用因素,並與[[朝鮮民族]]自身的審美習俗相結合,形成了朝鮮繪畫的基本發展格調<ref>黃戈《高麗與宋元繪畫交流述略》,書畫藝術學刊(第六期)</ref>;[[日本]]美术同样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一些领域,日本的追随者甚至超越了他们的先师,比如在日本达到鼎盛的[[漆器]]手工艺。16世纪以来,漢族的工艺品尤其是[[中國瓷器與陶器|瓷器與陶器]],大量向[[欧洲]]出口,这对欧洲艺术也产生了影响。
 
===建筑===
第192行:
==宗教==
===道教===
[[File:YuanshiTianzun.jpg|thumb|right|道教中的上帝:始天尊]]
東漢[[張角]]創[[道教]],向三官告解懺悔並祈求安康<ref>《後漢書》:“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故號『五斗米師』也。”</ref>三官即掌管天、地、水三界之神“[[三官大帝]]”。[[天官]](上元一品九气天官[[紫微大帝]])总管上宫诸天帝王、士圣高真、三罗万象星君,执掌赐福。[[地官]](中元二品七气地官[[清虚大帝]])总管五岳帝君并治二十四山、九土地皇、四维八极神君,执掌“赦罪”。[[水官]](下元三品五气水官[[洞阴大帝]])总管九江水帝、四渎神君、十二溪真、三河四海神君,执掌“解厄”。<ref>《太上三官寶經》、《三官宝诰》、《雲笈七簽 沐浴章第三十六》</ref>道教將孟春、孟秋、孟冬之望為三官大帝誕辰,訂為三元節,[[上元]]正月十五日祭拜天官,[[中元]]七月十五日祭拜地官,[[下元]]十月十五日祭拜水官。<ref>《事林廣記》道教類"三元齋日":“正月聖降十五日:天官賜福之辰”“七月聖降十五日:中元地官下降天真朝元日”“十月聖降十五日:下元水官下降人間檢察善惡事下元九江水帝十二河源溪谷大神与暘谷神”</ref>其中[[堯]]帝定四時制年月、[[舜]]帝拓荒墾地、[[大禹]]治水有功,因此奉為三官大帝。 <ref>《[[神仙通鑑]]》</ref>
 
第199行:
 
===敬天法祖===
敬天法祖的信仰是《周礼》的核心信仰,也是对汉文化[[祭祀]]文化的高度概括。《明史》卷四十八“敬天法祖,无二道也。《周礼》一书,朱子以为周公辅导成王,垂法后世,用意最深切,”宗庙所祭者一家之亲,内神也,故曰内事;郊社及山川之属所祭者天下一国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汉人祭祀的对象分为天神、地、人鬼。天神称祀,地称祭,宗庙称享。祭祖日包括[[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
 
====血统与姓氏文化====
{{main|炎黄子孙}}
[[File:Shennong2.jpg|thumb|right|炎帝神农]]
汉文化特别强调父系血统的继承以及亲属关系。记录血统继承的文书称为[[家谱]]或[[族谱]]。大部分汉人的[[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是O系。<ref>[{{Cite web |url=http://www.xinfajia.net/5936.html |title=Y染色体——一个华夏民族真正的血统] |access-date=2012-02-08 |archive-date=2021-04-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09215417/http://www.xinfajia.net/5936.html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2929707630213 |title=Y-Chromosome Evidence of Southern Origin of the East Asian–Specific Haplogroup O3-M122] |access-date=2012-02-08 |archive-date=2021-04-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09215414/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2929707630213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31/n7006/abs/nature02878.html |title=Genetic evidence support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 |accessdate=2012-02-08 |archive-date=2017-04-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403001122/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31/n7006/abs/nature02878.html |dead-url=no }}</ref>比如曹操后代的Y染色体是O1a1。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O3-002611+<ref>[{{Cite web |url=http://www.nature.com/jhg/journal/vaop/ncurrent/abs/jhg2011147a.html |title=Chuanchao Wang et al. 2011. Present Y chromosomes reveal the ancestry of Emperor CAO Cao of 1800 years ago.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access-date=2012-02-08 |archive-date=2012-01-1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113231718/http://www.nature.com/jhg/journal/vaop/ncurrent/abs/jhg2011147a.html |dead-url=no }}</ref>[[炎黄子孙]]是[[汉族]]的同义词。<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40/12163661.htm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海内外中华儿女”提法的由来] {{Wayback|url=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40/12163661.html |date=20150715153003 }}“炎黄部落”集团是汉民族的主源,汉族世代自称“炎黄世胄”、“炎黄子孙”。”</ref>语出《[[國語 (書)|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鲧、禹与夏人之后,以及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周王室和鲁、晋、郑、卫、韩、魏、燕、虞、虢等[[姬姓]]国;齐、申、吕、许等[[姜姓]]国。徐、黄、郯、江、赵、秦等[[嬴姓]]国、[[子姓]]宋国。家族系统中的宗族关系也是亲属关系,反映在政治制度上就是[[宗法制]]。
 
