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郑区:修订间差异

坐标33°0′N 106°56′E / 33.000°N 106.933°E / 33.000; 106.9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Mky0826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9.5
 
(未显示25个用户的4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南郑位于汉中盆地西南,汉水流经其北,巴山环护其南,灵山秀水织成了“大西北小江南”的特殊地貌。全县面积2849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501个村,总人口53.8万。境内交通、通讯便捷,生物、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对外开放县,全国粮油生产基地县,造林绿化百佳县,科普示范先进县。 南郑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公元前451年秦历公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起,便一直是汉中的附廓首县。民主革命时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郑历史文化长河中,曾有刘邦、诸葛亮、曹操、萧何、陆游、何挺颖、左明等众多仁人志士在这里留下足迹。梁山地貌被誉为“中国天然秀珍地址博物馆”,龙岗寺人类古遗址更是闻名海内外。 南郑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有林地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境内河流密布,水量充沛,森林茂密,有豹、猕猴、水獭、獐子、锦鸡等国家级保护动物100多种。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青山长绿。丰富的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碧波荡漾的南湖和红寺湖风景区,幽静古朴的小南海风景区,汉桂腾芳的圣水寺风景区,古木参天的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改革开放以来,南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南郑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开放、开发、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对外开放、项目带动”三大战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通过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烟叶、茶叶、中药材、畜牧业五大主导产业;工业通过改组改造和引进高新技术,以中央驻县7大军工企业和县办工业为基础,形成了县境内工业发展的良好构架。产品涉及机械制造、烟草、化工、建材、印刷包装、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体系,“公主”牌系列卷烟、“汉水银梭”名茶、藤编制品闻名遐迩;以城镇化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连接两省六县的交通网络和即将通车的西汉高速公路更使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南郑经济发展迅速,1986年财政收入一举突破亿元大关,被誉为“西北首富县”、“全国百富县”。
{{coord|33|0|N|106|56|E|display=title}}
  电力:
{{Infobox China County
  县境内建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6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8.03公里,投运主变14台/160350千伏安;发展10千伏配电线路25条863.28公里,投运配变1036台/95154千伏安,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5300余公里。
|county = 南郑区
  汉中经济开发区南区是陕西省政府1995年正式批准建立的省级开发区。该区地处汉江以南的南郑县大河坎镇,与汉中市隔江相望,互为依托。区内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机场、火车站依区而建,西(西安)成(成都)高速公路傍区而行,已经启动的"一江两岸"工程使南区的开发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nameorigin = 郑民南奔
  区内已建成18-50米主干道4条,电力和通讯设施完善,日前6万吨的自来水厂已投入使用,文教、卫生、商贸等社会服务机构配套齐全,区内现有高等院校1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所,科研单位40家,各类企业318家,有5类8种产品出口,该区已经成为创业者的沃土和汉中经济最强劲的增长点。
|Belong = [[陕西省]][[汉中市]]
  开放兴市是汉中人民的共识。南区人正以开放的胸怀,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诚招天下客商。
| population_total = 46.62
  电信
| population_as_of = 2020
  南郑县电信局按照"发展、服务、效益"的指导思想,以"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为宗旨,全县通信能力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全县87%的行政村已通电话,数据上网、高速宽带用户、IC卡公用电话遍布城乡,IP卡、201卡、200IC卡,来电显示等电话新业务迅速发展。四通八达的光纤传输网、大容量址的程控交换网、高速率的宽带互联网、覆盖全县大部分地域的用户线路网的相继开通,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住处传递需求。
|Photo = Shengshui temple entrance.jpg
  移动通信
|Photoname = 南鄭[[聖水寺]][[山門]]
  南郑县移动通信公司,网络遍布全县平川及低山区和规划的高速公路沿线,具备了领先的网络优势、立体的网络覆盖、全面的网络功能、优质的网络服务,是广大朋友的理想选择。公司全体员工将秉承"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竭诚为南郑投资置业的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map = ChinaHanzhongNanzheng.png
  邮政
|map_caption = 南郑区在汉中市的位置
  南郑县邮政局以经营为中心,坚持"固强、扶弱、拓新"的业务发展方针,在主抓邮储、函件、报刊、集邮等业务的同时,已建成邮政生产楼,县局绿卡中心机房。大河坎网点实现了与省、市局邮储联网运行,实现机制存单,建成县城、大河坎50处邮政广告信箱。
|division =
  健全的医疗机构
|town = 20
  南郑县有6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0所中心卫生院、31所乡镇卫生院及38所卫生分院。
|township =
  近年来,该县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中心,加强以县医院为中心的各级医疗单位技术协作网络建设,建立危急重症病人的县内会诊、转诊制及人才、设备等资源共享,加大人才培养及医学科研成果奖励。
|subdistrict = 1
  县医院筹资购置了小儿麻醉机、多参数监护仪、美国GE全新螺丝旋CT及制剂用多效蒸馏水机和全自动灌封线等设备,建有按宾馆设计设置的,功能齐全的高级病房及"温馨家庭式病房"。
|area = 2809.0363平方公里
  同时,在全县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就医环境。
|carlicense = 陕F
  科学技术:
|web = http://www.nanzheng.gov.cn/
  1989年成立县科学技术协会。现有科学经济管理学会、中医学会、造船学会、、金融学会、农学会等10个科研团体。全县农业技术人员73人,工程技术人员44人,卫生技术人员440人。目前止,建立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个,省级星火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个;省级农村实用技术示范基地1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化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5家。2003年11月5日正式成立的南郑县工程师协会共批准工程技术界、经济教育界、农业科技界、建筑地产界、医疗卫生界等各界会员90多人,并特邀了北京大学等七所高等院校的教授和原科技部等部门的学术权威专家共16人作为协会的专家顾问。会员中,具备中级技术职称37人,占全体会员的41%,高级职称24人,占27%。
|web_title = 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政府
  交通状况:
}}
  南郑县公路总里程达1739.86公里,公路密度达61.07公里/百平方公里。通乡镇率100%,通村率达98.8%。县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240.4公里,基本形成了以经济重镇大河坎为轴柄,汉通、汉南、汉黎公路为主骨架,乡村公路交织如网的扇形公路网络。到2005年10月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县内约42公里高速公路为轴,着力提高汉通、汉黎公路及通乡镇公路的技术等级,解决与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的连网和畅通出口公路,进而实现南郑公路开成"一轴两横三纵"快速通道的目标。
[[File:南郑县 卫星图.JPG|thumb|南郑区卫星示意图]]
  教育事业:
[[File:Dafodong Cave in Xiaonanhai Hanzhong2021.jpg|thumb|小南海大佛洞,一处天然溶洞,属于汉中天坑群自然群落的一部分]]
  本县从1998年开始,以迎接省政府"两基"复验为动力,紧紧依靠各级党政组织和全县干部群众,开展捐资助学,多方筹措资金近1.3亿元,共兴建教学楼139栋,维修改造校舍17万平方米,8所学校迁址重建;建成合格幼儿园264所,省级示范幼儿园一所,一类幼儿园1所,2类幼儿园10所;建成74个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安装微机室67个,语音室13个,配置教学仪器4.4万件(台),图书资料95万册。形成了以南郑中学,大河坎中学、高台中学、职教中心为骨干的高中教育体系;以城关一中、城关二中等10所学校为骨干的初中教育体系;以城关小学、大河坎小学等20所学校为骨干的小学教育体系;以城关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的学前教育体系;建成市级示范或标准化学校15所、县级示范校或重点中小学7所。办学条件由量的积累转向了质的飞跃。

