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歷史: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Tonync留言 | 贡献
not verified
(未显示67个用户的21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t verified}}
這篇文章介紹[[香港]]的[[歷史]]。
{{香港歷史}}
這篇文章介紹'''[[香港]]的[[歷史]]。'''


==早期歷史==
==史前和早期歷史==
{{main|史前香港}}


[[考古]]研究指出香港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發掘表明本地文化與中國北方包括[[龍山文化]]的[[石器時代]]文化是有分別的。在[[大嶼山]]和[[南丫島]]已發掘出[[青銅]]製的[[捕魚]]工具和[[兵器]]。現時八處石刻已在[[東龍島]][[滘西洲]][[蒲台島]][[黃竹坑]][[長洲]]﹐大嶼山的[[石壁]][[香港島]][[大浪灣]][[西貢]][[龍蝦灣]]被發現這些面向大海的石刻被認為與生活相當于[[商朝]]的香港先民祭祀天氣和祈求風平浪靜有關。[[1930年代]]的考古發現被認為與[[前6世紀]]至[[前3世紀]][[戰國]]時代時香港鄰近廣東地區的文化有關聯的。
[[考古]]研究指出[[香港]]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發掘表明本地文化與[[中國]]北方包括[[龍山文化]]的[[石器時代]]文化是有分別的。在[[大嶼山]]、[[赤鱲角]]和[[南丫島]]已發掘出[[陶器]]、石和青銅的[[捕魚]]工具和[[兵器]]。[[1930年代]]的考古發現被認為與[[前6世紀]][[前3世紀]][[戰國]]時代時香港鄰近[[廣東]]地區文化有關聯。[[1997年]]6月至11月進行的[[馬灣]][[]]北之考古發現有二十座[[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早期[[墓葬]]。在[[屯門]][[掃管笏]][[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期間在[[西貢區|西貢]]沙下之多項考古調查與搶救發掘,出土[[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遺物與遺蹟

2006年1月,考古學家在西貢黃地峒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以及6,000多件文物,經年代測定,顯示該遺址在距今35,000至39,000年前便已出現。這個遺址最先於2003年由一名商人首先發現,他在黃地峒海灘檢拾了一些石頭回家,發現它們有明顯人為加工的痕跡,經專家鑑證,證實它們是史前人類的石器,遂於2004年展開考古挖掘。這項發現,使香港的人類活動歷史推至30,000多年前。

現時八處[[石刻]]已在[[東龍島]]、[[滘西洲]]、[[蒲台島]]、[[黃竹坑]]、[[長洲 (香港)|長洲]]、大嶼山的[[石壁 (大嶼山)|石壁]]、[[香港島]]的[[大浪灣]]和[[西貢區|西貢]]的[[龍蝦灣]]被發現。這些面向大海的石刻被認為與生活在相當於[[商朝]]的[[香港]]先民祭祀天氣和祈求風平浪靜有關。


==漢至宋朝==
==漢至宋朝==


香港地區在秦、漢、三國及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時間內,屬[[番禺]]縣管轄。[[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該地區屬[[寶安]]縣管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經歷五代、宋、元,至[[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前後八百多年間,該地區屬[[東莞縣]]管轄。小規模的[[鹽池]]亦被發展。
香港地區在[[]][[]][[三國]][[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時間內,屬[[番禺]]縣管轄。[[东晋|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該地區屬[[寶安]]縣管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經歷[[五代]][[]][[]],至[[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前後八百多年間,該地區屬[[东莞|東莞縣]]管轄。小規模的[[鹽池]]亦被發展。


自[[漢朝]]起香港地區開始有[[漢族]]定居。[[李鄭屋村古墓]]被認為是[[東漢]]時的建築。因為[[文獻]]和考古的發現較少﹐[[三國]]﹐[[南北朝]]時的香港歷史比較缺乏。[[東晉]]末年,[[盧循]]領導的浙東起義軍曾經攻陷廣州城。起義失敗後,餘部多退至今大餘部多退至大嶼山一帶為有文字可考最早的香港地區移民活動。在臨近[[屯門]]的[[青山禪院]]雕塑相傳是[[南朝]]的一位[[佛教]][[僧侶]][[杯渡禪師]]的人像。[[2004年]][[5月]][[旺角]]鬧市[[通菜街]]和[[豉油街]]交界的一個深度只有兩米的[[]]務地盤裡發掘出大量[[東]]、[[晉朝]]和[[唐朝]][[陶器]]和製陶工具,顯示在千多年前,旺角已有人居住
自[[漢朝]]起香港地區開始有[[漢族]]定居。[[李鄭屋漢墓|李鄭屋村古墓]]被認為是[[東漢]]時的建築。因為[[文獻]]和考古的發現較少三國[[南北朝]]時的香港歷史資料比較缺乏。[[东晋|東晉]]末年,[[盧循]]領導的浙東起義軍曾經攻陷廣州城。起義失敗後,餘部多退至今大嶼山一帶為有文字可考最早的香港地區移民活動。在臨近[[屯門區|屯門]]的[[青山禪院]]雕塑相傳是[[南朝]]的一位[[佛教]][[僧侶]][[杯渡禪師]]的人像,[http://www.library.ln.edu.hk/projects/tmheritage/photos/TuenMun091.jpg]。[[2004年]][[5月]][[旺角]]鬧市[[通菜街]]和[[豉油街]]交界的一個深度只有兩米的渠務地盤裡發掘出共121件、[[晉朝]]和[[唐朝]][[陶器]]、陶罐陶釜殘件、製陶工具、各類缸瓦殘片和青磚[http://www.amo.gov.hk/b5/news_200405112.php]


[[唐朝]]時因為廣州是國際商阜﹐"屯門地區" (即由現時[[東]]至[[大嶼山]]的一包括[[后海灣]]的沿海地區)被用作軍港避風港和廣州海外交通的外港,是海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新唐書]]》曾引用唐朝[[地理學]]家[[賈耽]]撰《[[古今郡縣道四夷述]]》中的『廣州通海夷道』條說:『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韓愈]]在《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中寫道:『屯門雲雖高,亦映波濤沒』。[[劉禹錫]]在《踏浪歌》中寫道:『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目前尚未有史料證實韓、劉兩位到過屯門。屯門的景色出現在他們的詩作中已說明由於海上交通便利,該地在唐朝已經聞名了。[[鹽池]]的管理亦相当發达。
[[唐朝]]時因為廣州是國際商埠,「屯門地區 (即由現時[[东莞|]]至[[大嶼山]]的一包括[[后海灣]]的沿海地區被用作軍港避風港和廣州海外交通的外港,是海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新唐書]]》曾引用唐朝[[地理學]]家[[賈耽]]撰《[[古今郡縣道四夷述]]》中的『廣州通海夷道』條說:『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韓愈]]在《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中寫道:『屯門雲雖高,亦映波濤沒』。[[劉禹錫]]在《踏浪歌》中寫道:『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目前尚未有史料證實韓、劉兩位到過屯門。屯門的景色出現在他們的詩作中已說明由於海上交通便利,該地在唐朝已經聞名了。[[鹽池]]的管理亦相当發达。


===採珠業===
[[五代十國]]時的[[南漢]]後主[[劉鋹]]於[[南漢]][[大寶]]六年(公元[[963年]])在[[東莞]]的『[[大步海]]』招募採珠士兵數千人專門從事潛水採珠。南漢設『[[媚川都]]』開始發展以[[吐露港]]和[[大埔海]]為主的[[採珠業|採]][[珍珠|珠]]業:『都』為軍翼之意,『媚川都』為駐軍之一種。『大步海』即今天[[新界]]的大埔海。採珠工作艱辛危險。由宋、元至明朝,在這一海域,一時明令官方採珠,一時又下詔禁採,到[[康熙]]初年才永久禁止官方採珠。
[[五代十國]]時的[[南漢]]後主[[劉鋹]]於[[南漢]][[大寶]]六年(公元[[963年]])在[[东莞|東莞]]的『[[大步海]]』招募採珠士兵數千人專門從事潛水採珠。南漢設『[[媚川都]]』開始發展以[[吐露港]]和[[大埔海]]為主的[[採珠業|採]][[珍珠|珠]]業:『都』為軍翼之意,『媚川都』為駐軍之一種。『大步海』即今天[[新界]]的大埔海。採珠工作艱辛危險。由宋、元至明朝,在這一海域,一時明令官方採珠,一時又下詔禁採,到[[康熙]]初年才永久禁止官方採珠。


===製鹽===
宋朝時香港地區的製鹽已甚具規模。因為鹽業利潤高﹐宋朝政府曾在本地區九龍灣西北,現時九龍城和啟德機場的一帶,設立『[[官富場]]』,派造鹽官並駐兵,管理這一鹽場。《[[宋會要]]》記載有:[[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提舉廣東鹽茶司言:廣州搏勞場,官富場,潮州惠來場,南恩州海陵場,各係僻遠,……欲將四場廢罷,撥附鄰近鹽場所管內,……官富場撥附疊福場,……從之』。隆興為南[[宋孝宗]]年號。從這段史料看,官富場的設置年代當在南宋孝宗以前,至遲在南[[宋高宗]]時。大嶼山曾是香港地區重要的鹽產地。宋高宗時曾招降當地來知等人,選其少壯者為水軍,寬其漁鹽之禁,稱之為腌造鹽。[[宋寧宗]]時,[[廣東]]提舉鹽茶[[徐安國]]派人前往大嶼山緝捕私鹽販子,引起島上大規模的鹽民起義。以[[高登]]為首的起義者一度乘潮漲攻到[[廣州]]城下。
宋朝時香港地區的製鹽已甚具規模。因為鹽業利潤高,宋朝政府曾在本地區九龍灣西北,現時九龍城和啟德機場的一帶,設立『[[官富場]]』,派造鹽官並駐兵,管理這一鹽場。《[[宋會要]]》記載有:[[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提舉廣東鹽茶司言:廣州搏勞場,官富場,潮州惠來場,南恩州海陵場,各係僻遠,……欲將四場廢罷,撥附鄰近鹽場所管內,……官富場撥附疊福場,……從之』。隆興為南[[宋孝宗]]年號。從這段史料看,官富場的設置年代當在南宋孝宗以前,至遲在南[[宋高宗]]時。大嶼山曾是香港地區重要的鹽產地。宋高宗時曾招降當地來知等人,選其少壯者為水軍,寬其漁鹽之禁,稱之為腌造鹽。[[宋寧宗]]時,[[廣東]]提舉鹽茶[[徐安國]]派人前往大嶼山緝捕私鹽販子,引起島上大規模的鹽民起義。以[[高登]]為首的起義者一度乘潮漲攻到[[廣州]]城下。


===航海業===
宋朝[[九龍半島]]的[[航海業]]亦發達。據[[九龍]][[蒲岡村]]《[[林氏族譜]]》記載,宋時[[福建]][[莆田]]一位名叫[[林長勝]]的,舉家遷往今日[[黃大仙]]附近的[[彭蒲圍]](即今日的[[大磡村]])。他一連幾代靠行船為生,艚船往來
於閩、浙、粵等地。一次,他的孫子[[林松堅]]、[[林柏堅]]駕駛艚船出海遇到颶風,船毀貨失。他們兩人力挽船篷,緊抱船上祀祭的林氏大姑神主,浮到[[東龍島]]([[南佛堂]]),安全脫險。他們認為這是神靈保知,便在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林松堅的兒子[[林道義]]後來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類神廟。這個林氏大姑即後來人們所稱的[[天后]]。宋代林氏家族的遷徙史和本地區南北佛堂[[天后廟]]的修建,曲折地反映出當時本地區航海業的發展。
宋朝[[九龍半島]]的[[航海業]]亦發達。據[[九龍]][[蒲岡村]]《[[林氏族譜]]》記載,宋時[[福建]][[莆田]]一位名叫[[林長勝]]的,舉家遷往今日[[黃大仙區|黃大仙]]附近的[[彭蒲圍]](即今日的[[大磡村]])。他一連幾代靠行船為生,艚船往來於閩、浙、粵等地。一次,他的孫子[[林松堅]]、[[林柏堅]]駕駛艚船出海遇到颶風,船毀貨失。他們兩人力挽船篷,緊抱船上祀祭的林氏大姑神主,浮到[[東龍島]]([[南佛堂]]),安全脫險。他們認為這是神靈保知,便在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林松堅的兒子[[林道義]]後來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類神廟。這個林氏大姑即後來人們所稱的[[媽祖|天后]]。宋代林氏家族的遷徙史和本地區南北佛堂[[天后廟]]的修建,曲折地反映出當時本地區航海業的發展。


===商業、漁業、農業===
因為商業的蓬勃﹐規模較大的移民在宋朝時開始。[[漁業]]和[[農業]]亦因有需求而發展。[[宋神宗]]時,[[進士]][[鄧符協]]([[江西]][[吉水]]人)在赴[[廣東]][[陽春]]任[[縣令]]的途中,曾由海道經過今日新界的屯門,對當地風土之美十分欣賞。因此,他在任滿辭官之後,舉家遷往岑田([[錦田]])。鄧符協在此置田園、築廬墓,從事農業開發。他修築了錦田的南北[[錦田圍|圍]],還將其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的遺骸遷葬新界。據傳,到了[[明朝]][[萬曆]]年間,鄧氏後裔[[鄧元勳]]已是富甲一方,擁有良田萬[[畝]]。到清初[[康熙]]年間,鄧族不僅擁有錦田一帶的富庶土地,在[[香港島]]也擁有不少田地,成為第一[[望族]]。此外,[[北宋]]末年,進士[[侯五郎]]搬至東莞縣,其子[[侯卓峰]]遷往今日[[河上鄉]]築[[茶寮]],做小生意。其後人目前仍居住在[[新界]]的河上鄉、[[燕崗]]、[[金錢]]、[[丙崗]]等地。宋代以後,[[廖]]、[[文]]、[[彭]]等族陸續遷入﹔其中文氏是宋末領袖[[文天祥]]的族人和後人。他們與鄧、侯兩族,合稱[[新界五大氏族]]。
因為商業的蓬勃,規模較大的移民在宋朝時開始。[[漁業]]和[[農業]]亦因有需求而發展。[[宋神宗]]時,[[進士]][[鄧符協]]([[江西]][[吉水]]人)在赴[[廣東]][[陽春]]任[[縣令]]的途中,曾由海道經過今日新界的屯門,對當地風土之美十分欣賞。因此,他在任滿辭官之後,舉家遷往岑田([[錦田]])。鄧符協在此置田園、築廬墓,從事農業開發。他修築了錦田的南北[[錦田圍|圍]],還將其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的遺骸遷葬新界。據傳,到了[[明朝]][[萬曆]]年間,鄧氏後裔[[鄧元勳]]已是富甲一方,擁有良田萬[[畝]]。到清初[[康熙]]年間,鄧族不僅擁有錦田一帶的富庶土地,在[[香港島]]也擁有不少田地,成為第一[[望族]]。<br />
此外,[[北宋]]末年,進士[[侯五郎]]搬至東莞縣,其子[[侯卓峰]]遷往今日[[河上鄉]]築[[茶寮]],做小生意。其後人目前仍居住在[[新界]]的[[河上鄉]]、[[燕崗村|燕崗]]、[[金錢村|金錢]]、[[丙崗村|丙崗]]等地。宋代以後,[[廖姓|廖]]、[[文姓|文]]、[[彭姓|彭]]等族陸續遷入;其中文氏是宋末領袖[[文天祥]]的族人和後人。他們與鄧、侯兩族,合稱[[新界五大氏族]]。


