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天命: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未出版作品:​ 沒出版怎麼會有書名號?又何來列表
标签2017版源代码编辑
 
(未显示15个用户的30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t|楊天命}}
{{not|楊天命}}

{{多個問題|
{{coi|time=2013-04-06T21:15:06+00:00}}
{{onesource|time=2013-04-06T21:15:06+00:00}}
{{primarysources|time=2013-04-06T21:15:06+00:00}}
}}
{{Infobox Philosopher
{{Infobox Philosopher
|姓名 = 李天命
|姓名 = 李天命
第25行: 第21行:
|親屬 =
|親屬 =
|學歷 = [[哲學博士]]
|學歷 = [[哲學博士]]
|母校 = [[德明中學]]
|母校 = [[伯特利小學]]<br>[[伯特利中學]]<br>[[德明中學]]
|學派 =
|學派 =
|主要領域= [[思考]][[方法]]、[[數理邏輯]]
|主要領域= [[思考]][[方法]]、[[數理邏輯]]
第36行: 第32行:
|簽名 =
|簽名 =
}}
}}
'''李天命'''{{BD|1945年|5月5日|||}},[[香港]]著名[[哲學家]]、[[作家]]、[[詩人]]。2005年退休前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著作有《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哲道行者》《破惘》《從思考到思考之上》《殺悶思維》《存在與反思》《思考與人生》《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等。80年代尾至90年代初主要以批評基督教思想於香港建立名聲。


'''李天命'''{{lang-en|Lee Tien Ming}},{{bd|1945年|5月5日|||}}),香港[[分析哲學]]、[[邏輯實證主義]]者<ref>{{cite book |author=[[李天命]] |date=1999|title=《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location=香港 |publisher=青年書屋 |isbn=962-393-700-8}}</ref>、[[作家]]、[[詩人]]。2005年退休前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著作有《[[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哲道行者》《破惘》《從思考到思考之上》《殺悶思維》《存在與反思》《思考與人生》《[[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等。80年代尾至90年代初主要以批評基督教思想於香港建立名聲。
==年表==
===20世紀===
*1968,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畢業。
*1970,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畢業。
*1971年10月24日,[[唐君毅]]簡書「致李天命」<ref>《[[唐君毅]]全集》·卷26·書簡</ref>,李氏收存至今,並以附錄形式收在《哲道行者》中。<ref>2006年4月16日《[[大公報]]》[[黃子程]]教授「唐君毅與天命」</ref>
*1972年,《[[存在主義概論]]》出版。
*1975年,自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回母校[[香港中文大學]]任教。<ref>2005年6月27日《[[明報]]》總編輯[[張健波]]「編輯室手記」李天命的新書</ref>
*1981年9月,《[[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出版。
*1987年9月30日,[[香港]][[學園傳道會]]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舉行辯論,主題為「相信神的存在是更合理嗎?」由正方的[[加拿大]]學園傳道會巡迴演講員韓那(Michael Horner)對反方的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李天命。
*1988年8月,[[梁燕城]]在[[明報月刊]]發表「評李天命的〈思辯與宗教〉」一文,同年10月在明報月刊再發表「向李天命道歉」一文。
*1989年3月,抱病於[[香港理工學院]]演講《[[意義的思索-思考與人生]]》。
*1990年5月,於[[香港大會堂]]演講《[[邏輯與詩之間]]》。
*1990年9月,於香港法住文化學院演講《思入風雲》<ref>[[法住]]學會[http://www.dbi.org.hk/dbi/act_talk_index.htm 大型晚會]</ref>首講《[[紛亂中的寧定]]》,[[霍韜晦]]形容李天命是能夠擔當首講的[[英雄]]。
*1991年1月,《[[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出版。
*1991年5月,於[[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演講《[[存在與反思]]》,[[冼景炬]]形容李天命是香港學術界或青年人心目中的[[傳奇]]人物。
*1991年11月,於[[香港浸會學院]]演講《[[從人生觀到應世哲學]]》。
*1992年,於[[香港電台第二台]]主講《思考十三輯》,其後收錄為《破惘》上卷。
*1994年,於香港電台第二台主講《思考與探索》,其後收錄為《破惘》下卷。
*1996年,《[[李天命詩集─寒武紀]]》出版。
*1996年3月,《[[破惘]]》出版。
*1999年1月19日,於香港中文大學演講語意曖昧,學生第一次坐到去他身後面的[[地板]]上。文字簡略版收錄於《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前鋒篇「思方解思結」,錄音完整版就是《思方學八講》第八講(總結)思方第一環第一刺。
*1999年3月25日,於[[香港大學]]主講通識講座《思考》第七講《總結》,批評當世三大盲潮包括「極端[[相對主義]]」、「濫[[人權]]主義」及「偽專[[管理主義]]」。演講超時長達4小時半,最後換來聽眾長時間[[鼓掌]]作結。演講由[[蘇劍華]]先生記錄,初載於《[[明報月刊]]》1999年八月號,後收錄於《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內。
*2000年,演講《[[思方學八講]]》第一至七講。


===21世紀===
==背景==
===早年生活===