{| class="wikitable"
第283行:
===服饰===
{{main|漢服|唐裝|旗袍}}
[[File:Hanfu003万国人物图卷轴中的大明人.jpg|thumb|right|明末[[襖裙崇祯]]年间的漢人服飾]]
<!--
漢服是汉族古代服飾,也是汉族古代礼仪的一部分。據古籍記載,黄帝正妃[[嫘祖]]发明了种桑养蚕和抽丝<ref>《史记》:“嫘祖始蚕”</ref>。據古籍記載,黄帝在中原首創衣冠制度、制冕服<ref>张守节,唐,《史记正义》</ref><ref>《竹书纪年·五帝纪》:“[黄]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ref>。黄帝亦为中原王朝奠定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丝绸]]之国的基础。《易经·系辞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黄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帶有花纹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背的紋章。黄帝所制玄衣纁裳成为數千年以来汉族的吉服,帝王的[[冕服]],以及中国的国服,经过《[[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的礼制继承,成为了汉族的民族服装。[[漢服]]以交領、右衽、繫帶、寬袖等為特色,可分为上衣下裳(袴),连裳以及通裁。结构上,汉服的衣分为九个部分:领、襟(衿)、裾、衽、袂、袖、袪、带、系。
-->
古代[[漢族]]十分重視衣冠服飾。古代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性|男]][[性|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頭頂]]
 
清朝入关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推行[[剃发易服]]令,要求漢人男子在十天之内全部剃髮,更有制度称“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将满族的服饰文化强加在汉族厚积了几千年的传统服饰之上,以[[满族服饰]]文化来改变汉族服饰文化,而这种强制使汉人习异族风俗的行为,使得汉文化服饰在后来的发展中大量融合了满族服饰的元素和风格<ref>{{Cite web |url=http://www.xzbu.com/7/view-5409398.htm |title=浅谈汉族传统意义下的民族服饰 |access-date=2018-03-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308041416/http://www.xzbu.com/7/view-5409398.htm |archive-date=2018-03-08 |dead-url=yes }}</ref>。
古代[[漢族]]十分重視衣冠服飾。古代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性|男]][[女性|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頭頂]]。
 
現代漢人的流行服飾主要有[[中山裝]]、[[唐裝]]、[[旗袍]]、現已漸漸復興起[[漢服]]等<ref>《中國紡織》(第9-12期), 紡織工業出版社, 2007年, p72-74</ref><ref>梁振威《圖解中國國情手冊》, 中華書局, p31</ref>。
 
中山裝是現代漢族起源于当时的[[英国]]学生服<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02/21/c_121103247.htm |title=多面手革命家黄隆生:“国服”中山装的设计者 |accessdate=2012-02-24 |archive-date=2011-02-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224064218/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02/21/c_121103247.htm |dead-url=no }}</ref>。在[[中华民国]]方面,政府官方以中山装为男子最基本的裝之一和国服,受到中华民国影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以及一些出國訪問、考察學習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留學生也會穿著中山裝,該服裝可被視為共场合穿着代表国的<ref>{{cite book|editor=徐杰舜|title=《汉族民间风俗》|date=1998|publisher=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location=中國|page=124-126}}</ref>。
 