==宋末幼主逃難==
==宋末幼主逃難==


公元[[1276年]]﹐[[宋恭帝]]和大臣在[[臨安]](今[[杭州]])[[元朝]][[蒙古]]軍投降將領[[張世傑]]和他擁立的[[宋恭帝]][[]]兄[[宋端宗]][[趙昰]]為首的[[南宋]]流亡朝廷逃走到[[福建]][[泉州]]。後來因流亡朝廷和泉州[[市舶司]][[蒲壽庚]]不和﹐導致蒲壽庚投靠[[元朝]]。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這被稱為『[[海上行朝]]』的沿海流亡朝廷在[[1277年]]到達『[[官富場]]』。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休息的大石後來被人刻上『[[宋王臺]]』三字。相傳流亡朝廷也在[[大嶼山]][[梅窩]]﹐[[銀礦灣]]﹐[[東涌]]停留過。[[東涌]]的[[侯王廟]]相傳是紀念這個朝廷的一位官員。
[[公元]][[1276年]]﹐五歲的[[宋恭帝]]和[[大臣]]在[[臨安]](今[[杭州]])投降[[元朝]][[蒙古]]軍。將領[[張世傑]]擁立的恭帝庶兄[[宋端宗]][[趙昰]],並和部眾在[[1277年]]輾轉流亡到九龍「[[官富場]]」(應[[觀塘]]一帶)。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休息的大石後來被人刻上『[[宋王臺]]』三字。相傳流亡朝廷也在[[大嶼山]]銀礦灣([[梅窩]])和[[東涌]]停留過。[[東涌]]的[[侯王廟]]相傳是紀念這個朝廷的一位官員。


後來10歲的趙昰病死﹐[[趙昺]]被擁立﹐後人稱為[[宋帝昺]]。宋師最後不敵元軍﹐大臣[[陸秀夫]]於[[1279年]]背著8歲的趙昺在新會崖山附近跳海殉國,宋亡。
後來趙昰病死﹐[[趙昺]]被擁立﹐被後人稱為[[宋帝昺]]。另一位大臣[[陳宜中]]離開了行朝而到達[[占城]]國(在今時[[越南]]南部的國家)。行朝到達[[廣東]][[新會]][[縣]]的[[崖門]]﹐在當地的小海灣和對開沿海的一個小島建立了小城寨﹐並和當時在今[[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界抗元的[[文天祥]]聯絡。不久﹐文天祥在[[廣東]][[海豐]]縣[[五坡嶺]]被元朝將領[[張弘範]]生擒。張弘範追擊行朝﹐在[[1279年]][[3月19日]]和宋朝[[水師]][[崖門之戰|接戰]]。宋師將船隻停泊在海灣內﹐希望穩守後再出海逃走﹔但是被船隻和火力都較弱的元朝水師封鎖海灣後猛烈火炮轟擊。宋師大敗﹐大臣[[陸秀夫]]背著趙昺跳海自殺。


相傳當年有相士告訴趙昺如果到達該地時,如果看到有九條龍在該地,宋朝就能再起。當時到達時,因為只數到[[八仙嶺|八個山頭]](八條龍)因此才會絕望跳崖。不過其實因為中國皇帝亦是龍,因此實際上的確有九條龍在該地。這亦是九龍半島的名稱由來。
==明代時的香港==


==明清時期==
因為商業的蓬勃和人口的增長﹐明代香港地區已成為海防要地。明代在這裡設防,是為了防禦『[[倭寇]]』、葡萄牙和荷蘭侵略者。明朝中葉,廣東沿海有三路巡海備倭官軍。其中的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在香港地區,該地區顯然屬於中路的防禦範圍。


因為商業的蓬勃和人口的增長﹐明代香港地區已成為海防要地。明代在這裡設防,是為了防禦[[日本]]來的「[[倭寇]]」、[[葡萄牙]]和[[荷蘭]]的侵略者。明朝中葉,廣東沿海有三路巡海備倭官軍。其中的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在香港地區,該地區顯然屬於中路的防禦範圍。
嘉靖42年(公元[[1563年]]),[[福建]][[巡撫]][[譚綸]]、[[總兵]][[戚繼光]]奏請恢復設置水師城寨(簡稱[[水寨]])舊制。在此之後,明朝政府在廣東的[[潮州]]、[[惠州]]、[[廣州]]、[[高州]]、[[雷州]]、[[瓊州]]等地設置了六個水寨。在廣州地區的為[[南頭寨]],防禦地區東至[[大屋]],西至[[廣海]]﹔從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起,南頭寨的軍事首長是一名參將。萬曆14年至18年(公元[[1586年]]至[[1590年]])一度改為由級別更高的總兵擔任。南頭寨舊額大小戰船五十三載,官兵一千四百八十六人。萬曆19年(公元[[1591年]])以後,戰船曾增至一百一十二艘,小陸官兵及雜役曾達到二千零八人。該水寨轄有[[佛堂門]]、[[龍船灣]]、[[洛格]]、[[大澳]]、[[浪淘灣]]、[[浪白]]等[[汛地]]六處。每處汛地駐軍二百餘名。其中至少有佛堂門、大澳兩處汛地屬於今天的香港地區。


嘉靖42年(公元[[1563年]]),[[福建]][[巡撫]][[譚綸]]、[[總兵]][[戚繼光]]奏請恢復設置水師城寨(簡稱[[水寨]])舊制。在此之後,明朝政府在廣東的[[潮州]]、[[惠州]]、[[廣州]]、[[高州]]、[[雷州]]、[[琼州|瓊州]]等地設置了六個水寨。在廣州地區的為[[南头寨|南頭寨]],防禦地區東至[[大屋]],西至[[廣海|广海]]﹔從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起,南頭寨的軍事首長是一名參將。萬曆14年至18年(公元[[1586年]]至[[1590年]])一度改為由級別更高的總兵擔任。南頭寨舊額大小戰船五十三載,官兵一千四百八十六人。萬曆19年(公元[[1591年]])以後,戰船曾增至一百一十二艘,小陸官兵及雜役曾達到二千零八人。該水寨轄有[[佛堂門]]、[[龍船灣]]、[[洛格]]、[[大澳]]、[[浪淘灣]]、[[浪白]]等[[汛地]]六處。每處汛地駐軍二百餘名。其中至少有佛堂門、大澳兩處汛地屬於今天的香港地區。
現時香港一些地區的地名開始在史籍中出現。據目前發現的史料,九龍的地名最早見於[[明世宗]][[嘉靖]]31年(公元1552年)[[應檟]]所著邊疆[[軍事]][[方志|志]]書《[[蒼梧]][[蒼梧總督軍門志|總督軍門志]]》。[[香港島]]的地名,最早見於[[明神宗]][[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至[[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的《[[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


現時香港一些地名開始在史籍中出現。據目前發現的史料,九龍的名稱最早見於[[明世宗]][[嘉靖]]31年(公元1552年)[[應檟]]所著邊疆[[軍事]][[方志|志]]書《[[蒼梧]][[蒼梧總督軍門志|總督軍門志]]》。[[香港島]]的名稱,最早見於[[明神宗]][[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至[[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的《[[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
明朝嘉靖年間,[[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鄉紳]][[吳祚]]曾參與平息暴動。事件平息後,吳祚等向[[廣東]][[海道副使]][[劉穩]]請求在當地建[[縣]]。眾多[[官紳]]皆認為當地離東莞縣治百餘[[里]],管理不便,又常受"[[海寇]]"騷擾,紛紛附議。劉穩轉告粵督,奏准設立。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五十六里、七千六百零八戶、三萬三千九百七十一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起,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明朝嘉靖年間,[[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鄉紳]][[吳祚]]曾參與平息暴動。事件平息後,吳祚等向[[廣東]][[海道副使]][[劉穩]]請求在當地建[[縣]]。眾多[[官紳]]皆認為當地離東莞縣治百餘[[里]],管理不便,又常受『[[海寇]]』騷擾,紛紛附議。劉穩轉告粵督,奏准設立。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五十六里、七千六百零八戶、三萬三千九百七十一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起,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另外﹐香港地區在明朝時盛產[[香木]]。這種香木屬於莞香,又名女兒香,當年在[[廣東]]與[[江浙]]等地備受歡迎。[[王崇熙]]纂《新安縣志》卷二《奧地略.物產》曾提及香港地區往昔出產香木的景況:『香樹,吧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瀝源]]即今日[[新界]]的[[沙田]]等地,[[沙螺灣]]則在大嶼山西部。今日沙田[[白田村]]附近尚有名叫[[香粉寮]]的地方。清朝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1662年]]-[[1684年]]),清政府企圖斷絕[[閩]][[粵]]沿海人民與鄭成功的聯繫,實行沿海[[遷界]]三十至五十里的政策。香港地區的居民也被迫內遷,造成當地香業的凋衰。到[[雍正]]年間(公元[[1723年]]-[[1735年]]),在東莞又出了因承旨購求強索香杖的[[縣令]],種香人家紛紛忍痛砍樹四出逃亡。從此香木生產就一蹶不振了。

另外﹐香港地區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這種香木屬於莞香,又名女兒香,當年在[[廣東]]與[[江苏|江]][[浙江|浙]]等地備受歡迎。[[王崇熙]]纂《新安縣志》卷二《奧地略.物產》曾提及香港地區往昔出產香木的景況:『香樹,吧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瀝源]]即今日[[新界]]的[[沙田區|沙田]]等地,[[沙螺灣]]則在大嶼山西部。今日沙田[[白田 (沙田)|白田村]]附近尚有名叫[[香粉寮]]的地方。[[清朝]][[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1662年]]-[[1684年]]),政府欲斷絕[[閩]][[粵]]沿海人民與鄭成功的聯繫,實行沿海「[[遷界]]」三十至五十里的政策。香港地區的居民也被迫遷進內陸,使當地香業的凋衰。到[[雍正]]年間(公元[[1723年]]-[[1735年]]),在東莞又出了因承旨購求強索香杖的[[縣令]],令種香人家砍樹逃亡。從此香木生產一蹶不振。

香木盛產及出口則是現時「香港」的名稱的由來。


==西方的東來==
==西方的東來==
[[Image:Map of Hong Kong and Macau 1760.JPG|thumb|香港澳門地區圖,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內府輿圖》]]
:''詳見[[澳門歷史]]''


香港在中西外交關係史上也佔一席位。[[佛朗機]](今[[葡萄牙]])將領[[費爾南·佩雷斯·德·安德拉德|安德拉德]](Fernao Pires de Andrade)在[[1516年]]率船隊前往中國,並於翌年[[8月15日]]([[明武宗]][[正德]]12年7月28日)抵[[珠江]]口與明朝廣東地方官員接洽,是為葡萄牙和明朝的第一次官方接觸。
''詳見[[澳門歷史]]''


從明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起,[[佛朗機]]控制香港地區的[[屯門]]和[[后海灣]]達七年,並於當地立石柱,刻該國國徽於其上,以示佔領。佛朗機人還在屯門建軍營、造[[火銃]]、設刑場、控制財物和人口。在廣東地方官員和北京中央的多番交涉不果﹐廣東[[巡海遣副使]][[汪鋐]]遂親自督師驅逐。佛朗機人據險抗守,以火銃轟擊明軍,並欲佔據南頭城。汪鋐親臨前線,指授方略,用破船多載枯柴和乾燥的荻草,灌以油脂,因風縱火焚毀對方船隻;同時還用善游泳的人潛入水中,把對方的船鑿沉。汪鋐並得原本受聘於佛朗機人的華人協助,照對方的辦法製造銅銃、火藥,以此轟擊佛軍,繳獲他們的大小銃二十餘管。殖民者拋棄部份船隻,乘三艘大船逃走。據《汪公遺愛祠記》說:屯門之役「於正德辛巳([[1521年]])出師,嘉靖壬午(1522年)凱旋」。
香港在中西外交關係史上也佔一席位。[[1515年]],[[佛朗機]] (今[[葡萄牙]])王[[曼奴爾一世]] (Manuel I) 雄心勃勃﹐根據滿剌加(今[[馬六甲]])總督[[阿豐索·德·阿爾布開克]] (Afonso de Albuquerque) 的報告,決定派遣[[費爾南·佩雷斯·德·安德拉德]](Fernao Pires de Andrade)在[[1517年]]率船隊前往中國。[[1516年]]2月離開。去[[蘇門答臘]]島採購擬捎運去中國的[[胡椒]]。船失火後抵滿剌加。[[8月12日]]乘『桑塔.巴巴拉』號 (Santa Barbara) ,會同其它3艘帆船,載上使節及使團6名葡人、5名譯員,駛向中國。不料中途遇風暴,又折返滿剌加。[[1517年]][[4月17日]],搭上使團,率領8艘武裝帆船,配有在滿剌加的中國人海員﹐包括[[華裔]][[翻譯]][[火者亞三]]﹐領航出發。[[8月15日]]([[明武宗]][[正德]]12年7月28日)抵[[珠江]]口與明朝廣東地方官員接洽。這使團是葡萄牙和明朝官方第一次正式的交接。


==清朝至英國殖民地前的香港==
從明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起,[[佛朗機]] (今[[葡萄牙]]) 曾經控制香港地區的屯門和后海灣達七年。他們在當地立石柱,刻葡萄牙國徵於其上,以示佔領。他們還在屯門建軍營、造[[火銃]]、設刑場、控制財物和人口。在廣東地方官員和北京中央的一番轉接後﹐廣東[[巡海遣副使]][[汪鋐]]親自督師驅逐。葡萄牙人據險頑抗,以佛朗機銃轟擊明軍,並企圖佔據南頭城。汪鋐親臨前線,指授方略,用破舊的船多載枯柴和乾燥的荻草,灌以油脂,因風縱火;同時還用善游泳的人潛入水中,把他們的船鑿沉。葡船大,不易動,被火所焚。汪鋐還派人到葡萄牙船上,勸說為葡人服務的華人以國家為重,幫助對抗葡人。這些華人回到岸上,照葡人的方法製造銅銃、火藥。明軍用這種銃轟擊葡人,繳獲他們的大小銃二十餘管。葡萄牙殖民者見無法繼續負隅頑抗,只得拋棄部份船隻,乘三艘大船逃走。據《汪公遺愛祠記》說:屯門之役『於正德辛巳([[1512年]])出師,嘉靖壬午(1522年)凱旋』。


===農業、漁業===
==清初至英國殖民地前的香港==
[[1841年]]之前,香港地區的農業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新界和[[南頭]]一些大族除了在當地擁有大片田地外,還在香港島擁有許多田地,租給[[佃戶]]耕種。[[錦田]]鄧氏收藏的《[[香港等處稅畝總呈]]》,載有其先人呈廣東各官府稟,內稱:「承祖[[鄧天祿]]所遺[[康熙]]十年墾復原遷土名[[覆潭]]、[[橫瀝]]、[[鹽田]]、[[大撈下]]……等處稅三[[頃]]六十八[[畝]]七[[分]]五[[厘]]九[[毫]]二[[絲]]五[[忽]]。又康熙二十三年,墾復原遷土名[[大潭]]、橫瀝、香港、大撈下、洛子壟等處稅三頃三十二畝一分六厘。」文中提到的覆潭、大潭、香港等地皆在香港島上。鄧氏還在香港島的[[黃泥涌]]、[[薄扶林]]擁有田地。[[上水]][[廖]]族在[[掃桿埔]]擁有五十畝田地。[[南頭]][[黃]]族則擁有[[赤柱]]、[[深水灣]]、[[淺水灣]]一帶的若干田地。


