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使用DisamAssist清理消歧義連結:尚书(連結至尚书 (书); 連結至尚书 (书))。
第73行:
研究認為,河圖洛書可能是在文字發明以前、巫覡自稱受自天神的圖畫,從最初寶玉或奇石上的紋路或圖象,聖人(伏羲氏、大禹等人)能從中理解天意,後來才演變為有文字註解、在簡牘或帛上的圖書<ref name="余">{{cite book|author=[[余英時]]|title=《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url=http://vdisk.weibo.com/search/?type=public&keyword=%E8%AB%96%E5%A4%A9%E4%BA%BA%E4%B9%8B%E9%9A%9B|publisher=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location=台北|year=2014|isbn=957084325X|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14-11-07|archive-date=2021-11-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110163229/https://vdisk.weibo.com/search/?type=public&keyword=%25E8%25AB%2596%25E5%25A4%25A9%25E4%25BA%25BA%25E4%25B9%258B%25E9%259A%259B|dead-url=no}}</ref>{{rp|156}},但在具體形式與意義,後世則眾說紛紜。其中有好古,也有疑古的說法。有人認為可能是易經的根源、中華文化的重要資產,也有人認為神話出現在[[信史]]之前、文獻不足採信而加以排斥。
 
[[鄭玄]]認為,河圖、洛書為天神的言語,是用來治理國家的參考<ref>鄭玄《六藝論》:「河圖、洛書,皆天神之言語,所以教告王者也。」</ref>。西漢時,[[孔安國]]解釋「河圖」是與[[伏羲]]的[[八卦]]有關,「洛書」則是與《[[尚书 (书)|尚書]].[[洪範]]》所列的「九疇」<ref name="余"/>{{rp|155}}相關。<ref>[[:s:周易正義/07.11|《周易正義》繫辭上卷七之十一]]:“疏曰……如[[郑玄|鄭康成]]之義,則《春秋緯》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孔安國以為《河圖》則八卦是也,《洛書》則九疇是也。輔嗣之義,未知何從。”</ref>
 
至漢朝時,河圖與洛書成為[[讖緯]]之學的一部份。在漢代[[讖緯]]中,河圖洛書可以是玉石、龜甲、貝殼等東西上的紋路,又或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鳥蟲文]]。<ref>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82。</ref>東漢時,亦有傳說河圖洛書繪畫於絲帛上,繪畫了天文地理,如天體星宿、河海山川,或並記載了歷代聖王名號及歷朝盛衰。<ref>謝世維:《天界之文》,頁83。</ref>
第118行:
河圖之數最早可溯源至《尚書‧洪範》所論五行之序,即:「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對此次序的形成,孔穎達說:「三月,春之季,四季土位也,五陽已生,故五為土數,此為生數之由也......中宮而統乎四維,五為數中,故土曰王。」
 
[[戰國]]時期的《[[尚书 (书)|尚書]],大禹謨》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其源起於河圖、洛書之數。益圖書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圖則左旋而相生,在書則右轉而相剋也。然土於圖書為五十中宮之數,無定位,無專體者也。
 
[[揚雄]]不說五與十,改稱五與五相守在中央,說二五合十在內,五為小成,十為大成,合兩小成便可集大成<ref name="郭" />{{rp|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