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樂安郡: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nhorw留言 | 贡献
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5
 
(未显示10个用户的2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About|乐安郡|同名地方|乐安县}}
'''樂安郡'''(樂,音勒,[[漢語拼音]]:Lè),中國古代[[郡國|郡、國]]名。[[東漢]][[漢和帝|和帝]]時置。[[西漢]]初年屬[[齊郡]]。[[漢武帝]]時分齊郡置[[千乘郡]]。[[東漢]]置千乘國,後改為'''樂安國''',又除為樂安郡。東漢後期,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濱州市]]東部、[[淄博市]]西北部、[[東營市]]南部及[[壽光市]]一帶。郡[[治所|治]]在'''臨濟縣'''(縣治在今高青縣黑里寨鎮劉村),隸屬於青州刺史部。
'''樂安郡'''(樂,音勒,[[漢語拼音]]:Lè),中國古代[[郡國|郡、國]]名。[[東漢]][[漢和帝|和帝]]時置。[[西漢]]初年,其地屬[[齊郡]]。[[漢武帝]]時分齊郡置[[千乘郡]]。[[東漢]]置[[千乘國]],後改為'''樂安國''',又除為樂安郡。東漢後期,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濱州市]]東部、[[淄博市]]西北部、[[東營市]]南部及[[壽光市]]一帶。郡[[治所|治]]在[[臨濟縣]](縣治在今[[高青縣]]東南),隸屬於[[青州刺史部]]


==建置沿革==
==建置沿革==


[[漢明帝]][[永平]]三年([[60]]),封皇子劉建為千乘王,置千乘國。次年([[61]]),國除為郡。[[漢章帝]][[建初]]四年([[79]]),封皇子[[劉伉]]為千乘王,復置千乘國。[[漢和帝]][[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國樂安國。
[[漢明帝]][[永平 (东汉)|永平]]三年(60年),封[[皇子]][[劉建 (千乘王)|劉建]][[千乘王]],置千乘國。次年(61年),國除為郡。[[漢章帝]][[建初 (东汉)|建初]]四年(79年),封皇子[[劉伉]]為千乘王,復置千乘國。[[漢和帝]][[永元 (东汉)|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國為樂安國。[[漢安帝]][[狄縣]]為臨濟縣。[[漢順帝]][[永和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樂安國領臨濟、千乘、高菀、[[樂安縣|樂安]]、博昌、利、壽光七縣及蓼城、[[益縣|益]]二[[侯]],有74400戶,424075人。其地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高青縣]]、濱州市[[濱城區]]、[[博興縣]]、東營市[[東營區]]、[[廣饒縣]]以及[[利津縣]]、[[沾化縣]]、[[桓台縣]]與[[壽光市]]的一部份。[[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以樂安“土地卑濕,租委鮮薄”,改封樂安王[[劉鴻]]為[[勃海郡|勃海王]],除為樂安郡。[[建安 (东汉)|漢獻帝]][[建安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丞相]][[曹操]]置[[樂陵郡]],割樂安郡境內溼沃縣故地予樂陵郡,改名為[[漯沃縣]]


{| class="wikitable" align=center
[[漢安帝]]時改'''狄縣'''為臨濟縣。[[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樂安國領臨濟、千乘、高菀、樂安、博昌、蓼城、利、益、壽光九縣,有74400戶,424075人。其地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高青縣]]、濱州市[[濱城區]]、[[博興縣]]、東營市[[東營區]]、[[廣饒縣]]以及[[利津縣]]、[[沾化縣]]、[[桓台縣]]與[[壽光市]]的一部份。[[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國除為樂安郡。[[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丞相]][[曹操]]置[[樂陵郡]],割樂安郡境內溼沃縣故地予樂陵郡,改名為漯沃縣。
|+ '''東漢永和五年(140年)樂安國領縣'''
|-
!align="center" ! width=14% |縣名
!align="center" ! width=25% |縣治所在地
!align="center" ! width=10% |始置年代
!align="center" ! width=15% |備註
|-
|align="center"|[[臨濟縣]]
|山東省[[高青縣]][[高城鎮]][[狄縣故城遺址]],位於信家村、陳窯村和西關村之間<ref>[http://www.sd.xinhuanet.com/whsdw/2014-06/16/c_1111154554.htm 新华网:山东高青勘探狄城遗址 发现不同时期遗物标本]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12141742/http://www.sd.xinhuanet.com/whsdw/2014-06/16/c_1111154554.htm |date=2014-08-12 }}</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cnepaper.com/jrzq/html/2014-08/10/content_3_1.htm |title=《今日章丘数字报刊》:临济由县到村的变迁 |access-date=2015-01-28 |archive-date=2020-09-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21051317/http://www.cnepaper.com/jrzq/html/2014-08/10/content_3_1.htm |dead-url=no }}</ref>
|align=center|
|故[[狄縣]]。
|-
|align="center"|[[千乘縣]]
|高青縣唐坊鎮孙家集村南<ref name="千乘寻踪">{{Cite web |url=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21127/Articel11004MT.htm |title=《大众数字报》:千乘寻踪 |access-date=2015-01-28 |archive-date=2020-09-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21051323/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21127/Articel11004MT.htm |dead-url=no }}</ref>
|align=center|[[秦代]]
|
|-
|align="center"|[[高菀縣]]
|[[鄒平縣]]長山鎮苑城村北<ref name="千乘寻踪" />
|align=center|
|
|-
|align="center"|[[樂安縣 (山東)|樂安縣]]
|[[博興縣]]縣城
|align=center|
|
|-
|align="center"|[[博昌縣]]
|博興縣[[湖濱鎮]]寨郝村省道323南[[博昌城遺址]]
|align=center|
|
|-
|align="center"|[[蓼城縣|蓼城侯國]]
|[[利津縣]]西南
|align=center|
|
|-
|align="center"|[[利縣]]
|博興縣[[店子鎮]]利城村東南[[利縣城遺址]]
|align=center|
|由齊郡來屬。
|-
|align="center"|[[益縣|益侯國]]
|[[壽光市]][[圣城街道]]益城村<ref>{{Cite web |url=http://news.163.com/10/0418/21/64J6886J000146BC.html |title=《潍坊日报》2010年4月18日:益都侯城遗址探析(网易新闻中心) |access-date=2015年1月28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28134132/http://news.163.com/10/0418/21/64J6886J000146BC.html |archive-date=2015年1月28日 |dead-url=yes }}</ref>
|align=center|
|北海敬王子侯國。
|-
|align="center"|[[壽光縣]]
|壽光縣東北
|align=center|
|先是北海敬王子侯國。不久[[縣侯]][[劉普]]封北海王,壽光侯國除為縣。
|-
|}