[[1841年]]之前,漁業是香港地區重要的經濟部份。1841年參與佔領港島的英國官員莊士敦(A. R. Johnston)曾經寫道:「赤柱村是全島最大及最重要的村落……共有房屋及商舖一百八十間……居民從事農耕、商業及腌曬[[鹹魚]],約有農田六十畝……常有為數三百五十多艘大小船艇在此[[碇]]泊。」可見當年赤柱是一個繁忙的漁港。[[1841年]]上半年,香港村是一個有二百人的大漁村,群大路是一個有五十人的漁村。當時在香港島的船民有二千人之多,相信其中不少是漁民。
[[1841年]]之前,香港地區的農業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新界和[[南頭]]一些大族除了在當地擁有大片田地外,還在香港島擁有許多田地,租給[[佃戶]]耕種。[[錦田]]鄧氏收藏的《[[香港等處稅畝總呈]]》,載有其先人呈廣東各官府稟,內稱:『承祖[[鄧天祿]]所遺[[康熙]]十年墾復原遷土名[[覆潭]]、[[橫瀝]]、[[鹽田]]、[[大撈下]]……等處稅三[[頃]]六十八[[畝]]七[[分]]五[[厘]]九[[毫]]二[[絲]]五[[忽]]。又康熙二十三年,墾復原遷土名[[大潭]]、橫瀝、香港、大撈下、洛子壟等處稅三頃三十二畝一分六厘。『文中提到的覆潭、大潭、香港等地皆在香港島上。鄧氏還在香港島的[[黃泥涌]]、[[薄扶林]]擁有田地。[[上水]][[廖]]族在[[掃桿埔]]擁有五十畝田地。[[南頭]][[黃]]族則擁有[[赤柱]]、[[深水灣]]、[[淺水灣]]一帶的若干田地。

[[1841年]]之前,漁業是香港地區重要的經濟部份。一八四一年參與佔領港島的英國官員參選(A. R. Johnston)曾經寫道:『赤柱村是全島最大及最重要的村落……共有房屋及商舖一百八十間……居民從事農耕、商業及腌曬[[鹹魚]],約有農田六十畝……常有為數三百五十多艘大小船艇在此[[碇]]泊。『可見當年赤柱是一個繁忙的漁港。[[1841年]]上半年,香港村是一個有二百人的大漁村,群大路是一個有五十人的漁村。當時在香港島的船民有二千人之多,相信其中不少是漁民。


===海防===
清代對香港地區的海防更為重視。當時在這裡設防,先是為了對付[[鄭成功]]和沿海[[海盜]](包括[[張保仔]]),後來則主要為了防禦英國。
清代對香港地區的海防更為重視。當時在這裡設防,先是為了對付[[鄭成功]]和沿海[[海盜]](包括[[張保仔]]),後來則主要為了防禦英國。


清朝初年,清政府曾強令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來對付[[鄭成功]],香港地區多屬[[遷界]]範圍。[[康熙]]7年(公元[[1668年]])[[復界]]時,為加強海防,曾在新安縣沿邊踏勘,設置[[墩]]台二十一座,其中至少有5座在今香港地區。這5座墩台皆為新安[[營汛]]地。其中[[屯門墩台]]應在今日新界之[[青山]]或[[九逕山]],當時駐有[[千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九龍墩台]]應在今[[獅子山]],[[大埔頭]][[大埔頭墩台|墩台]]應在[[大埔]][[大埔舊墟|舊墟]]西北,各駐兵三十名。[[麻雀嶺]][[麻雀嶺墩台|墩台]]在今[[沙頭角]]與[[粉嶺]]之間,駐有[[把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佛堂門]]設置的是[[瞭望台]],駐兵十名,其地當在今[[田下山]]半島。正如[[鯉魚門]]和[[汲水門]]一樣佛堂門是水道名。以南稱南佛堂即今[[東龍島]]。
清朝初年,清政府曾強令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來對付[[鄭成功]],香港地區多屬[[遷界]]範圍。[[康熙]]7年(公元[[1668年]])[[復界]]時,為加強海防,曾在新安縣沿邊踏勘,設置[[墩]]台二十一座,其中至少有5座在今香港地區。這5座墩台皆為新安[[營汛]]地。其中[[屯門墩台]]應在今日新界之[[青山 (香港)|青山]]或[[九逕山]],當時駐有[[千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九龍墩台]]應在今[[獅子山 (香港)|獅子山]],[[大埔頭]][[大埔頭墩台|墩台]]應在[[大埔區|大埔]][[大埔舊墟|舊墟]]西北,各駐兵三十名。[[麻雀嶺]][[麻雀嶺墩台|墩台]]在今[[沙頭角]]與[[粉嶺]]之間,駐有[[把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佛堂門]]設置的是[[瞭望台]],駐兵十名,其地當在今[[田下山]]半島。正如[[鯉魚門]]和[[汲水門]]一樣佛堂門是水道名。以南稱南佛堂即今[[東龍島]]。


康熙21年(公元[[1682年]])當地奉命截兵,許多墩台亦改為汛。汛,或稱營汛,為清代[[綠營]]兵勇分駐地。當時原九龍台改為九隆汛([[九龍汛]]),駐兵十名。原大埔頭台改大埔頭汛汛駐兵十名原麻雀嶺台改麻雀嶺汛把總一名,士兵二十二名。原屯門台改為屯門寨,駐千總一名,士兵三十名。但佛堂門瞭望台改為北佛堂台,駐把總一名,士兵三十名,力量有所加強。[[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至[[1795年]]),當地仍設有[[屯門寨]]、[[北佛堂台]]、[[九隆汛]]、[[大埔頭汛]]、[[麻雀嶺汛]]。
[[康熙]]8年(公元[[1669年]])[[元朗區|元朗]]舊墟成立。康熙21年(公元[[1682年]])當地奉命截兵,許多墩台亦改為汛。汛,或稱營汛,為清代[[綠營]]兵勇分駐地。當時原九龍台改為九隆汛([[九龍汛]]),駐兵十名。原大埔頭台改大埔頭汛汛駐兵十名原麻雀嶺台改麻雀嶺汛把總一名,士兵二十二名。原屯門台改為屯門寨,駐千總一名,士兵三十名。但佛堂門瞭望台改為北佛堂台,駐把總一名,士兵三十名,力量有所加強。[[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至[[1795年]]),當地仍設有[[屯門寨]]、[[北佛堂台]]、[[九隆汛]]、[[大埔頭汛]]、[[麻雀嶺汛]]。


[[嘉慶]]15年(公元[[1810年]]),廣東地方當局將佛堂門的炮台移往九龍寨旁。該炮台即九龍炮台,與康熙年間的九龍墩台地點不同。[[道光]]年間[[顯炳章]]所編《勘建九龍城炮台全案文牘》對九龍炮台本身的情況,有如下說明:『查該炮台係嘉慶十六年建造,周圍城牆共長三十一丈。垛了四十二個,每個高三尺。前面城牆馬道寬一丈三尺五寸左右,後城牆馬道寬五尺。內營房一十間,譙樓一間,派防千總一員,配台兵丁四十二名。另協防外委帶兵二十名,分駐九龍海口汛。』
[[嘉慶]]15年(公元[[1810年]]),廣東地方當局將佛堂門的炮台移往九龍寨旁。該炮台即九龍炮台,與康熙年間的九龍墩台地點不同。[[道光]]年間[[顯炳章]]所編《勘建九龍城炮台全案文牘》對九龍炮台本身的情況,有如下說明:『查該炮台係嘉慶十六年建造,周圍城牆共長三十一丈。垛了四十二個,每個高三尺。前面城牆馬道寬一丈三尺五寸左右,後城牆馬道寬五尺。內營房一十間,譙樓一間,派防千總一員,配台兵丁四十二名。另協防外委帶兵二十名,分駐九龍海口汛。』
第68行: 第85行:
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至[[1820年]]),英國多次入侵大嶼山附近。嘉慶7年(公元[[1802年]]),他們曾『泊兵於雞頸洋』,欲在大嶼山西南之[[老萬山]]居住。嘉慶13年(公元[[1808年]]),又借保護澳門英商為名,對老萬山『陰圖佔據之事』。為防禦英國,清政府決定在大嶼山,西部的大澳口修築垛牆,並在大嶼山北部的東涌添設汛房和炮台。《廣東海防彙覽》一書談及大嶼山時,寫道:嘉慶22年([[1817年]]),『[[總督]][[蔣攸銛]]飭候補知府彭紹麟查勘該處,孤懸海外,為夷船必經之所,又有大澳、東涌二口可收口泊船。二處亦俱有村落,居民稠密。其東涌向無汛房,惟大澳口原設守兵十三名,雖有雞翼角炮台,派大鵬營千總一員,帶兵四十名駐紮防守。但地勢闊寬,距東涌、大澳口遙遠,勢難兼顧。請在東涌口添設建汛房八間,圍牆五十丈,抽撥大鵬營外委一員兵丁二十名分駐。並請在大澳口西面近左右村二處各建垛牆四十丈,北面汛房後亦建垛牆四十丈,以備隨時添兵架炮之用。從之』。再據《廣東通志》,該年『又於東涌口石獅山腳,建炮台二座,兵房七間,火藥局一間』。[[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清政府將大鵬營分為左右二營,右營駐在新建的東涌所城,派守備一員駐守,加強了大嶼山的防禦力量。
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至[[1820年]]),英國多次入侵大嶼山附近。嘉慶7年(公元[[1802年]]),他們曾『泊兵於雞頸洋』,欲在大嶼山西南之[[老萬山]]居住。嘉慶13年(公元[[1808年]]),又借保護澳門英商為名,對老萬山『陰圖佔據之事』。為防禦英國,清政府決定在大嶼山,西部的大澳口修築垛牆,並在大嶼山北部的東涌添設汛房和炮台。《廣東海防彙覽》一書談及大嶼山時,寫道:嘉慶22年([[1817年]]),『[[總督]][[蔣攸銛]]飭候補知府彭紹麟查勘該處,孤懸海外,為夷船必經之所,又有大澳、東涌二口可收口泊船。二處亦俱有村落,居民稠密。其東涌向無汛房,惟大澳口原設守兵十三名,雖有雞翼角炮台,派大鵬營千總一員,帶兵四十名駐紮防守。但地勢闊寬,距東涌、大澳口遙遠,勢難兼顧。請在東涌口添設建汛房八間,圍牆五十丈,抽撥大鵬營外委一員兵丁二十名分駐。並請在大澳口西面近左右村二處各建垛牆四十丈,北面汛房後亦建垛牆四十丈,以備隨時添兵架炮之用。從之』。再據《廣東通志》,該年『又於東涌口石獅山腳,建炮台二座,兵房七間,火藥局一間』。[[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清政府將大鵬營分為左右二營,右營駐在新建的東涌所城,派守備一員駐守,加強了大嶼山的防禦力量。


==海盜的故事:張保仔的事跡概述==
===海盜出現===
因為經濟、交通和人口的膨脹,[[海盜]]開始自宋朝開始出現。起初是亦漁亦盜亦商的海盜﹐後來演變至和政治人物接洽。例如鄭成功戰敗退守[[臺灣]]後,殘部四散,部分流亡香港為海寇。清[[乾隆]]年間[[越南]]發生內戰,[[阮]]氏兄弟起兵爭奪政權,招引並資助香港海盜鄭七為水師將領。後來阮氏兵敗,鄭七流亡返香港,自此香港海盜武裝勢力更大,分為紅、黃、藍、白、黑、青共六旗。紅旗[[鄭七]]死後由[[鄭一]]繼承他的領導。


張保仔是江門人,15歲遭擄走,成為海盜。鄭一死後,因石氏被海盜擁立為首領,帶領紅旗派。
''詳見[[張保仔]]''


鄭一嫂後來和張保仔結為夫婦,大權於是落在張保仔手中。全盛時期,他擁領三萬多手下及數百艘船,並以[[南中國海]]的島嶼為基地。他橫行廣東水域,打劫運鹽官船,劫掠沿海的外國貨船。相傳張保仔饒勇多計謀講義氣,雖然橫行廣東水域,但因劫富濟貧,不滋擾貧民和漁戶,得窮人支持,百姓視他為俠盜。
因為經濟﹐交通和人口的膨脹,海盜開始自宋朝開始出現。起初是亦漁亦盜亦商的海盜﹐後來演變和政治人物接洽。例如鄭 成功戰敗退守[[臺灣]]後,殘部四散,部分流亡香港為海寇。清[[乾隆]]年間[[越南]]發生內戰,[[阮]]氏兄弟起兵爭奪政權,招引並資助香港海盜鄭七為水師將領 。後來阮氏兵敗,鄭七流亡回香港,自此香港海盜武裝勢力更大,分為紅、黃、藍、白、黑、青共六旗。紅旗[[鄭七]]死後由[[鄭一]]繼承他的領導。


清廷多次剿捕海盜,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是張保仔在[[赤鱲角]]遭官兵封鎖圍剿,雙方各有約三萬人馬,數百艘船,炮二千。據葡萄牙文獻記載,澳葡艦隊和清艦隊與海盜紅旗派主力曾經在大嶼山海面進行一場激戰。清嘉慶十五年,澳葡艦隊在大嶼山海面與紅旗派主力三百多艘帆船相遇。張保仔派出的兩支先鋒船隊被澳葡艦隊擊敗,張保仔於是親自率領手下駛抵戰場。海盜分成六個小隊,每隊圍攻一艘葡萄牙戰船,試圖利用人數上的優勢,用近戰登船肉搏的戰術來擊敗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則以密集的炮火攻擊對方,阻止海盜船逼近。眾海盜陣腳大亂,無心戀戰,紛紛逃離戰場。經過這一次海戰,張保仔紅旗派的勢力大減。
張保仔是江門人,15歲遭鄭一擄走,成為海盜。鄭一死後,因[[鄭一嫂]]石氏被海盜擁立為首領,帶領紅旗派。


張保仔乘大霧逃離赤鱲角,繼續與清政府對峙。後來[[兩廣總督]][[百齡]]招安瓦解海盜,令黑、藍兩旗攻打紅旗派。澳門名醫[[周熊飛]]作中間人,於是鄭一嫂帶領十多婦孺到廣州和兩廣總督百齡談判招安。1810年2月張保仔接受清政府的招安條件,官封三品﹐派駐澎湖剿海盜。
鄭一嫂後來和張保仔結為夫婦,大權於是落在張保仔手中。全盛時期,他擁領三萬多手下及數百艘船,並以[[南中國海]]的島嶼為基地。他橫行廣東水域,打劫運鹽官船,劫掠沿海的外國貨船。相傳張保仔饒勇多計謀講義氣,雖然橫行廣東水域,但因劫富濟貧,不滋擾貧民和漁戶,得窮人支持,百姓視他為俠盜。