  始终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强化学校管理,开展教研教改。先后组织216名完小以上校长参加了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提拔了205名中青年老师担任学校领导;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培训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组织全县4360名中、小学教师完成了继续教育培训,选送71名老师参加了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对1900名教师进行了资格认定,900余名老师参加了多种形式的在职学习,2225名教师参加了计算机培训。从"双常规"管理、教研教改、督导视导、校长任期目标、教师岗位责任等方面,规范了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全县小学学生入学率为99.3%,初中学生入学率98.8%,"三残"儿童入学率83.9%,在校学生比1997年净增1万余名,巩固在8.7万人左右。学前教育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小学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初中质量居全市前茅,高中教育一年一个新台阶。
'''南郑区'''是[[陕西省]][[汉中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ref>{{Cite web|title=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概况|url=http://www.tcmap.com.cn/shanxi/nanzhengxian_info.html|website=www.tcmap.com.cn|access-date=2024-02-10}}</ref>位于[[汉水]]流域,南接[[四川]],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相望。前身是[[南郑县]]。区域总面积为2,809.04平方公里。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职业技术教育网络,职中学生稳定在1500人左右。2002年,对口高校录取人数达158名。扫盲教育继国家达标验收后,又荣获省政府表彰。共创建县级合格成技校30所,县级示范成技校7所,省级和市级示范成技校各7所。