唐装又稱漢衫,是清代至現代[[中國人]]以及[[華人]]的一種傳統服飾。當今唐装並非[[唐朝]]服裝的發展,其源流有多個說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杰英認為唐装是满族服饰的延续和改良<ref>孙祥虎,《唐装并非唐朝服装》,《山西老年》 , 2007 (12) :32-32。</ref><ref>方毓强,《"唐装"不是唐朝的服装》,上海采风, 2007 , 17 (1) :22-23</ref>,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学者[[丁超 (1979年)|丁超]]认为唐装是從明代對襟衣、[[罩甲]]以及[[清朝]]時期的[[馬褂]]发展而来的服飾,有學者甚至認為唐裝的淵源可推至漢魏時期<ref>丁超.清代黃馬褂源流考.清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出版, 2011年第2期, p127-133</ref>;清代学者[[郝懿行]]認為唐裝的淵源可推至漢魏時期<ref>{{cite book|author1=韓冷|title=流行背後的秘密: 中國現代服裝的文化內涵|date=2015|publisher=新銳文創|isbn=9789865716622|pages=14|quote=訓詁學家郝懿行《證俗文》對馬褂的淵源做了考證,認為『半袖即半臂,是則漢魏以來已有此制矣』,並援引顧炎武《日知錄》的論述加以說明。郝懿行將罩甲、對襟衣和馬褂視為同一事物,並將馬褂的歷史前推至漢魏時期的半袖(半臂)}}</ref>。
 
===饮食===
{{main|中國菜}}
[[File:Manchu Han Imperial Feast Tao Heung Museum of Food Culture.jpg|thumb|200px|[[滿漢全席]]]]
'''中华飲食文化''',在日本和韓國稱爲中華料理或中國料理,歐美稱之爲唐餐,是中華文化的组成部分,深远的影响了[[东亚]]地区的飲食文化。[[大米|米]]食和[[麵]]食是主要的兩大類型,中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粱|高梁]]、[[穀]]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ref name="漢族飲食">[http://www.gov.cn/test/2006-04/17/content_255850_2.htm 漢族] {{Wayback|url=http://www.gov.cn/test/2006-04/17/content_255850_2.htm |date=20190501155556 }}{{zh-cn}}</ref>。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製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飯糰]]、米麵、[[餈飯]]、[[湯圓]]、[[粽子]]等;[[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中国西北地区|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麵、四川[[擔擔麵]]、江蘇過橋麵等都是有名的麵製風味食品。菜谱来源于中国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菜肴,中国菜主要'''八大菜系'''組成;“八大菜系”是指[[川菜]](四川菜)、[[湘菜]](湖南菜)、[[粵菜]](廣東菜)、[[蘇菜]](江蘇菜)、[[魯菜]](山東菜)、[[浙菜]](浙江菜)、[[閩菜]](福建菜)、[[徽菜]] (徽州菜)。其中起源於清朝的宮廷的[[滿漢全席]]堪稱是中華飲食總匯,是中國一種集合[[滿族]]和[[漢族]]飲食特色的巨型筵席。著名菜餚有[[北京烤鸭]]、[[牛肉麵]]、[[麻婆豆腐]]、[[拉麵]]等,[[日本拉麵]]亦源自中國。起源於中國的食具[[筷子]]亦為流傳至[[東亞]]飲食文化。
[[File:Chinese tea set and three gaiwan.jpg|thumb|left|茶藝]]
[[中國茶文化|中華飲茶茶文化]]與歐美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亦有[[中國十大名茶]]與[[台灣十大名茶]],儀式化的品茶稱為[[中國茶藝|茶藝]],茶風格各地不同,最有名氣的要數四川[[成都]]的[[蓋碗茶]]和廣東潮州的[[工夫茶]]<ref>陈香白,《中国茶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ISBN 7-203-03727-4 {{zh-cn}}</ref>。日本[[茶道]]、朝鮮[[朝鮮茶禮|茶禮]]等其他東亞地區的[[茶儀式]]雖源自中國,但自行發展後有很大分別。
[[File:Fou used on 2008 Beijing Olympics opening ceremony, MIM PHX.jpg|thumb|right|[[缶]]]]
酒是全人類的飲料。不過與[[古希臘]]等[[西方世界]]最早的[[葡萄酒]]不同,中國人最早是以[[穀物]]為原料釀酒的<ref>[http://www.wenyi.com/culture/jiuwenhua/zhanggu/20.htm 酒的掌故——中華酒樓]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today/20020621131743/http://www.wenyi.com/culture/jiuwenhua/zhanggu/20.htm |date=2002-06-21 }}{{zh-cn}}</ref>。[[酒]]在中華民俗活動不可分開。近現代民間風俗的婚禮酒、喪葬酒、月米酒、生期酒、節日酒、祭祀酒等等,都可以在[[周代]]風俗文化的「八禮」中尋找到源頭<ref name="酒禮">[http://www.wenyi.com/culture/jiuwenhua/lisu/13.htm 酒的禮俗——酒與民俗]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05054302/http://www.wenyi.com/culture/jiuwenhua/lisu/13.htm |date=2010-06-05 }}</ref>。諸如農事節慶、婚喪嫁娶、生期滿日、慶功祭奠、奉迎賓客等民俗活動,酒都會在活動出現。也常在[[祭祀]]、會盟、祝捷等公務活動出現,還出現於民間的喜喪禮儀、歡聚迎送等場合<ref name="漢族飲食"/>。
 
