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民史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Eliot留言 | 贡献2010年10月18日 (一) 09:45 →‎宋朝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國自古天災不斷、苛吏暴政,戰亂流離,因此流民不斷。最早《詩經·大雅·召曼》有:「瘼我饑饉,民卒流亡。」之語。故流民還有“流人”[1]、“流亡”、“流戶”[2]、“流冗”[3]、“流离”[4]、“流庸”[5]等名目。

漢朝

司馬遷. 萬石張叔列傳. 史記. [-61]. 载:“元封四年中,并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

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成甚,民流亡”。[6]

王莽代汉,“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青、徐民多弃乡里流亡,老弱死道路,壮者入贼中”。王莽始建国三年,“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并州,平(幽)州尤盛”。新莽末年,“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乃置养赡官廪食之。使者监领,与小吏共盗其廪,饥死者十七八”。[7]

赤眉軍据长安,“焚烧长安、残害百姓,民人流亡,百无一在”[8]

建武九年,平定陇西,但“陇西虽平,而人饥,流者相望”。十二年正月,“小星流百枚以上,或西北,或正北,或东北,或四面行,皆小民流移之征”。[9]

章帝建初年间,“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10]

漢和帝永元五年,“遣使者分行贫民,举实流冗,开仓赈廪三十余郡”。六年,“阴阳不和,水旱违度,济河之域,凶馑流亡”。十四年,“赈贷张掖、居延、敦煌、五原、汉阳、会稽流民下贫谷,各有差”。[11]

漢安帝時,“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时饥荒之余,入庶流进,家户且尽”;“州郡大饥,米石二千,人相食,老弱相弃道路。”[12]

恒帝永兴元年,“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13]

延熹九年,“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14]

灵帝末年,“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武关,北徒壶谷,冰解风散,唯恐在后”[15]。“羌胡大扰,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建安十八年,省入冀州。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16]

献帝时,关中民“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17]

晉朝

西晋统一中国不久,晋王朝内部爆發宗室诸王争权夺位,战祸连年,大量的百姓被迫沦为流民。元康八年(298年),因齊萬年之亂使得關中發生饑荒,巴氐人李特兄弟帶領秦雍二州六郡流民至巴蜀(今中國四川省)謀生,沿途照顧貧病,頗得人心。

宋朝

宋朝政府對流民問相當重視,多进行救助。淳化四年(993年)三月,宋太宗在《招诱流民复业给复诏》规定:流民“回归五年始令输租调如平民”。災年招募流民和饑民當兵,是宋朝的國策。

庆历三年(1043年),陕西民饥相率东徙,韩琦发廪赈之,活二百五十四万二千五百三十七人。

王安石變法時,鄭俠曾作《流民圖》。

清朝

順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頒布“禁海”令,“違者不論官民,俱行正法,貨物入官,本犯產盡給告發之人”,十七年(1661年),禁海令在沿海全面推行,福建、广东等“四省濒海之民,老弱转死沟壑,少壮流离于四方者,不知几亿万人矣”。三藩之亂後,清廷再下此令“上至福州福寧,下至詔安,沿海築寨,置兵守之,仍築界牆,以截內外”(夏琳《闽海纪要》)

乾隆十一年(1746年),“東省被災州縣,流民出口”。十二年,“山東流民,出口覓食”;“古北口等處,流民四出,近日二三千人之多”。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近京数百里内受灾,乡村流户,扶老携幼,纷纷至京逃荒求食”。’,“两湖偶被灾侵,小民流徙至汉中的不下十余万人”。

注釋

  1. ^ 《后汉书·贾逵传》曰:“后累迁为鲁相,以德教化,百姓称之,流人归者八千户。”
  2. ^ 《新唐书·殷侑传》曰:“于时痍荒之馀……以仁惠为治。岁中,流户襁属而还。”
  3. ^ 《汉书·成帝纪》:“水旱为灾,关东流冗者众,青、幽、冀部尤剧。”颜师古注曰:“冗,散失其事业也。”
  4. ^ 《后汉书·和殇帝纪》:“黎民流离,困于道路。”
  5. ^ 《汉书·昭帝纪》:“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颜师古注:“流庸,谓去其本乡而行,为人庸作。”
  6. ^ 《后汉书》
  7. ^ 《后汉书》
  8. ^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卷6》
  9. ^ 《后汉书》
  10. ^ 《后汉书》
  11. ^ 《后汉书》
  12. ^ 《后汉书》卷六
  13. ^ 《后汉书》卷七
  14. ^ 《后汉书》卷六十六
  15. ^ 《后汉书》卷五十七
  16. ^ 《晋书·地理志,卷14》
  17. ^ 《三国志·魏志·卫凯传,卷21》

參見

參考文獻

  • 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安徽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