  目前,本县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为龙头,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两翼的教育新格局,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步入了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轨道。
==历史==
  2006年,该县继续贯彻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年列入科技兴县的“518工程”计划项目20个。这20个项目中,17个项目均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攻关工作。对上年度完成的6个项目授予了县科技进步奖。科技下乡、科技培训广泛开展,全县举办技术培训会、现场会、观摩会12场次,培训人数1500人次,散发实用技术书籍,编印技术资料5500多份。先后申报了“厚朴基地建设”、“黄连GAP种植基地建设”、“中药材技术培训”等10个项目已被省市列入有关计划,得到上级的有力支持。其中“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有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建设”、“绿色养殖基地建设”等项目已初具规模,部分项目已全面完成,达产达效。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了贡献。
[[战国时期]]置县。前451年[[秦国]]筑南郑城。秦亡後,[[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刘邦]]为汉王,以南郑为都城。[[东汉]][[汉光武帝|光武帝]][[建武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李通 (南阳)|李通]]等大破[[延岑]]于西城,[[公孙述]]败走,光武帝乃将[[汉中郡]]迁治南郑。从此,南郑便成为汉中附属郭县。[[汉朝|汉]]末[[张鲁]]在此建立政权将近30年。之后南郑几属[[梁州]]、汉中。[[漢]][[韓信]]曾一度潦倒於此,[[曹魏]][[張郃]]曾一度料敵於此,[[蜀漢]][[魏延]]曾一度封國於此。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295人、较上年增加2432人,其中:高中生7502人,增加335人,初中生21793人,增加1697人;小学在校学生49498人,增加1697人;职业中学在校4088人,幼儿园幼儿人数6516人,减少19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当年高考上线人数达到1728人,再创新高。扫盲工作在基本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的基础上巩固提高,成效显著。

  文化项目建设:
2017年9月28日,南郑县撤县设区,汉中市南郑区正式挂牌。
  全县有影剧院9座,文化站9个。县图书馆藏书35000册,新华书店每年发行图书215748册,发行额8817000元。传统文化活动有山歌、书画、龙舟、风筝等项比赛。全县有400米运动场6个、300米运动场3个、200米运动场29个,水泥篮球场189个,其中有灯光设备的42个。体育竞技水平较高,不少南郑籍运动员在全国运动会中获得金牌、银牌。上洋镇在1997年全国八运会上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人口==
  南郑县分别于1988年、2000年、2003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县运会。电视局成立于1988年。全县电视覆盖率98%,县城居民能看到26套以上电视节目,并能收看本地新闻。2003年,我县被省评为“体育先进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工作均有新的发展。
2020年末,汉中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南郑区常住人口为466244人<ref>{{Cite web|title=中國: 陕西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url=https://www.citypopulation.de/zh/china/shaanxi/admin/|access-date=2023-12-30|website=www.citypopulation.de|archive-date=2023-12-3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230214006/https://www.citypopulation.de/zh/china/shaanxi/admin/|dead-url=no}}</ref>。男性人口占比50.09%,女性人口占比49.91%,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6.68%,15-59岁占比58.17%,60岁以上占比25.14%,65岁以上占比18.21%。
  农业纵览:

  南郑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辖30个乡(镇),501个行政村,村民组3801个,农户13.37万户,农业人口46.13万人,有农村劳动力26.58万人。全县面积28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3万亩(水田33.1万亩,旱地12.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96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5.95万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等。粮食总产值15.4万吨;油菜籽种植22万亩,总产值2.5万吨。
== 行政区划 ==
  区域性特色基地已基本形成,全县已基本形成:“平川粮油菜、丘陵(浅山)种烤烟、南茶北水果、沿河植桑园、短平快抓畜产”的区域化布局,全县已初步建成26.9万亩优质水稻基地,22万亩双低油菜籽基地,2万亩优质烤烟基地,4.3万亩优质茶园基地,5万亩蔬菜基地,2.4万亩水果基地,8000亩桑园基地,6000亩花卉苗木基地。
{{PAGENAMEBASE}}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20个[[行政建制镇|镇]]<ref>{{PRC admin/ref sgc|61/07/03}}</ref>:
  [土地资源]

  据县国土资源局2005年末资料载:全县土地总面积282378平方公里(根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其中农业用地254072.46公顷(包括耕地48875.53公顷.园地2281.27公顷,林地184350.44公顷,牧草地8678.03公顷,其它用地9887.20公顷);建设用地9866.45公顷(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318.41公顷,交通用地464.33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083.71公顷);尚未利用土地18439.53公顷(包括未利用土地15478.75公顷,其它土地2960.79公顷)。全县人均土地面积0.525公顷,人均耕地0.09公顷。
{{PRC admin/children|61/07/03}}。
  [矿产资源]