但是香港依然是大小海盜的據點﹐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完全消失。所以例如[[鯉魚門]]北岸的[[魔鬼山]]因海盜盤踞得名,鯉魚門[[天后廟]]就是海盜的[[哨崗]],廟內有石[[碑]]為記,赤柱可能就是客家話「賊住」的變音。至于各個小島的[[張保仔洞]]則是現在的旅遊地點。
清廷多次剿捕海盜,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是張保仔在[[赤蠟角]]遭官兵封鎖圍剿,雙方各有約三萬人馬,數百艘船,炮二千。據葡萄牙文獻記載,澳葡艦隊和清艦隊與海盜紅旗派主力曾經在大嶼山海面進行一場激戰。清嘉慶十五年,澳葡艦隊在大嶼山海面與紅旗派主力300多艘帆船相遇。張保仔派出的兩支先鋒船隊被澳葡艦隊擊敗,張保仔於是親自率領手下駛抵戰場。海盜分成六個小隊,每隊圍攻一艘葡萄牙戰船,企圖利用人數上的優勢,用近戰登船肉搏的戰術來擊敗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則以密集的炮火攻擊對方,阻止海盜船逼近。眾海盜陣腳大亂,無心戀戰,紛紛逃離戰場。經過這一次海戰,張保仔紅旗派的勢力大減。

張保仔乘大霧逃離赤蠟角,繼續與清政府對峙。後來[[兩廣總督]][[百齡]]招安瓦解海盜,令黑、藍兩旗攻打紅旗派。澳門名醫[[周熊飛]]作中間人,於是鄭一嫂帶領十多婦孺到廣州和兩廣總督百齡談判招安。1810年2月張保仔接受清政府的招安條件,官封三品﹐派駐澎湖剿海盜。

但是香港依然是大小海盜的據點﹐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完全消失。所以例如[[鯉魚門]]北岸的[[魔鬼山]]因海盜盤踞得名,鯉魚門[[天后廟]]就是海盜的[[哨崗]],廟內有石[[碑]]為記,赤柱可能就是客家話「賊住」的變音。至于各個小島的[[張保仔洞]]則是現在的旅游地點。

<!--


==英國殖民地==
==英國殖民地==


[[Image:Hong Kong Central 1900s.jpg|280px|thumb|殖民地早期的香港中環]]
東印度公司在康熙38年(1699年)成功地成立往返中英兩國的海運企業,然後有很多英國商人來到中國。東印度公司在康熙50年(1711年)在[[廣州]]成立了一個貿易站。


東印度公司在[[康熙]]38年([[1699年]])成功地成立往返中英兩國的海運企業,然後有很多英國商人來到中國。東印度公司在康熙50年(1711年)在[[廣州]]成立了一個貿易站。因英國需在中國大量採購茶葉,而中國不需向英國購貨,故導致英國嚴重貿易逆差,幾近出現白銀荒。後來英國人向中國傾銷鴉片,平衡兩國貿易,但此舉使中國出現貿易逆差,白銀大量外流,致通貨膨脹;民眾也因吸食鴉片而損害健康。
[[1841年]],[[清朝|清廷]]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敗,並於翌年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英國。之後清廷再敗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上經常對香港島擾亂治安的地區再割讓給英國。由於當時的清廷已經是日薄西山,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及至[[19世紀]]後期,英國以其他理由要求租借現在的[[新九龍]]、[[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


===第一次鸦片战争、割讓香港島===
[[中華民國]]建立以后,民國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條約。無奈國力不繼,[[北伐]]的事情使國家政府無閑考慮取回香港的主權。但是,當時港英政府仍然開放中港邊境,兩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來往。當時不少香港人為了建設國家,除了捐錢回國以外,更身體力行的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
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至[[1841年]])。[[清朝]]被[[英國]]打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義律根據協議,於[[1841年]][[1月20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 (Possession Point) 一帶,並佔領香港島。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到中國。之後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於[[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自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要取得與中國貿易的自由。在香港建立基地以後,即宣佈香港為[[自由港]]。英國的商人,包括鴉片商販,逐漸將香港建立成與東方自由貿易的樞紐。美國的鴉片商販及銀行家亦有到香港參與跟中國的貿易。
[[抗日戰爭]]爆發,香港人一直都為了國家出錢出力。[[日本]]軍政府為此非常不滿,經常向[[英國]]領事抗議。到了戰事中期,香港新界地區的居民更響應[[八路軍]],在香港成立縱隊,加入對抗日本的武裝勢力。因此,當英國正式向日本宣戰,日本立即越過深圳河侵佔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印度的雇傭兵發生多場激烈的戰事。[[1941年]][[12月24日]]平安夜,當時的[[港督]][[楊慕琦]]宣布向日本投降,開始了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1851年]][[太平天國]]起,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增至[[1881年]]的16萬多人。
抗戰勝利以後,國民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當時[[國共內戰]]已經開始,民國政府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公道。當[[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新中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前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新中國的承認。[[1950年]],英國承認新中國的成立,是除了[[蘇聯]]以外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歐洲|歐]][[美洲|美]]國家。而後來由於中國在[[朝鮮戰爭]]中與西方世界交惡,被全世界禁運,使香港成為新中國的轉運物資、征集資金、收集情況的唯一窗口。


===割讓九龍半島===
[[1950年代]]中,發生右派工會暴亂,國民政府的情报人員從此禁止進入香港。
[[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上經常對香港島擾亂治安的地區再割讓給英國。當時的清廷已經是日薄西山,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


[[1890年代]],南中國發生[[鼠疫]]。[[1894年]]春,在廣州傳出超過十萬人死亡的消息。同年五月,太平山中國人集中聚居的地區亦爆發了病-{症}-,每天的死亡人數最多達一百人。結果當年之內共有2,552人死於瘟疫,為數約十萬名的華人離開香港,貿易額亦一度大幅下降。之後三十年之內,鼠疫仍偶爾在香港出現,[[1898年]]至[[1900年]]期間,便再有1,290死於鼠疫。
[[1967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國,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更發生暴動,在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手榴彈]],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當時任中國總理的周恩來,以“長期利用、充分打算”的方針,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是這一件事情得以平息。


===租借新界===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但為中國政府拒絕。
[[1897年]]中國[[山東]]發生[[德國]]傳教士被殺事件,德國乘機佔據山東的[[青島]],俄國亦進駐[[旅順]]和[[大連]]。英國則佔領山東的[[威海]]以平衡列強勢力。同時[[法國]]亦借機進駐[[廣東]]的廣州灣(今[[湛江]])。為了平衡法國在南中國的勢力,英國政府以香港的防衛需要加強為由,向清政府從[[1898年]][[7月1日]]起租借九龍界限以北,深圳河以南的新界。這些地方後來成為現在的[[新九龍]]、[[新界]],以及鄰近的兩百三十六個離島。租借為期九十九年,在[[1997年]][[6月30日]]午夜12時屆滿。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不過,在1970年代末,「香港回歸」已成為中英兩國正式議題,但誰先提出轉移香港政權,外界一直眾說紛云,但不論誰先提出,「香港回歸」為中英兩國,揭開了近20年爭拗的序幕。
[[Image:Victoria City and Kowloon 1915.jpg|thumb|250px|[[1915年]]香港地圖]]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香港發展成為英國與南中國貿易的轉口港。


[[1912年]],總督[[盧吉]] (Lugard) 為抗衡德國在上海辦同濟大學,以「為中國而立」為名,向[[廣東]]士紳募集經費,成立[[香港大學]],為香港培養技術人材。
在[[1980年代]]初,英國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前者歸中國,但英國人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英國資金的商業力量,如[[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


[[1925年]],[[上海]]發生示威學生被英籍巡捕開槍打死之[[五卅慘案]],中國全國出現反英活動,在[[廣州]][[國民政府]]支持下,香港及廣州同時出現針對英國人之[[省港大罷工]]。
期間,由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前往北京交流,並得到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接見。當他們看鄧小平提出有關建議時,被鄧小平嚴辭指責,這種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的態度,令遊說工作註定失敗。中國當時堅持必須收回香港,但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這亦成了中英兩國談判時的唯一框架。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1925年]]成立的國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條約。無奈國力不繼,國民黨的[[北伐]]使政府無閒考慮取回香港的主權。當時港英政府仍然開放中港邊境,兩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來往。不少中國人到香港學習西洋知識,也有香港人捐錢資助北伐,有些更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需要在[[1997年]][[7月1日]]將香港的[[主權]]歸還中國,而香港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在各方面(除[[外交]]及[[國防]]外)都擁有高度自治,直至[[2047年]]五十年不變。


二十世紀大部分時間,香港作為不同革命黨派的後援基地。清朝末年,革命黨人多次香港為秘密基地。在國民政府時期,由於中國共產黨員多次遭國民黨圍剿,有些逃亡香港秘密集會、辦報支持共產黨運動。此後,國共兩黨也在香港暗自做情報工作。港英政府對此採取容忍態度,卻絕不容許這些人影響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故政治審查報章、電台節目,例如二戰前有些敏感的報紙內容會給明顯遮蓋。亦成立政治部(已於[[1997年]]解散)監視兩黨在港的一舉一動。
在1984年至1997年之間,香港銳化成為全[[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人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全球排十名以內,巨大的財富卻未能掩蓋香港人對未來政權的憂慮。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令香港人出現空前的信心危機,持續近五年的移民潮爆發。移民潮最熾烈之時,即使[[非洲]]小國的護照,如[[佛得角]]的護照亦受到熱烈追捧。當時有不少外交領事因為涉嫌以貪污手段簽發移民簽證而被遞解出境。這個移民潮一直到回歸前一至兩年,隨著西方經濟,特別是[[加拿大]]、[[澳洲]]出現經濟衰退,香港移民潮後勁不斷,並出現人才回流現象。


==日治時期==
過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結束,香港正式結束英國的殖民管治。然而,就在三個月後,香港貨幣受外來衝擊,地產產值大幅下跌,而生產線北移、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下跌,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傳媒對政府的無休止批評,令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這股衰退潮一直持續至[[2003年]]尾仍未竭止。


''主文章:[[香港保衛戰]]和[[香港日治時期]]''
[[2003年]]首兩季,由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肆虐,香港各方面都大受打擊;直至6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香港從「發生本地傳染地區」的名單中剔除。是次疫症中,香港有近二千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經濟損失無法估計,失業率升上至8.3%的歷史新高;由於政府處理抗疫中多處失當,引至香港市民強烈不滿,市民並開始由從前只著眼經濟發展,轉而到關心本土政治。同年年中,政府企圖在未得到大部分市民的支持下,強行就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進行立法。因此,市民的不滿強烈反彈,並引發同年7月1日五十萬人大遊行。至此,中國中央政府始知香港市民對特區政府的強烈不滿,並積極參與恢復香港經濟的工作;如落實香港與內地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CEPA)]]」,推行「[[自由行]]」,容許部分內地居民來港作短暫旅遊。至2004年 7,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通脹]], 正式走出持續了68個月的[[通縮]]期,成為各個受到[[98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的亞洲地區中,最遲復甦的一個。


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佔領時中斷。
After a series of defeats during the [[First Opium War]] (1839-1842) by Capt. [[Charles Eliot]] of the Royal Navy and Capt. [[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 of the Royal Marines, [[Hong Kong Island]] was occupied by the British on [[January 20]], [[1841]]. The ostensible authority for the occupation was negotiated between Captain Eliot and the Governor of [[Kwangtung]] Province. The [[Convention of Chuenpeh]] was concluded but had not been recognized by the court of Qing Dynasty at Beijing.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即展開對中國的侵略。[[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並迅速攻佔廣州及鄰近地區,之後南下至深圳河北岸,與英軍為界。大量難民逃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31年的八十七萬九千,增至[[1941年]]的一百六十四萬。由於香港的華人亦有為中國的戰事,出錢或出力對抗日本。[[日本]]對此感到不滿,曾多次向香港政府抗議香港華人的反日行為。
[[Image:Situationskrtchen_von_Kanton,_Makao,_Hongkong.jpg|thumb|300px|1888 German map of Hong Kong, Macau, and Canton (now Guangzhou)]]


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當天,即民國30年([[1941年]])香港當地時間 [[12月8日]]由[[酒井隆]]指揮從[[深圳]]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國]]、[[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義勇軍。雖然政府早前多番宣傳英軍作戰能力,但英軍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在港駐軍自始即處於非常不利的的防守位置。日軍不單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在開戰的首天便取得制空權。英軍和印軍撤退到[[醉酒灣防線]],然後在猛烈的空襲和砲擊下撤出九龍半島。英軍和渡海後的日軍繼續激戰。最終英軍失去了唯一的水塘 (香港對水庫的稱呼),於是唯有選擇投降。加拿大兵團在戰事中負責扼守從市區通往港島南部的[[黃泥涌峽]]要道。
Subsequently, Hong Kong was ceded to Britain in 1842 under the [[Treaty of Nanking]], at which point in time the territory became a [[Crown Colony]].


[[1941年]][[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九龍半島酒店三樓的日軍投降,從此揭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The Opium War was ostensibly fought to liberalize trade to China. With a base in Hong Kong, British traders, opium dealers, and merchants launched the city which would become the 'free trade' nexus of the East. American opium traders and merchant bankers soon joined in the trade (See [[Russell family]]; [[Perkins family]]; [[Forbes family]]).


日軍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管治香港的日本總督。酒井隆在港期間,日軍在香港殺人無數。根據事後酒井隆在戰犯法庭的審判記錄,他在香港犯下的罪行如下:
Britain was granted a perpetual lease on the [[Kowloon Peninsula]] under the [[1860]] [[Convention of Beijing]], which formally ended hostilities in the [[Second Opium War]] (1856-1858).
* [[1941年]][[12月17日]]至[[12月18日]],在[[鯉魚門]]屠殺了30名囚犯。
* [[1941年]][[12月18日]]在[[摩星嶺]]炮台屠殺了24名囚犯。
* [[1941年]][[12月19日]]屠殺了一隊20人的英國醫療隊。
* [[1941年]][[12月24日]]至[[12月26日]],強姦七名護士,當中有三人死亡(據香港富豪[[何鴻燊]]在[[黃霑]]的訪問中憶述,當時有不少英籍女護士在[[香港大學]]附近被人姦殺);殺害60至70名受傷的戰俘。


由於日軍在香港不時濫殺無辜,香港市民普遍對日軍反感,不時更有平民在香港島的山頭伏擊日軍將領。到了日軍佔領的中期,更有香港居民參與[[東江游擊隊]],在新界等地方對抗日軍。
During the 1890s, an epidemic of [[bubonic plague]] broke out in southern China. In the spring of [[1894]], about 100,000 dead were reported from Guangzhou. In May 1894, the disease erupted in Hong Kong's overcrowded Chinese quarter of [[Tai Ping Shan]]. At its height, the epidemic was killing 100 people per day in Hong Kong, and it killed a total of 2,552 people that year. The disease was greatly detrimental to trade and produced a temporary exodus of 100,000 Chinese from the colony. Plague continued to be a problem in the territory for the next 30 years. 1,290 people died of the disease between 1898 and 1900.