[[三國]][[曹魏|魏]]時,樂安郡移治高苑縣。[[西晉]]置樂安國,廣饒縣還入齊郡。[[南朝]][[劉宋|宋]]移治[[千乘]](今廣饒縣北)。[[北魏]]、[[北齊]]置樂安郡。[[隋朝|隋]]初郡廢,其地入齊郡、[[北海郡]]。
[[三國]][[曹魏|魏]]時,樂安郡移治高苑縣。[[西晉]]置樂安國,廣饒縣還入齊郡。[[南朝]][[劉宋|宋]]移治[[千乘]](今廣饒縣北)。[[北魏]]、[[北齊]]置樂安郡。[[隋朝|隋]]初郡廢,其地入齊郡、[[北海郡]]。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棣州为樂安郡,下辖[[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辛店乡]]先棣州村)、[[滳河县]](今[[山东省]][[商河县]])、[[阳信县]](今[[山东省]][[无棣县]][[无棣镇]])、[[渤海县]](今[[山东省]][[利津县]]丁家坊,746年改治今[[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蒲台县]](今[[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蒲城街道]]),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棣州
;唐朝乐安郡太守
*[[窦诫盈]](天宝初年)
*[[薛郑宾]](天宝年间)
*[[裴遂]](756年)
*[[郑毓]](至德初年)
*[[臧瑜]](757年)

==注釋及徵引文獻==
{{reflist}}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唐刺史考全编》

{{東漢行政區劃|nocat}}
{{三國行政區劃|nocat}}
{{西晉行政區劃|nocat}}
{{南朝行政區劃|nocat}}
{{DEFAULTSORT:L}}


[[Category:漢朝行政區劃]]
[[Category:东汉的郡]]
[[Category:中國的郡]]
[[Category:曹魏的郡]]
[[Category: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Category:南北朝的郡]]
[[Category:山東歷史]]
[[Category:山东的郡]]
[[Category:山東地理]]
[[Category:滨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淄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东营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潍坊行政区划史]]

2022年1月3日 (一) 04:17的最新版本

樂安郡(樂,音勒,漢語拼音:Lè),中國古代郡、國名。東漢和帝時置。西漢初年,其地屬齊郡漢武帝時分齊郡置千乘郡東漢千乘國,後改為樂安國,又除為樂安郡。東漢後期,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濱州市東部、淄博市西北部、東營市南部及壽光市一帶。郡臨濟縣(縣治在今高青縣東南),隸屬於青州刺史部

建置沿革

[编辑]

漢明帝永平三年(60年),封皇子劉建千乘王,置千乘國。次年(61年),國除為郡。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封皇子劉伉為千乘王,復置千乘國。漢和帝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國為樂安國。漢安帝時改狄縣為臨濟縣。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樂安國領臨濟、千乘、高菀、樂安、博昌、利、壽光七縣及蓼城、侯國,有74400戶,424075人。其地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高青縣、濱州市濱城區博興縣、東營市東營區廣饒縣以及利津縣沾化縣桓台縣壽光市的一部份。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以樂安“土地卑濕,租委鮮薄”,改封樂安王劉鴻勃海王,國除為樂安郡。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丞相曹操樂陵郡,割樂安郡境內溼沃縣故地予樂陵郡,改名為漯沃縣

東漢永和五年(140年)樂安國領縣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始置年代 備註
臨濟縣 山東省高青縣高城鎮狄縣故城遺址,位於信家村、陳窯村和西關村之間[1][2] 狄縣
千乘縣 高青縣唐坊鎮孙家集村南[3] 秦代
高菀縣 鄒平縣長山鎮苑城村北[3]
樂安縣 博興縣縣城
博昌縣 博興縣湖濱鎮寨郝村省道323南博昌城遺址
蓼城侯國 利津縣西南
利縣 博興縣店子鎮利城村東南利縣城遺址 由齊郡來屬。
益侯國 壽光市圣城街道益城村[4] 北海敬王子侯國。
壽光縣 壽光縣東北 先是北海敬王子侯國。不久縣侯劉普封北海王,壽光侯國除為縣。

三國時,樂安郡移治高苑縣。西晉置樂安國,廣饒縣還入齊郡。南朝移治千乘縣(今廣饒縣北)。北魏北齊置樂安郡。初郡廢,其地入齊郡、北海郡。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棣州为樂安郡,下辖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辛店乡先棣州村)、滳河县(今山东省商河县)、阳信县(今山东省无棣县无棣镇)、渤海县(今山东省利津县丁家坊,746年改治今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蒲台县(今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蒲城街道),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棣州。

唐朝乐安郡太守

注釋及徵引文獻

[编辑]

參考書目

[编辑]
  1.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2.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3.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4.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5.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6.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7. 《唐刺史考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