  全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储量较大,品味较高。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24种,矿产地139处。已经过不同程度的勘查,有探明基础储量及资源量的矿产10种,矿产地24处,矿产资源中,金属类8种:铁、钛、钒、铜、铅、锌、镍、钴;非金属类16种:白云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玄武岩、长石、黄铁矿、磷、石灰石、高岭土、砖瓦粘土、大理石、花岗岩、水晶、重晶石、煤、矿泉水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碑坝地区,非金属矿分布在浅山丘陵地区。矿藏中,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石、白云岩、高岭土等,在汉中占有重要位置,尤以分布在上、下梁山的石灰石储量大,达12613万吨,且品位高,易开采。硅矿储量约1000万吨。铁矿882万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按1990年不变价)估算约754亿元。目前除已经或初步开采的14种矿产外,其余尚待开发利用。
== 参考文献 ==
  [生物资源]
{{reflist}}
  南郑地处南北过渡地段,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人工栽培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红薯、油菜、烟叶、花生等。蔬菜主要有萝卜、白菜、番茄、黄瓜、苦瓜、茄子、山药、瓜类等34种。此外,水生经济作物如莲藕、遍布河塘。野生植物以乔灌木、中药材、花、草为主。已知乔灌木57科、164种,主要有油松、巴山松、马尾松、漆类,杉、柏、椿、竹等;还有油桐、油茶、茶叶、柑、桔、棕榈、南竹等亚热带树种;药用树种主要有杜仲、厚朴、樟类;珍惜树种主要有冷杉、银杏、粗榧、鹅掌揪等约14科、18种。中草药用植物品种多、品质好、数量多,计有661中,已开发169种。大宗药材主要有杜仲、天麻、黄姜、乌药、党参、元胡、栀子、细辛、金银花等,贵重药材有麝香、熊胆、牛黄、黄连等。其中党参、天麻、何首乌、绞股蓝等分布广、出产多,为传统出口药材。全县林业用地18万余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18%,活立木总储量1188万立方米。全县草地近3.26万公顷,可利用面积3.06万公顷,已利用2.3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75%,其中300亩以上的大块草场33块。草地植物多达56科、600多种,可用作饲草者500多种。

  [动物资源]
== 外部链接 ==
  已发现兽类5目、11科、18种鸟类9目、22科、81种;两栖爬行动物雷3目、7科、14种。
* {{Official website|http://www.nanzheng.gov.cn/|name=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政府}}
  [水资源] 

  全县河流密布,水量丰盈。水资源总量2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527立方米,比全车人均2685立方米高55%;耕地每公顷占有79707立方米,均高于陕西省及全国人均占有数。
  行政区况:
{{陕西行政区划小作品}}
{{南郑县行政区划}}
  南郑在周代即为汉水上中游地区重镇,战国时期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的县之一。自公元前451年秦筑南郑城后,厉为汉中郡.道.府附郭首县。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曾以南郑为都城;汉末张鲁在此建立正教('五斗米道')合一的政权将近30年;三国时蜀汉与曹魏在南郑地区进行过激烈较量;晋武帝泰始年间,南郑为梁州及汉中郡治所。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南郑县改为光义县,治所不变;隋开皇初年复称南郑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汉川郡置梁州,南郑为州治所;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南郑为山南道梁州属县;宋代,南郑为府辖县及路、府治所;元朝(1271~1368年)设陕西行中书省,南郑为兴元路路治,南郑县正式划归陕西;明朝时期南郑为汉中府治,其间明末农民起义军在南郑地区留下众多可歌可泣的斗争史话;清朝时期南郑属陕西布政司汉中府辖县。民国17年(1928年),撤销汉中道,南郑县直属省辖。20世纪30年代初,南郑县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之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12月6日,南郑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随即将南郑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南郑县迁治与汉中城东的十八里铺,除汉中城及郊区归南郑市外,其余集镇和乡村仍由南郑县辖领。1954年底,将四川省通江县的碑坝区划归南郑县。1958年底撤销南郑县,辖区并入汉中市。1961年9月县市分设,划汉江以南原南郑县辖的冷水、汉山、红庙、南海、碑坝五区及原褒城县辖的高台、新集、黄官三区和原黎坪中心区的部分区域为南郑新政区。今南郑县实为两省四县(区)边缘地区组成的老名新县,属陕西省汉中市(地级)辖县。1996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区并乡,将原来县辖的9区、10镇、58乡合并为19镇、19乡;2001年11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乡镇,全县辖18镇、12乡。乡镇以下行政村501个,村以下村民组3805个。2002年4月,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14个。
{{汉中市行政区划}}
  历史概况:
{{陕西行政区划}}
  南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考古工作者在县境北部的梁山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证实,南郑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即有古人类生息繁衍;原始公社时期,已有较发达的农牧业、手工业。南郑是汉水流域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各个时期的承载、延续踪迹都可以在这找到。