日治時期,香港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皆受摧折。經濟上,日軍強迫香港市民以港幣及法幣(國民政府貨幣)兌換日本[[日本軍用手票|軍票]],到了戰後所有的[[日本軍用手票|軍票]]都不獲承認而變成廢紙。戰時與中國的貿易大幅下降,香港的經濟陷入低谷。日本又在香港實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香港的街道地區亦被改成日文。由於食品及其他物資嚴重不足,加上日軍在香港實行疏散政策,鼓勵或強迫市民離開香港;戰後香港的居民人數大減至七十萬左右。1943年和1944年的日治後期,更出現人吃人事件。
In [[1898]], the United Kingdom, concerned that Hong Kong could not be defended unless surrounding areas were also under British control, executed a 99-year lease of the [[New Territories]], significantly expanding the size of the Hong Kong colony. The lease would expire at midnight, on [[June 30]], [[1997]].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Hong Kong developed into a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for U.K. trade with southern China.

[[Image:Colonialhongkongarms.PNG|right|250px|HK COA]]


==日治淪陷時期==

''主文章: [[香港保衛戰]]和[[香港淪陷]]''

香港早期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佔領時被干擾。
[[英國]]、[[加拿大]]、[[印度]]和香港義勇軍在民國30年([[1941年]])[[12月8日]]開始抵抗從[[深圳]]進攻的日軍。英方的防守位置很差,而且日軍擁有強大的空軍。因為日軍猛烈的空襲,英和印軍要撤退到醉酒灣防綫。
<!--
The British, Canadians, Indians and the Hong Kong Volunteer Defense Forces resisited the Japanese invasion commanded by [[Sakai Takashi]] since [[December 8]], [[1941]], the day after the [[Attack on Pearl Harbor]]. The defensive positions were doomed from the start; the Japanese achieved [[air superiority]] on the first day of battle and the defensive forces were outnumbered. The British and the Indians retreated from the [[Gin Drinker's Line]] and consequently from [[Kowloon]] under heavy aerial bombardment and artillery barrage. Fierce fighting continued on the [[Hong Kong Island]]; the only [[reservoir]] was lost. Canadian [[Winnipeg Grenadiers]] fought at the crucial [[Wong Nai Chong Gap]] that secured the passage between downtown and the secluded southern parts of the island.

On [[December 25]], [[1941]], British colonial officials headed by the [[Governor of Hong Kong]] [[Mark Aitchison Young]] surrendered in person at the Japanese headquarters on the third floor of (the hotel) [[The Peninsula Hong Kong]]. [[Isogai Rensuke]] became the first Japanese governor of Hong Kong. This ushered in the three years and eight months of Imperial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Image:250px-Colonialhongkongarms.png|thumb|250px|香港政府徽章(1959年至1997年)]]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戰勝利以後,[[中华民国]][[國民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當時[[國共內戰]]已經開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後,与英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支持中华民国的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承認共產中國政權。[[1950年]],英國承認位于大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继续承認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是[[蘇聯]]以後第一個承認新政權的[[歐洲|歐]][[美洲|美]]國家。而後來由於中國在[[韓戰]]中與西方世界交惡,被全世界禁運,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偷運物資、徵集資金、搜集情報的唯一渠道(事實上是違反當時香港法律的)。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and 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Mainland China in [[1949]],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emigrated from China to Hong Kong. Some of the new immigrants brought with them skills and capital, while others became a vast pool of cheap labour. At the same time, many foreign firms moved their offices from Shanghai to Hong Kong. This helped Hong Kong achieve its first economic success and become a major manufacturing centre.

However, despite the economic success, many bosses did not treat their employees well. The ideal of [[communism]] impressed many young Hongkongers in the 1960s. In [[1967]], a [[labour move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became violent. A famous radio host, [[Lam Bum]], who openly criticized the movement, was murdered. Afte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brought down the labour movement, the communists' web in Hong Kong was completely broken and the Hongkongers' view of the communists became negative.

In [[1974]], [[MacLehose of Beoch|Murray McLehose]] founded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of Hong Kong|ICAC]],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The situation was so bad that there was a mass petition by policemen against prosecutions. Hong Kong was quite successful in its anti-corruption efforts, eventually becoming one of the least corrupt societies in the world.


因共產黨取得大陸政權,數以萬計的人從中國逃難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47年]]的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20萬。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和資金都帶來香港。因共產黨推行鎖國政策,不少外國公司把辦事處從上海搬到香港。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迅速發展創造條件;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1956年]][[10月10日]],右派工會策動大規模破壞活動,連日搗亂300多家左派報館、學校、工廠、商店、工會,並放火焚燒商店、推翻汽車封鎖道路導致交通癱瘓,暴徒並四出搶掠導致300人死傷,稱「雙十暴動」,港督葛量洪派遣軍警搜捕暴徒才告平息。國民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The opening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market and rising salaries drove many manufacturers north. Hong Kong transformed into a commercial and tourism centre. High life expectancy, literacy, per capita income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measures attest to Hong Kong's achievements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不過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孕育了社會問題。六十年代,不少青少年相信[[共產主義]]。[[1967年]],在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影響下,一場香港的勞資糾紛演化成[[六七暴動|暴動]]。[[香港商業電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林彬]]因公開批評暴動而被縱火謀殺身亡。香港街頭被暴徒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土製炸彈]],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許多人移民英國,經濟一片蕭條。而深圳方面的紅衛兵亦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並與[[沙頭角]]的香港警察發生鎗戰。後來中國的總理周恩來,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這事件方逐漸平息。(參看:[[六七暴動]])
==中方接管的預備==


暴動過後,港英政府意識到要改善民生,緩和社會矛盾。[[香港總督|港督]][[麥理浩]]在任內推行多項措施。最主要的是推行廉價出租公屋、出售「居屋」政策,使低下階層逐漸由山邊寮屋搬至公屋,改善生活環境。另外,[[麥理浩]]成立[[香港廉政公署|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 ('''ICAC''')打擊政府內嚴重的貪污問題。部份警員曾因為廉政公署的嚴厲行動而一度以行動對抗。後來政府宣佈對特定日期前的警員貪污行為不予追究,事件方為平息。政府打擊貪污取得可觀的成就,使香港成為最廉潔的社會之一。政府亦推行「九年免費強迫教育」、大學生資助計劃、廉價和優質醫療等,使香港步入現代化城市之列。再加上經濟迅速增長,香港與台灣、新加坡和南韓四個地方並列「亞洲四小龍」。
In [[1982]], fifteen years before the lease on the New Territories would expire, the governments of the [[United Kingdom|UK]] and the [[PRC]] began talks o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Th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 hoped that the increasing openness of the PRC government and the economic reforms on the mainland would lead the Chinese to agree to a continued British presence. On the contrary, not only did the PRC want to see the New Territories returned to Chinese control but it refused to recognise the "unfair and unequal" Treaties under which Hong Kong Island and Kowloon had been ceded to Britain in perpetuity. China did not recognise British sovereignty in Hong Kong, only its administration.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揭開了中英兩國就香港主權移交問題達20年爭拗的序幕。
In fact, a decade earlier on [[November 8]], [[1972]], the 27th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had adopted a resolution affirming China's stand and demands on the issue of Hong Kong. In a letter to the chairman of the UN Committee on Decolonization in [[March]] [[1972]], Huang Hua, the Chinese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wrote that 'Hong Kong and [[Macau]] are parts of the Chinese territory occupied by the British and Portuguese authorities. To solve Hong Kong and Macau issues is completely within the sphere of China's sovereign rights. It does not at all fall into the general category of the so-called "colony"'. He added that 'China will use peaceful means to resolve the Hong Kong and Macau issues when the conditions become ripe. The status quo will be kept until the settlement.'


==主權移交前的過渡期==
Regardless of the competing claims for sovereignty, the PRC's '[[paramount leader]]' [[Deng Xiaoping]] recognised that Hong Kong, with its free market economy, could not be assimilated into the mainland overnight and that any attempt to do so would not be in the interests of either. He advocated a far more pragmatic approach known as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policy in which Hong Kong (as well as [[Macau]] and [[Taiwan]]) would be able to retain their economic systems within the PRC.


隨著中國大陸在八十年代的經濟開放,加上本地工資上升,香港的製造業逐漸北移。香港逐步轉變為以商業及旅遊為主的城市。香港在人均壽命、識字率及人均收入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皆擁有驕人成績,足證香港在20世紀最後40年所獲得的成就,但主權前途問題卻亟待解決。[[1980年代]]初,新界租約將於十多年後屆滿,最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但英國人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英國資金的商業力量,如[[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曾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亦前往北京提出有關建議,但遭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否定。中國堅持英國對香港沒有主權,只有治權;而且中國不單要收回新界,更認為把香港島和九龍割讓的是「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必須整體收回香港;但承諾保障香港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權利。
On [[December 19]], [[1984]], 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 (The Joint Declaration) was signed between the PRC and UK Governments. Under this agreement, Hong Kong would cease to be a British Crown Colony from [[July 1]] [[1997]] and would henceforth be 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SAR) of the PRC. Hongkongers opposing the handover led to the first wave of emigration. The Governor, [[Edward Youde|Sir Edward Youde]], died in [[1987]], and was replaced by [[David Wilson|Sir David Wilson]].


事實上,在十年前的[[1972年]][[11月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決議案,認可了中國對香港的立場和要求。根據一封在[[1972年]][[3月]]給[[聯合國]]反殖民小組主席的信件,中國常駐代表[[黃華]]表示,香港及[[澳門]]屬於被英國及[[葡萄牙]]佔領的中國領土。解決香港及澳門問題是中國主權內的事務,而不屬於一般的殖民地問題。他同時表示,中國在適當時候將使用和平手段解決香港及澳門問題。在此之前香港及澳門應保持現狀。
On [[June 4]], [[1989]], one million Hongkongers marched in support of the Beijing students in th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After the suppression of the protests, Hongkongers was polarised into two groups, the pro-Beijing who supported the suppression and the pro-democratic who opposed it. The unpleasant feelings led to the second and largest wave of emigration. [[Australia]], [[Canada]], [[Singapore]], and the [[United States]] emerged as the favourite emigration destinations. [[Richmond, British Columbia]] gained the nickname "New [[Chinatown]]".


雖然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出現爭議,但[[鄧小平]]認為香港的自由經濟體系不同於內地的社會主義體制,立即融合對雙方均無好處,故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辦法,在收回主權的同時,容許香港(和澳門)擁有獨立的經濟及政治制度,即所謂「高度自治」。他同時希望能借此辦法解決台灣問題。
On [[April 4]], [[1990]], the [[Hong Kong Basic Law]] was officially accepted as the mini-constitution of the Hong Kong SAR after the handover. The pro-Beijing bloc welcomed the Basic Law, calling it the most democratic legal system to ever exist in the PRC. The pro-democratic bloc criticized it as not democratic enough.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將在[[1997年]][[7月1日]]把香港的[[主權]]歸還中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在除外交及國防外的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直至[[2047年]]——是謂「五十年不變」。《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對中國共產黨統治沒信心的香港人紛紛移民歐美,帶起第一浪移民潮。
In [[July]] [[1992]], [[Chris Patten]] was appointed as the last British [[Governor of Hong Kong]]. Patten had been Chairman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UK)|Conservative Party]] in the UK until he lost his parliamentary seat in the general election earlier that year. He was the only professional politician to hold the post of Governor of Hong Kong, his predecessors having been from the diplomatic service. By contrast, Patten had little knowledge or experience of Hong Kong or China, and spoke neither [[Mandarin Chinese]] nor the local [[Cantonese dialect]].


[[1986年]][[12月5日]],[[尤德]]爵士於北京討論過渡期政制安排期間突然心臟病發病殁,成為唯一一位任內過世港督。由[[衛奕信]]爵士接任。
Relations with the PRC government in [[Beijing]] became increasingly strained, as Patten introduced democratic reforms that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elected members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This caused considerable annoyance to the PRC, which saw this as a breach of the Basic Law. See [[Politics of Hong Kong]].


在1984年至1997年之間,香港銳化成為全[[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全球排十名以內,但巨大的財富卻未能掩蓋香港人對未來政權更替的憂慮。[[1989年]][[5月27日]],一百多萬香港市民聚集中環上街遊行,支持[[六四事件|天安門靜坐]]的北京學生。1989年[[六四事件]],北京學運學生被武力鎮壓後,香港形成了兩大陣營:支持鎮壓的親北京派和反對鎮壓的民主派。事件令香港人出現空前的不安情緒,直接引發了持續近五年的第二波、亦是最大規模的移民潮爆發。移民潮最高之時,即使[[非洲]]小國的護照,如[[佛得角]],亦受到熱烈追捧。當時有不少外交領事因為涉嫌以貪污手段簽發移民簽證而被遞解出境。不過總體上西方國家,如[[澳洲]]、[[加拿大]]、[[新加坡]]和[[美國]]是最熱門的移民目的地,當中[[溫哥華]]是大多數香港移民的首選,並因此使得當地的[[列治文]]得到“小香港”或“新[[唐人街]]”的外號。此外,[[多倫多]]、[[悉尼]]、[[奧克蘭]]及[[新加坡]]等地都有很多香港移民。這些移民一方面使當地經濟發展突然加速,而另一方面,亦從香港帶走了大量資金及人材。這個移民潮一直到主權移交前一至兩年,隨著西方經濟,特別是[[加拿大]]、[[澳洲]]出現衰退,香港移民潮後勁不繼,反而出現人才回流現象。
==回歸==


[[1990年]][[4月4日]],《[[香港基本法]]》正式通過,象徵回歸後的小憲法得到落實。親北京派歡迎基本法的通過,並指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民主的法律;但泛民主派則指基本法的民主程度仍然不足。
On [[July 1]], [[1997]] Hong Kong was handed over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y the United Kingdom. The old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 Kong]], elected under Chris Patten's measure, was replaced by the Beijing-appointed temporary Legislative Council. [[Tung Chee Hwa]] became the [[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1992年]]7月,[[彭定康]]獲委派為最後一位[[港督]]。之前彭定康為[[英國保守黨]]主席,直至他在當年的大選中失去議席。他是唯一一位專業政治家出任港督的任命,之前所有的港督都是在英國外交部工作的官員。相反,彭定康對香港或中國只有很少的認識,他亦不懂得中文或粵語。
Some of the changes were purely symbolic:


六四事件後,民主進程一直備受港人關注,衛奕信政府為迎合中國政府,使民主化發展相對緩慢。彭定康上任後,在香港推行民主政制改革,在立法會增加直選的議席,又舉辦多場辯論,收集市民對政府的意見,增加市民參與政治的興趣。另外,他革新官僚風氣,象徵式的有不穿著殖民地服飾就職,具體的有在政府部門推行「服務市民承諾」的措施。而他亦增加投放在教育、福利和醫療的資源。雖然市民普遍認同改革措施,政黨發展也得加快成長;中國政府卻認為政制改革過急,港英政府跟北京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北京甚至攻擊彭定康的改革違反了香港的[[基本法]],罵他為「千古罪人」、「走狗」、「妓女」等,中國官員更拒絕和他握手。
*All public offices now flew the [[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flags of the PRC]] and the Hong Kong SAR. The [[Union Jack]] now flies only outside the British Consulate.
*Many schools would now teach in ''Putonghua'', or [[Mandarin Chinese]], in parallel to [[English language|English]]. English is still an official language (see [[Hong Kong Basic Law]]) and is still being taught in all schools.
*[[Queen Elizabeth II]]'s portrait disappeared from [[Hong Kong dollar|banknotes]], [[postage stamps]] and public offices. As of 2003, many pre-1997 coins are still in circulation.
*The 'Royal' title was dropped from almost all organisations that had been granted it,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Royal Hong Kong Yacht Club]].
*Legal references to the 'Crown' were replaced by references to the 'State', and [[barrister]]s who had been appointed [[Queen's Counsel]] would now be known as [[Senior Counsel]].
*Public holidays changed, with the Queen's Official Birthday and other British-inspired occasions being replaced by Chinese National Day and Hong Kong SAR Establishment Day.