老人生日,子女必為其操辦生期酒。擺酒宴請鄉鄰好友,並作攜贈禮品以賀等。提親與結婚亦是常備有酒,各種禮品其中又必不可少酒<ref name="酒禮"/>。婚禮後新人入[[洞房]]必要共飲「[[合巹酒]]」。洞房儀式完畢,新人要雙雙向參加婚禮酒宴者敬酒致謝,此時也亦會向新婚夫婦勸酒<ref name="酒禮"/>。
第311行 ⟶ 第315行:
===韩国对汉文化的保留===
[[File:Korean Royal Ancestral Ritual Music-Jongmyo Jeryeak-01.jpg|thumb|200px|朝鮮宗庙祭礼]]
在[[先秦]]时期,大量中原移民移居朝鲜半岛,带去了汉文化<ref name="QQhg">{{cite web|url=http://book.qq.com/a/20090508/000017.htm|title=葛剑雄反驳“媚韩”论:韩国保存汉文化有功|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229014203/http://book.qq.com/a/20090508/000017.htm|archivedate=2011-12-29}}</ref>。[[西汉]]时曾统治朝鲜半岛北部,致使朝鲜地区开始使用汉字<ref name="QQhg"/>。[[唐高宗]]时,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治朝鲜半岛。明、清两代朝鲜皆为[[藩属国]]。在韩国有不少古时墓碑,都有题有“大明朝鲜国”、“大清朝鲜国”、“有清朝鲜国”的字样<ref name="QQhg"/>。以至于在明末清初,朝鲜人还对明朝发誓<ref name="QQhg"/>,以死抵制清朝[[剃发易服]]政策。韩国文化源于中国的汉文化',当然也有所创新与改动。汉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对于朝鲜族风俗、习惯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洛杉矶时报》曾经报道说:“韩国比中国更[[儒家]]。”现代韩国非常遵从儒家文化,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都会在[[首尔]][[成均馆大学]]内举行“释奠大祭”<ref>{{cite web|url=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112/23/70/7_1.html|title=韩国是“世界第一”的儒教国家,韩国的汉文化传承让人肃然起敬|access-date=2011-01-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92608/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112/23/70/7_1.html|archive-date=2016-03-04|dead-url=yes}}</ref>,以纪念孔子及众多儒家圣贤。韩国人的“礼仪”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以及朝鲜族的民族服饰[[韩服]]也深受漢族服飾之影响。现今韩国仍保留有230所类似于中国传统的[[私塾]]的“乡校”。韩国的传统建筑也深受汉族的[[阴阳八卦]]、[[天地五行]]、[[风水]]、[[道教]]和[[儒教 (宗教)|儒教]]等影响。
 
===日本對漢文化的保留===
第342行 ⟶ 第346行:
== 注释 ==
{{NoteFoot}}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外部链接 ==
* [http://www2.nynu.edu.cn/kxyj/hwh/ 汉文化研究中心]
 
== 参见 ==
第355行 ⟶ 第353行:
* [[汉字文化圈]]
*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列表]]
* [[滿漢文化交流]]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外部链接 ==
* [http://www2.nynu.edu.cn/kxyj/hwh/ 汉文化研究中心] {{Wayback|url=http://www2.nynu.edu.cn/kxyj/hwh/ |date=20210325010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