  南郑在周代即为汉水上中游地区重镇,战国时期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的县之一。自公元前451年秦筑南郑城后,厉为汉中郡.道.府附郭首县。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曾以南郑为都城;汉末张鲁在此建立正教('五斗米道')合一的政权将近30年;三国时蜀汉与曹魏在南郑地区进行过激烈较量;晋武帝泰始年间,南郑为梁州及汉中郡治所。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南郑县改为光义县,治所不变;隋开皇初年复称南郑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汉川郡置梁州,南郑为州治所;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南郑为山南道梁州属县;宋代,南郑为府辖县及路、府治所;元朝(1271~1368年)设陕西行中书省,南郑为兴元路路治,南郑县正式划归陕西;明朝时期南郑为汉中府治,其间明末农民起义军在南郑地区留下众多可歌可泣的斗争史话;清朝时期南郑属陕西布政司汉中府辖县。民国17年(1928年),撤销汉中道,南郑县直属省辖。20世纪30年代初,南郑县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之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12月6日,南郑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随即将南郑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南郑县迁治与汉中城东的十八里铺,除汉中城及郊区归南郑市外,其余集镇和乡村仍由南郑县辖领。1954年底,将四川省通江县的碑坝区划归南郑县。
[[Category:南郑区| ]]
  地理概况:
[[Category:汉中区县|区]]
  南郑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06°30ˊ-- 107°22ˊ,北纬 32°24ˊ-- 33°7ˊ之间。县域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旺仓县接壤,边界长度分别为48.7公里、94.2公里、15.8公里;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边界长度分别为37公里、83公里;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边界长度分别为79.3公里和39公里;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想望,边界长度为40公里,县界总长度围437公里。县境东西最长直线距离83公里,南北79公里,全县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城关镇周家坪村,位于县境北部,东北距汉中城12公里,距陕西省省会西安390公里(经佛坪、周至县)。有跨省公路汉中~南江路穿城而过;距汉中火车站13公里,距汉中飞机场10公里。
[[Category:陕西市辖区|汉中]]

2024年7月7日 (日) 12:53的最新版本

33°0′N 106°56′E / 33.000°N 106.933°E / 33.000; 106.933

南郑区
市辖区
南鄭聖水寺山門
南郑区在汉中市的位置
南郑区在汉中市的位置
坐标:33°00′18″N 106°56′21″E / 33.005°N 106.93905°E / 33.005; 106.93905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陕西省汉中市
語源郑民南奔
政府駐地汉山街道
下级行政区
列表
面积
 • 总计2,809.04 平方公里(1,084.58 平方英里)
 
人口(2020)
 • 總計46.62万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723100
電話區號916
車輛號牌陕F
行政区划代码610703
網站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政府
南郑区卫星示意图
小南海大佛洞,一处天然溶洞,属于汉中天坑群自然群落的一部分

南郑区陕西省汉中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1]位于汉水流域,南接四川,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相望。前身是南郑县。区域总面积为2,809.04平方公里。

历史

[编辑]

战国时期置县。前451年秦国筑南郑城。秦亡後,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刘邦为汉王,以南郑为都城。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李通等大破延岑于西城,公孙述败走,光武帝乃将汉中郡迁治南郑。从此,南郑便成为汉中附属郭县。张鲁在此建立政权将近30年。之后南郑几属梁州、汉中。韓信曾一度潦倒於此,曹魏張郃曾一度料敵於此,蜀漢魏延曾一度封國於此。

2017年9月28日,南郑县撤县设区,汉中市南郑区正式挂牌。

人口

[编辑]

2020年末,汉中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南郑区常住人口为466244人[2]。男性人口占比50.09%,女性人口占比49.91%,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6.68%,15-59岁占比58.17%,60岁以上占比25.14%,65岁以上占比18.21%。

行政区划

[编辑]

南郑区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20个[3]

汉山街道、​中所营街道、​圣水镇、​大河坎镇、​协税镇、​梁山镇、​阳春镇、​高台镇、​新集镇、​濂水镇、​黄官镇、​青树镇、​红庙镇、​牟家坝镇、​法镇、​湘水镇、​小南海镇、​碑坝镇、​黎坪镇、​福成镇、​两河镇胡家营镇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概况. www.tcmap.com.cn. [2024-02-10]. 
  2. ^ 中國: 陕西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0). 
  3. ^ 2023年南郑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