==英國主權移交中國==
In other respects, many things remained unchanged:
[[1997年]][[7月1日]],英國把香港的主權和治權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拒絕接納[[彭定康]]時期民選的[[香港立法會|立法局]],委任臨時立法會取代,不少議員被迫「落車」(下車)。下級議會即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和區議會都作相類的安排。[[董建華]]成為第一屆[[香港行政長官|香港特別行區行政長官]]。[[陳方安生]]和[[曾蔭權]]分別順利過渡為政務司司長(前稱布政司)和財政司司長。大部分華籍政府高官也順利過渡到新政府。


以下是一些主權移交後的象徵式變化:
*The new SAR remained a separate jurisdiction, continuing to use [[English common law]].
*所有政府機構改為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區旗|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The border with the mainland continued to be patrolled as before, with Hong Kong, unlike the mainland, continuing to [[Rules of the road|drive on the left]].
*除了[[英語]]外,多了學校教授[[普通話]]。英語仍然是官方語言(參閱[[香港基本法]]),以及中小學校的必修科。
*It remained a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with freer trade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an with the mainland.
*[[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伊利沙白二世]]的肖像從[[香港鈔票|鈔票]]、[[郵票]]和政府辦公室消失。但主權移交前的貨幣仍然流通。
*It retained its own immigration controls, with mainland citizens required to apply for visas in order to visit the SAR. Similarly, Hong Kong SAR passport holders had easier access to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which mainland citizens did not.
*所有組織都除去「皇家」的稱號,除了皇家香港遊艇會。
*It continued to have more political freedoms than the mainland, including [[freedom of the press]] (although this became vulnerable to self-censorship)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although the SAR government came under pressure to clamp down on the [[Falun Gong]] movement).
*法律文件中本來用上「官方」(Crown) 的地方,改稱「國家」(State);被委位為[[御用大律師]](Queen's Counsel)的[[大律師]],改稱[[資深大律師]] (Senior Counsel),法院名稱也作了些字眼上的改動。
*一些與英國有關的假期取消,例如英女王壽辰假期,新加上的假期有國慶日和香港特區成立紀念日。


其他方面則大多沒有改變:
==九七以後==


*特別行政區維持獨立的司法系統,繼續使用[[普通法]]。
In [[1998]], another election was held. The [[real estate]] market, a key component of the Hong Kong economy, went into free-fall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繼續巡邏、維持香港跟中國大陸的邊界(雖海界有小改動)。香港的道路沿用[[左上右落]],有別大陸的[[右上左落]]。
*維持關稅獨立,跟世界各地有自由自主的貿易關係。
*維持獨立的出入境政策,中國大陸居民必須獲得簽證才可到訪香港。香港居民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香港特區護照]],可於多國享有免[[簽證]]待遇,出入較中國大陸居民容易。
*繼續比中國大陸容許更多政治自由,包括[[出版自由]](雖然自我審查逐漸增加),[[集會自由]]及[[言論自由]],但這些自由經常被聲稱遭受挑戰。


==主權移交之後==
In [[2003]], concerns about the proposed anti-subversion arising from [[Hong Kong Basic Law Article 23]] and the unpopularity of Tung Chee Hwa and his officials, plus dissatisfaction about the poor state of the economy, prompted half million people to march on [[July 1]], making it the largest protest aimed at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ever i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1841年]],[[清朝|清廷]]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敗,並於翌年簽訂《[[南京条约|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英國。其後鄰近的一些土地,即現時[[九龍]]及[[新界]],在[[19世紀]]後期割讓予英國[[殖民主義|殖民統治]]。


主權移交過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結束。然而,就在三個月後,香港貨幣受外來衝擊,地產產值大幅下跌,加上早前生產線開始北移,和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下跌,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如「[[八萬五政策]]」、[[香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公務員改革、禽流感疫情處理失誤,使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至[[2004年]]尾,衰退潮才得緩和。
當[[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新中國政權後,雖然不承認英國是香港的有效政權,但從後來的資料顯示,中共一直無意收回香港主權。即使1967年 5月,香港爆發一場激烈反殖民地主義暴動,社會上曾多次傳出中共解放軍越過邊界,奪回香港主權,但時任中國總理的周恩來,以「長期利用、充份打算」的方針,仍拒絕收回香港。事實上,當時中國與西方世界仍處於敵對狀態,香港成為中共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窗口。


[[1999年]],中國人大常委會推翻香港終審法院所作出的香港人大陸子女居港權的判決,並首度解釋香港基本法,令人憂慮中國實踐一國兩制的自治承諾,引發香港市民示威抗議。
不過,在1970年代末,「香港回歸」已成為中英兩國正式議題,但誰先提出轉移香港政權,外界一直眾說紛云,但不論誰先提出,「香港回歸」為中英兩國,揭開了近20年爭嗌的序幕。


[[2003年]]首兩季,由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肆虐,香港醫療和經濟遭嚴重打擊。月內有近二千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經濟損失無法估計,失業率升上至8.3%的歷史新高。及至6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始將香港從「發生本地傳染地區」的名單中剔除。由於政府處理抗疫時多處失當,引致市民強烈不滿,並日益關心本土政治。同年年中,政府在未得到大部分市民的支持下,就香港[[基本法23條|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草擬立法。市民的不滿爆發,於[[7月1日]]超過[[香港七一遊行|五十萬人遊行]]反對立法,成為香港繼[[六四事件]]之後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事件導致[[梁錦松]]及[[葉劉淑儀]]兩位局長辭職。至此,中國中央政府得悉香港人對特區政府的強烈不滿,圖以經濟手段恢復政府管治威信,故積極參與恢復香港經濟的工作;如落實香港與內地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CEPA)]]」,放寬內地居民到香港旅遊之限制(「[[自由行]]」)。至2004年 7、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通脹]], 結束持續了68個月的[[通貨收縮|通縮]]期,成為各個遭[[亞洲金融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影響的亞洲地區中,最遲復甦的一個。
在1980年代初,英國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前者歸中國,但英國人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英國資金的商業力量,如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


[[2004年]][[4月9日]],人大常委會再次解釋香港基本法附件,否決香港市民2007年普選特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要求。12月,[[董建華]]率領二司十一局官員(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留守香港)前往澳門拜見中央領導人胡錦濤,遭胡錦濤公開訓斥「查找不足」,可能佈下[[董建華]]下台伏線。
期間,有數名知名香港人,到北京向當時的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提出有關建議時,被鄧小平嚴辭指責,中共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的態度,令遊說工作註定失敗。中共當時堅持必須收回香港,但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這亦成了中英兩國談判時的唯一框架。


[[2005年]][[3月]][[董建華]]以「健康問題」為由辭職,雖然多方認為他被中央政府迫下台。然而,新一位行政長官的任期問題導致社會激烈爭論,引致人大常委會第三次通過解釋香港基本法中補選特首任期的條文。因其他對手沒有得到足夠選舉委員提名,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出任行政長官至[[2007年]]。然而政制改革,仍是自1970年代以來未解決的問題。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需要在[[1997年]][[7月1日]]將香港的[[主權]]歸還中國,而香港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在各方面(除[[外交]]及[[國防]]外)都擁有高度自治,直至[[2047年]]五十年不變。


==外部連結==
在1984年至1997年之間,香港銳化成為全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人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全球排十名以內,巨大的財富卻未能掩蓋香港人對未來政權的憂慮。1989年,中國爆發大型學運,後來中國政府以解放軍鎮壓學潮, 令香港人出現空前的信心危機,持續近五年的移民潮爆發,直到回歸前一至兩年,隨著西方經濟,特別是加拿大、澳洲出現經濟衰退,香港移民潮後勁不斷,並出現人才回流現象。
* [http://www.amo.gov.hk 古物古蹟辦事處]
* [http://www.amo.gov.hk/b5/archaeology_artefacts.php 古物古蹟辦事處——陶器與石製文物選粹]
* [http://www.amo.gov.hk/b5/archaeology_pre01.php 古物古蹟辦事處——青銅文物選粹]
* [http://www.rthk.org.hk/classicschannel/video/90s_0012.asx 香港電台—經典重溫頻道:歷史的見證–香港九七回歸特輯]


{{中国历史(按行政区分)}}
風雨飄遙的過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結束,香港人正式回歸在中共政權之下。然而,就在三個月後,香港貨幣受外來衝擊,地產產值大幅下跌,而生產線北移、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下跌,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傳媒對政府的無休止批評,令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直到2003年,這股衰退潮仍未竭止。
[[Category:香港歷史| ]]


-->
[[Category:香港]]
[[en:History of Hong Kong]]
[[en:History of Hong Kong]]
[[ja:香港の歴史]]
[[vi:Lịch sử Hồng Kông]]

2006年5月24日 (三) 00:44的版本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開埠初期
(1842年至1898年)
20世紀初歷史
(1898年至1941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地理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

這篇文章介紹香港歷史

史前和早期歷史

考古研究指出香港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發掘表明本地文化與中國北方包括龍山文化石器時代文化是有分別的。在大嶼山赤鱲角南丫島已發掘出陶器、石製和青銅的捕魚工具和兵器1930年代的考古發現被認為與前6世紀前3世紀戰國時代時香港鄰近廣東地區的文化有關聯。1997年6月至11月進行的馬灣東灣仔北之考古發現有二十座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早期墓葬。在屯門掃管笏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期間在西貢沙下之多項考古調查與搶救發掘,出土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的遺物與遺蹟。

2006年1月,考古學家在西貢黃地峒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以及6,000多件文物,經年代測定,顯示該遺址在距今35,000至39,000年前便已出現。這個遺址最先於2003年由一名商人首先發現,他在黃地峒海灘檢拾了一些石頭回家,發現它們有明顯人為加工的痕跡,經專家鑑證,證實它們是史前人類的石器,遂於2004年展開考古挖掘。這項發現,使香港的人類活動歷史推至30,000多年前。

現時八處石刻已在東龍島滘西洲蒲台島黃竹坑長洲、大嶼山的石壁香港島大浪灣西貢龍蝦灣被發現。這些面向大海的石刻被認為與生活在相當於商朝香港先民祭祀天氣和祈求風平浪靜有關。

漢至宋朝

香港地區在三國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時間內,屬番禺縣管轄。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該地區屬寶安縣管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經歷五代,至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前後八百多年間,該地區屬東莞縣管轄。小規模的鹽池亦被發展。

漢朝起,香港地區開始有漢族定居。李鄭屋村古墓被認為是東漢時的建築。因為文獻和考古的發現較少,三國、南北朝時的香港歷史資料比較缺乏。東晉末年,盧循領導的浙東起義軍曾經攻陷廣州城。起義失敗後,餘部多退至今大嶼山一帶;為有文字可考最早的香港地區移民活動。在臨近屯門青山禪院内雕塑相傳是南朝的一位佛教僧侶杯渡禪師的人像,[1]2004年5月旺角鬧市通菜街豉油街交界的一個深度只有兩米的渠務地盤裡發掘出共121件漢朝、晉朝唐朝陶器、陶罐和陶釜殘件、製陶工具、各類缸瓦殘片和青磚,[2]

唐朝時因為廣州是國際商埠,「屯門地區」 (即由現時東莞大嶼山的一片包括后海灣的沿海地區)被用作軍港、避風港,和廣州海外交通的外港,是海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新唐書》曾引用唐朝地理學賈耽撰《古今郡縣道四夷述》中的『廣州通海夷道』條說:『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韓愈在《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中寫道:『屯門雲雖高,亦映波濤沒』。劉禹錫在《踏浪歌》中寫道:『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目前尚未有史料證實韓、劉兩位到過屯門。屯門的景色出現在他們的詩作中已說明由於海上交通便利,該地在唐朝已經聞名了。鹽池的管理亦相当發达。

採珠業

五代十國時的南漢後主劉鋹南漢大寶六年(公元963年)在東莞的『大步海』招募採珠士兵數千人專門從事潛水採珠。南漢設『媚川都』開始發展以吐露港大埔海為主的業:『都』為軍翼之意,『媚川都』為駐軍之一種。『大步海』即今天新界的大埔海。採珠工作艱辛危險。由宋、元至明朝,在這一海域,一時明令官方採珠,一時又下詔禁採,到康熙初年才永久禁止官方採珠。

製鹽

宋朝時香港地區的製鹽已甚具規模。因為鹽業利潤高,宋朝政府曾在本地區九龍灣西北,現時九龍城和啟德機場的一帶,設立『官富場』,派造鹽官並駐兵,管理這一鹽場。《宋會要》記載有: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提舉廣東鹽茶司言:廣州搏勞場,官富場,潮州惠來場,南恩州海陵場,各係僻遠,……欲將四場廢罷,撥附鄰近鹽場所管內,……官富場撥附疊福場,……從之』。隆興為南宋孝宗年號。從這段史料看,官富場的設置年代當在南宋孝宗以前,至遲在南宋高宗時。大嶼山曾是香港地區重要的鹽產地。宋高宗時曾招降當地來知等人,選其少壯者為水軍,寬其漁鹽之禁,稱之為腌造鹽。宋寧宗時,廣東提舉鹽茶徐安國派人前往大嶼山緝捕私鹽販子,引起島上大規模的鹽民起義。以高登為首的起義者一度乘潮漲攻到廣州城下。

航海業

宋朝九龍半島航海業亦發達。據九龍蒲岡村林氏族譜》記載,宋時福建莆田一位名叫林長勝的,舉家遷往今日黃大仙附近的彭蒲圍(即今日的大磡村)。他一連幾代靠行船為生,艚船往來於閩、浙、粵等地。一次,他的孫子林松堅林柏堅駕駛艚船出海遇到颶風,船毀貨失。他們兩人力挽船篷,緊抱船上祀祭的林氏大姑神主,浮到東龍島南佛堂),安全脫險。他們認為這是神靈保知,便在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林松堅的兒子林道義後來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類神廟。這個林氏大姑即後來人們所稱的天后。宋代林氏家族的遷徙史和本地區南北佛堂天后廟的修建,曲折地反映出當時本地區航海業的發展。

商業、漁業、農業

因為商業的蓬勃,規模較大的移民在宋朝時開始。漁業農業亦因有需求而發展。宋神宗時,進士鄧符協江西吉水人)在赴廣東陽春縣令的途中,曾由海道經過今日新界的屯門,對當地風土之美十分欣賞。因此,他在任滿辭官之後,舉家遷往岑田(錦田)。鄧符協在此置田園、築廬墓,從事農業開發。他修築了錦田的南北,還將其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的遺骸遷葬新界。據傳,到了明朝萬曆年間,鄧氏後裔鄧元勳已是富甲一方,擁有良田萬。到清初康熙年間,鄧族不僅擁有錦田一帶的富庶土地,在香港島也擁有不少田地,成為第一望族
此外,北宋末年,進士侯五郎搬至東莞縣,其子侯卓峰遷往今日河上鄉茶寮,做小生意。其後人目前仍居住在新界河上鄉燕崗金錢丙崗等地。宋代以後,等族陸續遷入;其中文氏是宋末領袖文天祥的族人和後人。他們與鄧、侯兩族,合稱新界五大氏族

