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氏子留言 | 贡献
第2行:
 
==漢朝張掖郡==
[[File:觻得、昭武縣騎士名籍.jpg|thumb|240px|觻得、昭武縣騎士名籍]]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東部置<ref>《[[漢書]]·武帝紀》</ref>。[[漢昭帝|昭帝]][[始元 (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分張掖郡之二縣(周振鶴認為是[[令居縣]]、[[枝陽縣]])及[[隴西郡]]、[[天水郡]]各二縣置[[金城郡]]<ref>《漢書·昭帝紀》</ref>。[[漢宣帝|宣帝]]初年釐張掖郡東部置[[武威郡]]{{efn|[[周振鶴]]認為,武威郡釐置之年當在宣帝[[地節]]二年、三年之間(前68年至前67年),其絕對年代區間為[[本始]]二年(前72年)至地節三年。}}。[[西漢]]後期治'''[[觻得縣]]'''(在[[張掖市]][[甘州區]]西北),屬涼州刺史部。領十縣:[[觻得縣|觻得]]、[[昭武縣|昭武]]、[[刪丹縣|刪丹]]、[[氐池縣|氐池]]、[[屋蘭縣|屋蘭]]、[[日勒縣|日勒]]、[[驪靬縣|驪靬]]、[[番和縣|番和]]、[[居延縣|居延]]、[[顯美縣|顯美]]。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永昌縣]]以西、[[高臺縣]]以東,以及[[内蒙古]][[額濟納旗]]。[[漢平帝]][[元始 (西汉)|元始]]二年有24352戶,88731人。
[[File:氐池縣騎士名籍.jpg|thumb|240px|[[民樂縣|氐池縣]]騎士名籍]]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東部置<ref>《[[漢書]]·武帝紀》</ref>。[[漢昭帝|昭帝]][[始元 (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分張掖郡之二縣(周振鶴認為是[[令居縣]]、[[枝陽縣]])及[[隴西郡]]、[[天水郡]]各二縣置[[金城郡]]<ref>《漢書·昭帝紀》</ref>。[[漢宣帝|宣帝]]初年釐張掖郡東部置[[武威郡]]{{efn|[[周振鶴]]認為,武威郡釐置之年當在宣帝[[地節]]二年、三年之間(前68年至前67年),其絕對年代區間為[[本始]]二年(前72年)至地節三年。}}。[[西漢]]後期治'''[[觻得縣]]'''(在[[張掖市]][[甘州區]]西北),屬涼州刺史部。領十縣:[[觻得縣|觻得]]、[[昭武縣|昭武]]、[[刪丹縣|刪丹]]、[[氐池民樂縣|氐池]]、[[屋蘭縣|屋蘭]]、[[日勒縣|日勒]]、[[驪靬縣|驪靬]]、[[番和縣|番和]]、[[居延縣|居延]]、[[顯美縣|顯美]]。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永昌縣]]以西、[[高臺縣]]以東,以及[[内蒙古]][[額濟納旗]]。[[漢平帝]][[元始 (西汉)|元始]]二年有24352戶,88731人。
 
[[漢安帝]]時,顯美縣改屬武威郡<ref name="郡國志">《[[續漢書]]·郡國志》</ref>。[[漢獻帝|獻帝]][[兴平 (东汉)|興平]]二年(195年),分日勒、番和、驪靬三縣置[[西郡]]<ref>《續漢書·郡國志·張掖郡下》自注云:“獻帝分置西郡”。《[[太平寰宇記]]》謂“興平二年分置”。《[[輿地廣記]]》云“東漢分張掖日勒置”。李曉傑云:“日勒之東張掖尚領有番和、驪靬二縣。以理度之,倘日勒別屬西郡,則番和等二縣亦當屬之,否則,此二縣即會成爲張掖郡之飛地,于理不合。”</ref>。[[建安 (东汉)|建安]]中,又改張掖居延屬國為[[西海郡 (東漢)|西海郡]]<ref>《[[晉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