宋末幼主逃難

公元1276年﹐五歲的宋恭帝大臣臨安(今杭州)投降元朝蒙古軍。將領張世傑擁立的恭帝庶兄宋端宗趙昰,並和部眾在1277年輾轉流亡到九龍「官富場」(應為今觀塘一帶)。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休息的大石後來被人刻上『宋王臺』三字。相傳流亡朝廷也在大嶼山銀礦灣(梅窩)和東涌停留過。東涌侯王廟相傳是紀念這個朝廷的一位官員。

後來10歲的趙昰病死﹐趙昺被擁立﹐後人稱為宋帝昺。宋師最後不敵元軍﹐大臣陸秀夫1279年背著8歲的趙昺在新會崖山附近跳海殉國,宋亡。

相傳當年有相士告訴趙昺如果到達該地時,如果看到有九條龍在該地,宋朝就能再起。當時到達時,因為只數到八個山頭(八條龍)因此才會絕望跳崖。不過其實因為中國皇帝亦是龍,因此實際上的確有九條龍在該地。這亦是九龍半島的名稱由來。

明清時期

因為商業的蓬勃和人口的增長﹐明代香港地區已成為海防要地。明代在這裡設防,是為了防禦日本來的「倭寇」、葡萄牙荷蘭的侵略者。明朝中葉,廣東沿海有三路巡海備倭官軍。其中的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在香港地區,該地區顯然屬於中路的防禦範圍。

嘉靖42年(公元1563年),福建巡撫譚綸總兵戚繼光奏請恢復設置水師城寨(簡稱水寨)舊制。在此之後,明朝政府在廣東的潮州惠州廣州高州雷州瓊州等地設置了六個水寨。在廣州地區的為南頭寨,防禦地區東至大屋,西至广海﹔從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起,南頭寨的軍事首長是一名參將。萬曆14年至18年(公元1586年1590年)一度改為由級別更高的總兵擔任。南頭寨舊額大小戰船五十三載,官兵一千四百八十六人。萬曆19年(公元1591年)以後,戰船曾增至一百一十二艘,小陸官兵及雜役曾達到二千零八人。該水寨轄有佛堂門龍船灣洛格大澳浪淘灣浪白汛地六處。每處汛地駐軍二百餘名。其中至少有佛堂門、大澳兩處汛地屬於今天的香港地區。

現時香港一些地名開始在史籍中出現。據目前發現的史料,九龍的名稱最早見於明世宗嘉靖31年(公元1552年)應檟所著邊疆軍事書《蒼梧總督軍門志》。香港島的名稱,最早見於明神宗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的《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

明朝嘉靖年間,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鄉紳吳祚曾參與平息暴動。事件平息後,吳祚等向廣東海道副使劉穩請求在當地建。眾多官紳皆認為當地離東莞縣治百餘,管理不便,又常受『海寇』騷擾,紛紛附議。劉穩轉告粵督,奏准設立。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五十六里、七千六百零八戶、三萬三千九百七十一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起,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新安縣管轄。

另外﹐香港地區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這種香木屬於莞香,又名女兒香,當年在廣東等地備受歡迎。王崇熙纂《新安縣志》卷二《奧地略.物產》曾提及香港地區往昔出產香木的景況:『香樹,吧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瀝源即今日新界沙田等地,沙螺灣則在大嶼山西部。今日沙田白田村附近尚有名叫香粉寮的地方。清朝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1662年-1684年),政府欲斷絕沿海人民與鄭成功的聯繫,實行沿海「遷界」三十至五十里的政策。香港地區的居民也被迫遷進內陸,使當地香業的凋衰。到雍正年間(公元1723年-1735年),在東莞又出了因承旨購求強索香杖的縣令,令種香人家砍樹逃亡。從此香木生產一蹶不振。

香木盛產及出口則是現時「香港」的名稱的由來。

西方的東來

香港澳門地區圖,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內府輿圖》
詳見澳門歷史

香港在中西外交關係史上也佔一席位。佛朗機(今葡萄牙)將領安德拉德(Fernao Pires de Andrade)在1516年率船隊前往中國,並於翌年8月15日明武宗正德12年7月28日)抵珠江口與明朝廣東地方官員接洽,是為葡萄牙和明朝的第一次官方接觸。

從明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起,佛朗機控制香港地區的屯門后海灣達七年,並於當地立石柱,刻該國國徽於其上,以示佔領。佛朗機人還在屯門建軍營、造火銃、設刑場、控制財物和人口。在廣東地方官員和北京中央的多番交涉不果﹐廣東巡海遣副使汪鋐遂親自督師驅逐。佛朗機人據險抗守,以火銃轟擊明軍,並欲佔據南頭城。汪鋐親臨前線,指授方略,用破船多載枯柴和乾燥的荻草,灌以油脂,因風縱火焚毀對方船隻;同時還用善游泳的人潛入水中,把對方的船鑿沉。汪鋐並得原本受聘於佛朗機人的華人協助,照對方的辦法製造銅銃、火藥,以此轟擊佛軍,繳獲他們的大小銃二十餘管。殖民者拋棄部份船隻,乘三艘大船逃走。據《汪公遺愛祠記》說:屯門之役「於正德辛巳(1521年)出師,嘉靖壬午(1522年)凱旋」。

清朝至英國殖民地前的香港

農業、漁業

1841年之前,香港地區的農業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新界和南頭一些大族除了在當地擁有大片田地外,還在香港島擁有許多田地,租給佃戶耕種。錦田鄧氏收藏的《香港等處稅畝總呈》,載有其先人呈廣東各官府稟,內稱:「承祖鄧天祿所遺康熙十年墾復原遷土名覆潭橫瀝鹽田大撈下……等處稅三六十八。又康熙二十三年,墾復原遷土名大潭、橫瀝、香港、大撈下、洛子壟等處稅三頃三十二畝一分六厘。」文中提到的覆潭、大潭、香港等地皆在香港島上。鄧氏還在香港島的黃泥涌薄扶林擁有田地。上水族在掃桿埔擁有五十畝田地。南頭族則擁有赤柱深水灣淺水灣一帶的若干田地。

1841年之前,漁業是香港地區重要的經濟部份。1841年參與佔領港島的英國官員莊士敦(A. R. Johnston)曾經寫道:「赤柱村是全島最大及最重要的村落……共有房屋及商舖一百八十間……居民從事農耕、商業及腌曬鹹魚,約有農田六十畝……常有為數三百五十多艘大小船艇在此泊。」可見當年赤柱是一個繁忙的漁港。1841年上半年,香港村是一個有二百人的大漁村,群大路是一個有五十人的漁村。當時在香港島的船民有二千人之多,相信其中不少是漁民。

海防

清代對香港地區的海防更為重視。當時在這裡設防,先是為了對付鄭成功和沿海海盜(包括張保仔),後來則主要為了防禦英國。

清朝初年,清政府曾強令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來對付鄭成功,香港地區多屬遷界範圍。康熙7年(公元1668年復界時,為加強海防,曾在新安縣沿邊踏勘,設置台二十一座,其中至少有5座在今香港地區。這5座墩台皆為新安營汛地。其中屯門墩台應在今日新界之青山九逕山,當時駐有千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九龍墩台應在今獅子山大埔頭墩台應在大埔舊墟西北,各駐兵三十名。麻雀嶺墩台在今沙頭角粉嶺之間,駐有把總一名,士兵五十名。佛堂門設置的是瞭望台,駐兵十名,其地當在今田下山半島。正如鯉魚門汲水門一樣,佛堂門是水道名。以南稱南佛堂,即今東龍島

康熙8年(公元1669年元朗舊墟成立。康熙21年(公元1682年)當地奉命截兵,許多墩台亦改為汛。汛,或稱營汛,為清代綠營兵勇分駐地。當時原九龍台改為九隆汛(九龍汛),駐兵十名。原大埔頭台改大埔頭汛汛,駐兵十名;原麻雀嶺台改麻雀嶺汛,把總一名,士兵二十二名。原屯門台改為屯門寨,駐千總一名,士兵三十名。但佛堂門瞭望台改為北佛堂台,駐把總一名,士兵三十名,力量有所加強。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1795年),當地仍設有屯門寨北佛堂台九隆汛大埔頭汛麻雀嶺汛

嘉慶15年(公元1810年),廣東地方當局將佛堂門的炮台移往九龍寨旁。該炮台即九龍炮台,與康熙年間的九龍墩台地點不同。道光年間顯炳章所編《勘建九龍城炮台全案文牘》對九龍炮台本身的情況,有如下說明:『查該炮台係嘉慶十六年建造,周圍城牆共長三十一丈。垛了四十二個,每個高三尺。前面城牆馬道寬一丈三尺五寸左右,後城牆馬道寬五尺。內營房一十間,譙樓一間,派防千總一員,配台兵丁四十二名。另協防外委帶兵二十名,分駐九龍海口汛。』

清政府在香港島亦有營汛。同治年間所編《廣東圖說》寫道:香港島『東有紅香爐汛,東南有赤柱汛、南灣汛』。嘉慶24年(公元1819年)所編《新安縣志》說:『赤柱山,……有兵防守』。此書在大鵬營管轄的營汛中,已列有紅香爐汛道光2年(公元1822年)所編《廣東通志》說,紅香爐水汛在大鵬營西,設千總,外委各一人。該迅兵丁撥配米艇巡洋。從上述史料看,至遲在1819年,香港島上已設有紅香爐汛,赤柱已有兵防守。

大嶼山是香港地區第一大島,是本地區的戰略要地。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年),清政府曾在這裡設置雞翼角炮台。該炮台的地址在今日大嶼山西南部石筍村東灣

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1820年),英國多次入侵大嶼山附近。嘉慶7年(公元1802年),他們曾『泊兵於雞頸洋』,欲在大嶼山西南之老萬山居住。嘉慶13年(公元1808年),又借保護澳門英商為名,對老萬山『陰圖佔據之事』。為防禦英國,清政府決定在大嶼山,西部的大澳口修築垛牆,並在大嶼山北部的東涌添設汛房和炮台。《廣東海防彙覽》一書談及大嶼山時,寫道:嘉慶22年(1817年),『總督蔣攸銛飭候補知府彭紹麟查勘該處,孤懸海外,為夷船必經之所,又有大澳、東涌二口可收口泊船。二處亦俱有村落,居民稠密。其東涌向無汛房,惟大澳口原設守兵十三名,雖有雞翼角炮台,派大鵬營千總一員,帶兵四十名駐紮防守。但地勢闊寬,距東涌、大澳口遙遠,勢難兼顧。請在東涌口添設建汛房八間,圍牆五十丈,抽撥大鵬營外委一員兵丁二十名分駐。並請在大澳口西面近左右村二處各建垛牆四十丈,北面汛房後亦建垛牆四十丈,以備隨時添兵架炮之用。從之』。再據《廣東通志》,該年『又於東涌口石獅山腳,建炮台二座,兵房七間,火藥局一間』。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清政府將大鵬營分為左右二營,右營駐在新建的東涌所城,派守備一員駐守,加強了大嶼山的防禦力量。

海盜出現

因為經濟、交通和人口的膨脹,海盜開始自宋朝開始出現。起初是亦漁亦盜亦商的海盜﹐後來演變至和政治人物接洽。例如鄭成功戰敗退守臺灣後,殘部四散,部分流亡香港為海寇。清乾隆年間越南發生內戰,氏兄弟起兵爭奪政權,招引並資助香港海盜鄭七為水師將領。後來阮氏兵敗,鄭七流亡返香港,自此香港海盜武裝勢力更大,分為紅、黃、藍、白、黑、青共六旗。紅旗鄭七死後由鄭一繼承他的領導。

張保仔是江門人,15歲遭擄走,成為海盜。鄭一死後,因石氏被海盜擁立為首領,帶領紅旗派。

鄭一嫂後來和張保仔結為夫婦,大權於是落在張保仔手中。全盛時期,他擁領三萬多手下及數百艘船,並以南中國海的島嶼為基地。他橫行廣東水域,打劫運鹽官船,劫掠沿海的外國貨船。相傳張保仔饒勇多計謀講義氣,雖然橫行廣東水域,但因劫富濟貧,不滋擾貧民和漁戶,得窮人支持,百姓視他為俠盜。

清廷多次剿捕海盜,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是張保仔在赤鱲角遭官兵封鎖圍剿,雙方各有約三萬人馬,數百艘船,炮二千。據葡萄牙文獻記載,澳葡艦隊和清艦隊與海盜紅旗派主力曾經在大嶼山海面進行一場激戰。清嘉慶十五年,澳葡艦隊在大嶼山海面與紅旗派主力三百多艘帆船相遇。張保仔派出的兩支先鋒船隊被澳葡艦隊擊敗,張保仔於是親自率領手下駛抵戰場。海盜分成六個小隊,每隊圍攻一艘葡萄牙戰船,試圖利用人數上的優勢,用近戰登船肉搏的戰術來擊敗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則以密集的炮火攻擊對方,阻止海盜船逼近。眾海盜陣腳大亂,無心戀戰,紛紛逃離戰場。經過這一次海戰,張保仔紅旗派的勢力大減。

張保仔乘大霧逃離赤鱲角,繼續與清政府對峙。後來兩廣總督百齡招安瓦解海盜,令黑、藍兩旗攻打紅旗派。澳門名醫周熊飛作中間人,於是鄭一嫂帶領十多婦孺到廣州和兩廣總督百齡談判招安。1810年2月張保仔接受清政府的招安條件,官封三品﹐派駐澎湖剿海盜。

但是香港依然是大小海盜的據點﹐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完全消失。所以例如鯉魚門北岸的魔鬼山因海盜盤踞得名,鯉魚門天后廟就是海盜的哨崗,廟內有石為記,赤柱可能就是客家話「賊住」的變音。至于各個小島的張保仔洞則是現在的旅遊地點。

英國殖民地

File:Hong Kong Central 1900s.jpg
殖民地早期的香港中環

東印度公司在康熙38年(1699年)成功地成立往返中英兩國的海運企業,然後有很多英國商人來到中國。東印度公司在康熙50年(1711年)在廣州成立了一個貿易站。因英國需在中國大量採購茶葉,而中國不需向英國購貨,故導致英國嚴重貿易逆差,幾近出現白銀荒。後來英國人向中國傾銷鴉片,平衡兩國貿易,但此舉使中國出現貿易逆差,白銀大量外流,致通貨膨脹;民眾也因吸食鴉片而損害健康。

第一次鸦片战争、割讓香港島

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1841年)。清朝英國打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義律根據協議,於1841年1月20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 (Possession Point) 一帶,並佔領香港島。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到中國。之後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自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要取得與中國貿易的自由。在香港建立基地以後,即宣佈香港為自由港。英國的商人,包括鴉片商販,逐漸將香港建立成與東方自由貿易的樞紐。美國的鴉片商販及銀行家亦有到香港參與跟中國的貿易。

1851年太平天國起,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增至1881年的16萬多人。

割讓九龍半島

1856年1858年,清朝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上經常對香港島擾亂治安的地區再割讓給英國。當時的清廷已經是日薄西山,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

1890年代,南中國發生鼠疫1894年春,在廣州傳出超過十萬人死亡的消息。同年五月,太平山中國人集中聚居的地區亦爆發了病症,每天的死亡人數最多達一百人。結果當年之內共有2,552人死於瘟疫,為數約十萬名的華人離開香港,貿易額亦一度大幅下降。之後三十年之內,鼠疫仍偶爾在香港出現,1898年1900年期間,便再有1,290死於鼠疫。

租借新界

1897年中國山東發生德國傳教士被殺事件,德國乘機佔據山東的青島,俄國亦進駐旅順大連。英國則佔領山東的威海以平衡列強勢力。同時法國亦借機進駐廣東的廣州灣(今湛江)。為了平衡法國在南中國的勢力,英國政府以香港的防衛需要加強為由,向清政府從1898年7月1日起租借九龍界限以北,深圳河以南的新界。這些地方後來成為現在的新九龍新界,以及鄰近的兩百三十六個離島。租借為期九十九年,在1997年6月30日午夜12時屆滿。

1915年香港地圖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香港發展成為英國與南中國貿易的轉口港。

1912年,總督盧吉 (Lugard) 為抗衡德國在上海辦同濟大學,以「為中國而立」為名,向廣東士紳募集經費,成立香港大學,為香港培養技術人材。

1925年上海發生示威學生被英籍巡捕開槍打死之五卅慘案,中國全國出現反英活動,在廣州國民政府支持下,香港及廣州同時出現針對英國人之省港大罷工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1925年成立的國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條約。無奈國力不繼,國民黨的北伐使政府無閒考慮取回香港的主權。當時港英政府仍然開放中港邊境,兩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來往。不少中國人到香港學習西洋知識,也有香港人捐錢資助北伐,有些更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

二十世紀大部分時間,香港作為不同革命黨派的後援基地。清朝末年,革命黨人多次香港為秘密基地。在國民政府時期,由於中國共產黨員多次遭國民黨圍剿,有些逃亡香港秘密集會、辦報支持共產黨運動。此後,國共兩黨也在香港暗自做情報工作。港英政府對此採取容忍態度,卻絕不容許這些人影響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故政治審查報章、電台節目,例如二戰前有些敏感的報紙內容會給明顯遮蓋。亦成立政治部(已於1997年解散)監視兩黨在港的一舉一動。

日治時期

主文章:香港保衛戰香港日治時期

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佔領時中斷。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即展開對中國的侵略。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並迅速攻佔廣州及鄰近地區,之後南下至深圳河北岸,與英軍為界。大量難民逃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31年的八十七萬九千,增至1941年的一百六十四萬。由於香港的華人亦有為中國的戰事,出錢或出力對抗日本。日本對此感到不滿,曾多次向香港政府抗議香港華人的反日行為。

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當天,即民國30年(1941年)香港當地時間 12月8日酒井隆指揮從深圳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國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義勇軍。雖然政府早前多番宣傳英軍作戰能力,但英軍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在港駐軍自始即處於非常不利的的防守位置。日軍不單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在開戰的首天便取得制空權。英軍和印軍撤退到醉酒灣防線,然後在猛烈的空襲和砲擊下撤出九龍半島。英軍和渡海後的日軍繼續激戰。最終英軍失去了唯一的水塘 (香港對水庫的稱呼),於是唯有選擇投降。加拿大兵團在戰事中負責扼守從市區通往港島南部的黃泥涌峽要道。

1941年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九龍半島酒店三樓的日軍投降,從此揭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日軍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管治香港的日本總督。酒井隆在港期間,日軍在香港殺人無數。根據事後酒井隆在戰犯法庭的審判記錄,他在香港犯下的罪行如下:

由於日軍在香港不時濫殺無辜,香港市民普遍對日軍反感,不時更有平民在香港島的山頭伏擊日軍將領。到了日軍佔領的中期,更有香港居民參與東江游擊隊,在新界等地方對抗日軍。

日治時期,香港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皆受摧折。經濟上,日軍強迫香港市民以港幣及法幣(國民政府貨幣)兌換日本軍票,到了戰後所有的軍票都不獲承認而變成廢紙。戰時與中國的貿易大幅下降,香港的經濟陷入低谷。日本又在香港實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香港的街道地區亦被改成日文。由於食品及其他物資嚴重不足,加上日軍在香港實行疏散政策,鼓勵或強迫市民離開香港;戰後香港的居民人數大減至七十萬左右。1943年和1944年的日治後期,更出現人吃人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File:250px-Colonialhongkongarms.png
香港政府徽章(1959年至1997年)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戰勝利以後,中华民国國民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當時國共內戰已經開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後,与英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支持中华民国的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承認共產中國政權。1950年,英國承認位于大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继续承認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是蘇聯以後第一個承認新政權的國家。而後來由於中國在韓戰中與西方世界交惡,被全世界禁運,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偷運物資、徵集資金、搜集情報的唯一渠道(事實上是違反當時香港法律的)。

因共產黨取得大陸政權,數以萬計的人從中國逃難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47年的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20萬。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和資金都帶來香港。因共產黨推行鎖國政策,不少外國公司把辦事處從上海搬到香港。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迅速發展創造條件;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1956年10月10日,右派工會策動大規模破壞活動,連日搗亂300多家左派報館、學校、工廠、商店、工會,並放火焚燒商店、推翻汽車封鎖道路導致交通癱瘓,暴徒並四出搶掠導致300人死傷,稱「雙十暴動」,港督葛量洪派遣軍警搜捕暴徒才告平息。國民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不過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孕育了社會問題。六十年代,不少青少年相信共產主義1967年,在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影響下,一場香港的勞資糾紛演化成暴動香港商業電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林彬因公開批評暴動而被縱火謀殺身亡。香港街頭被暴徒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土製炸彈,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許多人移民英國,經濟一片蕭條。而深圳方面的紅衛兵亦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並與沙頭角的香港警察發生鎗戰。後來中國的總理周恩來,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這事件方逐漸平息。(參看:六七暴動)

暴動過後,港英政府意識到要改善民生,緩和社會矛盾。港督麥理浩在任內推行多項措施。最主要的是推行廉價出租公屋、出售「居屋」政策,使低下階層逐漸由山邊寮屋搬至公屋,改善生活環境。另外,麥理浩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ICAC)打擊政府內嚴重的貪污問題。部份警員曾因為廉政公署的嚴厲行動而一度以行動對抗。後來政府宣佈對特定日期前的警員貪污行為不予追究,事件方為平息。政府打擊貪污取得可觀的成就,使香港成為最廉潔的社會之一。政府亦推行「九年免費強迫教育」、大學生資助計劃、廉價和優質醫療等,使香港步入現代化城市之列。再加上經濟迅速增長,香港與台灣、新加坡和南韓四個地方並列「亞洲四小龍」。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揭開了中英兩國就香港主權移交問題達20年爭拗的序幕。

主權移交前的過渡期

隨著中國大陸在八十年代的經濟開放,加上本地工資上升,香港的製造業逐漸北移。香港逐步轉變為以商業及旅遊為主的城市。香港在人均壽命、識字率及人均收入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皆擁有驕人成績,足證香港在20世紀最後40年所獲得的成就,但主權前途問題卻亟待解決。1980年代初,新界租約將於十多年後屆滿,最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但英國人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英國資金的商業力量,如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曾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亦前往北京提出有關建議,但遭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否定。中國堅持英國對香港沒有主權,只有治權;而且中國不單要收回新界,更認為把香港島和九龍割讓的是「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必須整體收回香港;但承諾保障香港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權利。

事實上,在十年前的1972年11月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決議案,認可了中國對香港的立場和要求。根據一封在1972年3月聯合國反殖民小組主席的信件,中國常駐代表黃華表示,香港及澳門屬於被英國及葡萄牙佔領的中國領土。解決香港及澳門問題是中國主權內的事務,而不屬於一般的殖民地問題。他同時表示,中國在適當時候將使用和平手段解決香港及澳門問題。在此之前香港及澳門應保持現狀。

雖然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出現爭議,但鄧小平認為香港的自由經濟體系不同於內地的社會主義體制,立即融合對雙方均無好處,故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辦法,在收回主權的同時,容許香港(和澳門)擁有獨立的經濟及政治制度,即所謂「高度自治」。他同時希望能借此辦法解決台灣問題。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將在1997年7月1日把香港的主權歸還中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在除外交及國防外的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直至2047年——是謂「五十年不變」。《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對中國共產黨統治沒信心的香港人紛紛移民歐美,帶起第一浪移民潮。

1986年12月5日尤德爵士於北京討論過渡期政制安排期間突然心臟病發病殁,成為唯一一位任內過世港督。由衛奕信爵士接任。

在1984年至1997年之間,香港銳化成為全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全球排十名以內,但巨大的財富卻未能掩蓋香港人對未來政權更替的憂慮。1989年5月27日,一百多萬香港市民聚集中環上街遊行,支持天安門靜坐的北京學生。1989年六四事件,北京學運學生被武力鎮壓後,香港形成了兩大陣營:支持鎮壓的親北京派和反對鎮壓的民主派。事件令香港人出現空前的不安情緒,直接引發了持續近五年的第二波、亦是最大規模的移民潮爆發。移民潮最高之時,即使非洲小國的護照,如佛得角,亦受到熱烈追捧。當時有不少外交領事因為涉嫌以貪污手段簽發移民簽證而被遞解出境。不過總體上西方國家,如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美國是最熱門的移民目的地,當中溫哥華是大多數香港移民的首選,並因此使得當地的列治文得到“小香港”或“新唐人街”的外號。此外,多倫多悉尼奧克蘭新加坡等地都有很多香港移民。這些移民一方面使當地經濟發展突然加速,而另一方面,亦從香港帶走了大量資金及人材。這個移民潮一直到主權移交前一至兩年,隨著西方經濟,特別是加拿大澳洲出現衰退,香港移民潮後勁不繼,反而出現人才回流現象。

1990年4月4日,《香港基本法》正式通過,象徵回歸後的小憲法得到落實。親北京派歡迎基本法的通過,並指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民主的法律;但泛民主派則指基本法的民主程度仍然不足。

1992年7月,彭定康獲委派為最後一位港督。之前彭定康為英國保守黨主席,直至他在當年的大選中失去議席。他是唯一一位專業政治家出任港督的任命,之前所有的港督都是在英國外交部工作的官員。相反,彭定康對香港或中國只有很少的認識,他亦不懂得中文或粵語。

六四事件後,民主進程一直備受港人關注,衛奕信政府為迎合中國政府,使民主化發展相對緩慢。彭定康上任後,在香港推行民主政制改革,在立法會增加直選的議席,又舉辦多場辯論,收集市民對政府的意見,增加市民參與政治的興趣。另外,他革新官僚風氣,象徵式的有不穿著殖民地服飾就職,具體的有在政府部門推行「服務市民承諾」的措施。而他亦增加投放在教育、福利和醫療的資源。雖然市民普遍認同改革措施,政黨發展也得加快成長;中國政府卻認為政制改革過急,港英政府跟北京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北京甚至攻擊彭定康的改革違反了香港的基本法,罵他為「千古罪人」、「走狗」、「妓女」等,中國官員更拒絕和他握手。

英國主權移交中國

1997年7月1日,英國把香港的主權和治權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拒絕接納彭定康時期民選的立法局,委任臨時立法會取代,不少議員被迫「落車」(下車)。下級議會即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和區議會都作相類的安排。董建華成為第一屆香港特別行區行政長官陳方安生曾蔭權分別順利過渡為政務司司長(前稱布政司)和財政司司長。大部分華籍政府高官也順利過渡到新政府。

以下是一些主權移交後的象徵式變化:

  • 所有政府機構改為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 除了英語外,多了學校教授普通話。英語仍然是官方語言(參閱香港基本法),以及中小學校的必修科。
  • 伊利沙白二世的肖像從鈔票郵票和政府辦公室消失。但主權移交前的貨幣仍然流通。
  • 所有組織都除去「皇家」的稱號,除了皇家香港遊艇會。
  • 法律文件中本來用上「官方」(Crown) 的地方,改稱「國家」(State);被委位為御用大律師(Queen's Counsel)的大律師,改稱資深大律師 (Senior Counsel),法院名稱也作了些字眼上的改動。
  • 一些與英國有關的假期取消,例如英女王壽辰假期,新加上的假期有國慶日和香港特區成立紀念日。

其他方面則大多沒有改變:

  • 特別行政區維持獨立的司法系統,繼續使用普通法
  • 繼續巡邏、維持香港跟中國大陸的邊界(雖海界有小改動)。香港的道路沿用左上右落,有別大陸的右上左落
  • 維持關稅獨立,跟世界各地有自由自主的貿易關係。
  • 維持獨立的出入境政策,中國大陸居民必須獲得簽證才可到訪香港。香港居民持香港特區護照,可於多國享有免簽證待遇,出入較中國大陸居民容易。
  • 繼續比中國大陸容許更多政治自由,包括出版自由(雖然自我審查逐漸增加),集會自由言論自由,但這些自由經常被聲稱遭受挑戰。

主權移交之後

主權移交過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結束。然而,就在三個月後,香港貨幣受外來衝擊,地產產值大幅下跌,加上早前生產線開始北移,和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下跌,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如「八萬五政策」、教育改革、公務員改革、禽流感疫情處理失誤,使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至2004年尾,衰退潮才得緩和。

1999年,中國人大常委會推翻香港終審法院所作出的香港人大陸子女居港權的判決,並首度解釋香港基本法,令人憂慮中國實踐一國兩制的自治承諾,引發香港市民示威抗議。

2003年首兩季,由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肆虐,香港醫療和經濟遭嚴重打擊。月內有近二千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經濟損失無法估計,失業率升上至8.3%的歷史新高。及至6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始將香港從「發生本地傳染地區」的名單中剔除。由於政府處理抗疫時多處失當,引致市民強烈不滿,並日益關心本土政治。同年年中,政府在未得到大部分市民的支持下,就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草擬立法。市民的不滿爆發,於7月1日超過五十萬人遊行反對立法,成為香港繼六四事件之後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事件導致梁錦松葉劉淑儀兩位局長辭職。至此,中國中央政府得悉香港人對特區政府的強烈不滿,圖以經濟手段恢復政府管治威信,故積極參與恢復香港經濟的工作;如落實香港與內地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CEPA)」,放寬內地居民到香港旅遊之限制(「自由行」)。至2004年 7、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通脹, 結束持續了68個月的通縮期,成為各個遭亞洲金融風暴影響的亞洲地區中,最遲復甦的一個。

2004年4月9日,人大常委會再次解釋香港基本法附件,否決香港市民2007年普選特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要求。12月,董建華率領二司十一局官員(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留守香港)前往澳門拜見中央領導人胡錦濤,遭胡錦濤公開訓斥「查找不足」,可能佈下董建華下台伏線。

2005年3月董建華以「健康問題」為由辭職,雖然多方認為他被中央政府迫下台。然而,新一位行政長官的任期問題導致社會激烈爭論,引致人大常委會第三次通過解釋香港基本法中補選特首任期的條文。因其他對手沒有得到足夠選舉委員提名,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出任行政長官至2007年。然而政制改革,仍是自1970年代以來未解決的問題。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