李天命早年於[[九龍城]]長大,未曾入讀幼稚園。他5歲時已思考哲學問題<ref>{{cite book |editor1=戎子由 |editor2=梁沛霖 |title=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終定本) |year=1998 |publisher=明報出版社 |page=23 |quote= |url=http://ebooks.dheritage.com:8080/production/products/sampleDownload/PE0000300.pdf |access-date=2023-06-10 |archive-date=2023-06-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10091158/http://ebooks.dheritage.com:8080/production/products/sampleDownload/PE0000300.pdf |dead-url=no }}</ref>,中學階段曾於位於[[界限街]]174號的孟氏圖書館翻閱《哲學概論》<ref name="李天命的思考藝術24">{{cite book |editor1=戎子由 |editor2=梁沛霖 |title=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終定本) |year=1998 |publisher=明報出版社 |page=24 |quote= |url=http://ebooks.dheritage.com:8080/production/products/sampleDownload/PE0000300.pdf |access-date=2023-06-10 |archive-date=2023-06-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10091158/http://ebooks.dheritage.com:8080/production/products/sampleDownload/PE0000300.pdf |dead-url=no }}</ref>,自此對哲學留下印象,並在預科畢業後報讀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ref name="李天命的思考藝術24" />。此前,他於[[伯特利小學]]從小一年級讀至小六年級<ref name="李天命的思考藝術3940">{{cite book |editor1=戎子由 |editor2=梁沛霖 |title=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終定本) |year=1998 |publisher=明報出版社 |page=39-40 |quote= |url=http://ebooks.dheritage.com:8080/production/products/sampleDownload/PE0000300.pdf |access-date=2023-06-10 |archive-date=2023-06-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10091158/http://ebooks.dheritage.com:8080/production/products/sampleDownload/PE0000300.pdf |dead-url=no }}</ref>(1958年小六),繼而於[[伯特利中學]]由1958年中一年級讀至1962年中四下學期完結為止<ref name="李天命的思考藝術3940" />。在校期間因為打架、逃學以及考試作弊而被校方要求退學<ref name="李天命的思考藝術3940" />,如是在1962年插班入讀[[德明中學]]中五年級<ref>{{cite news | title=德明中學、莎士比亞書院 兩間學校取錄 各級新生名單 |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8%A1%9E%E7%90%86%E5%B0%8F%E5%AD%B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9%20OR+all_dc.creator%3A%28%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9%20OR+all_dc.subject%3A%28%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9%20OR+fulltext%3A%28%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AV2lNCB2V%2F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60-01-01T00%3A00%3A00Z+TO+1969-12-31T15%3A59%3A59Z%5D | page=13 | publisher=華僑日報 | date=1962-07-05 | accessdate=2021-10-28 | quote= | archive-date=2021-10-28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028101626/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8%A1%9E%E7%90%86%E5%B0%8F%E5%AD%B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0verbatim_dc.collection:(%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0)%20AND+(%20(%20allTermsMandatory:(true)%20OR+all_dc.title:(%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0OR+all_dc.creator:(%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0OR+all_dc.contributor:(%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0OR+all_dc.subject:(%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0OR+fulltext:(%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0OR+all_dc.description:(%E8%A1%9E%E7%90%86%E5%B0%8F%E5%AD%B8)%20)%2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H7zGe/KF%2BFAV2lNCB2V/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5B1960-01-01T00:00:00Z+TO+1969-12-31T15:59:59Z%5D | dead-url=no }}</ref>,且於1964年在該校完成中六課程<ref>{{cite news |title=中文中學會攷放榜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4%B8%AD%E6%96%87%E4%B8%AD%E5%AD%B8%E6%9C%83%E8%80%83&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4%B8%AD%E6%96%87%E4%B8%AD%E5%AD%B8%E6%9C%83%E8%80%83%29%20OR+all_dc.creator%3A%28%E4%B8%AD%E6%96%87%E4%B8%AD%E5%AD%B8%E6%9C%83%E8%80%83%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4%B8%AD%E6%96%87%E4%B8%AD%E5%AD%B8%E6%9C%83%E8%80%83%29%20OR+all_dc.subject%3A%28%E4%B8%AD%E6%96%87%E4%B8%AD%E5%AD%B8%E6%9C%83%E8%80%83%29%20OR+fulltext%3A%28%E4%B8%AD%E6%96%87%E4%B8%AD%E5%AD%B8%E6%9C%83%E8%80%83%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4%B8%AD%E6%96%87%E4%B8%AD%E5%AD%B8%E6%9C%83%E8%80%83%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isgzCF5Nazm&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38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60-01-01T00%3A00%3A00Z+TO+1969-12-31T15%3A59%3A59Z%5D |page=23 |language= |newspaper=華僑日報 | date=1964-07-31 |accessdate=2022-06-29 |quote= }}</ref>。後來李天命於1968年修畢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學位<ref>{{cite news |title=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舉行畢業典禮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7%95%A2%E6%A5%AD%E5%85%B8%E7%A6%A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DctgXZxe9o1AQrm9aZqwk&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6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7%95%A2%E6%A5%AD%E5%85%B8%E7%A6%AE%29%20OR+all_dc.creator%3A%28%E7%95%A2%E6%A5%AD%E5%85%B8%E7%A6%AE%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7%95%A2%E6%A5%AD%E5%85%B8%E7%A6%AE%29%20OR+all_dc.subject%3A%28%E7%95%A2%E6%A5%AD%E5%85%B8%E7%A6%AE%29%20OR+fulltext%3A%28%E7%95%A2%E6%A5%AD%E5%85%B8%E7%A6%AE%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7%95%A2%E6%A5%AD%E5%85%B8%E7%A6%AE%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60-01-01T00%3A00%3A00Z+TO+1969-12-31T15%3A59%3A59Z%5D |page=6 |language= |publisher=香港工商日報 | date=1968-07-09 |accessdate=2022-03-31 |quote= }}</ref>。1970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唸大學時曾於1965年至1966年擔任[[新亞書院]]學生會主席<ref>{{cite news |title=新亞學生會選出新幹事 李天命膺選主席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D%8E%E5%A4%A9%E5%91%BD&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D%8E%E5%A4%A9%E5%91%BD%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D%8E%E5%A4%A9%E5%91%BD%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D%8E%E5%A4%A9%E5%91%BD%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D%8E%E5%A4%A9%E5%91%BD%29%20OR+fulltext%3A%28%E6%9D%8E%E5%A4%A9%E5%91%BD%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D%8E%E5%A4%A9%E5%91%BD%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vNrkF6FXeNq&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60-01-01T00%3A00%3A00Z+TO+1969-12-31T15%3A59%3A59Z%5D |page=14 |language= |newspaper=華僑日報 |date=1965-12-24 |accessdate=2023-08-20 |quote= |archive-date=2023-08-2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820085853/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D%8E%E5%A4%A9%E5%91%BD&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0verbatim_dc.collection:(%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0)%20AND+(%20(%20allTermsMandatory:(true)%20OR+all_dc.title:(%E6%9D%8E%E5%A4%A9%E5%91%BD)%20OR+all_dc.creator:(%E6%9D%8E%E5%A4%A9%E5%91%BD)%20OR+all_dc.contributor:(%E6%9D%8E%E5%A4%A9%E5%91%BD)%20OR+all_dc.subject:(%E6%9D%8E%E5%A4%A9%E5%91%BD)%20OR+fulltext:(%E6%9D%8E%E5%A4%A9%E5%91%BD)%20OR+all_dc.description:(%E6%9D%8E%E5%A4%A9%E5%91%BD)%20)%2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vNrkF6FXeNq&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5B1960-01-01T00:00:00Z+TO+1969-12-31T15:59:59Z%5D |dead-url=no }}</ref>。


===個人發展===
*2001年11月23日,於[[香港理工大學]]為2001年度《千禧講座》主講《[[天下大勢,宇宙公民]]》,再度批評「極端相對主義」及「濫人權主義」,並進而批評更為廣泛的「偽專[[形式主義]]」,最後加以批評「[[宗教]][[霸權]]心態」。演講收錄於《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內,由[[張海澎]]先生執筆。
李天命在1972年推出著作《[[存在主義概論]]》。1975年自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他返回母校[[香港中文大學]]任教。<ref>2005年6月27日《[[明報]]》總編輯[[張健波]]「編輯室手記」李天命的新書</ref>1981年9月撰寫《[[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及至1987年9月30日,[[香港]][[學園傳道會]]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舉行辯論,主題為「相信神的存在是更合理嗎?」由正方的[[加拿大]]學園傳道會巡迴演講員韓那(Michael Horner)對反方的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李天命。[[梁燕城]]後於1988年8月在[[明報月刊]]發表「評李天命的〈思辯與宗教〉」一文,同年10月在明報月刊再發表「向李天命道歉」一文。到了1991年1月,坊間把李天命的哲學觀點及軼事出版成書,定名《[[李天命的思考藝術]]》。而李天命亦於1996年推出其另一著作《[[李天命詩集─寒武紀]]》,同年3月推出《[[破惘]]》。
*2002年5月7日,於[[香港嶺南大學]]演講《學習與思考》,[[譚小玲]]以「鼎鼎大名」來形容李天命。<ref>[[嶺南大學]][http://www.ln.edu.hk/tlc/qef/flower.htm Activities Details]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13226/http://www.ln.edu.hk/tlc/qef/flower.htm |date=2016-03-05 }}</ref>

*2002年7月,《[[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出版,並首度公開《[[哲道十四闋]]》圖示。
2002年7月,《[[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出版,李天命又首度公開《[[哲道十四闋]]》圖示。當2005年4月14日下午於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陳國本樓講授《[[哲學分析]]》「醒——中乘」一課完結後,李天命正式退休<ref>2005年4月21日《[[明報]]》專欄:「千年檔案」[[陳耀華]]「最後一課」</ref><ref name="lastlesson">《[[信報月刊]]》記者[[廖美香]]《李天命最後一課》</ref>,結束其30年的教學生涯。他未幾於[[2005年7月]]推出《[[哲道行者]]》。往後仍有出席演講活動或創作書籍,如於2005年12月17日在[[香港科技大學]]演講《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改革》。演講收錄於《殺悶思維》內,由張海澎執筆。[[2006年7月]]推出《[[殺悶思維]]》。由1975年至今,李天命曾作公開演講,包括1989年3月於[[香港理工學院]]演講《[[意義的思索-思考與人生]]》、1990年5月於[[香港大會堂]]演講《[[邏輯與詩之間]]》、1990年9月於香港法住文化學院演講《思入風雲》<ref>[[法住]]學會[http://www.dbi.org.hk/dbi/act_talk_index.htm 大型晚會] {{Wayback|url=http://www.dbi.org.hk/dbi/act_talk_index.htm |date=20191108100541 }}</ref>首講《[[紛亂中的寧定]]》、1991年5月於[[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演講《[[存在與反思]]》、1991年11月於[[香港浸會學院]]演講《[[從人生觀到應世哲學]]》、1992年於[[香港電台第二台]]主講《思考十三輯》、1994年於香港電台第二台主講《思考與探索》、2000年演講《[[思方學八講]]》第一至七講、2001年11月23日於[[香港理工大學]]為2001年度《千禧講座》主講《[[天下大勢,宇宙公民]]》(再度批評「極端相對主義」及「濫人權主義」,並進而批評更為廣泛的「偽專[[形式主義]]」,最後加以批評「[[宗教]][[霸權]]心態」。演講收錄於《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內,由[[張海澎]]執筆)、2002年5月7日於[[香港嶺南大學]]演講《學習與思考》<ref>[[嶺南大學 (香港)|嶺南大學]][http://www.ln.edu.hk/tlc/qef/flower.htm Activities Details]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13226/http://www.ln.edu.hk/tlc/qef/flower.htm |date=2016-03-05 }}</ref>。其中,他於1999年3月25日在[[香港大學]]主講通識講座《思考》第七講《總結》,批評當世三大盲潮包括「極端[[相對主義]]」、「濫[[人權]]主義」及「偽專[[管理主義]]」。演講雖然超時兼長達4小時半,最後換來聽眾長時間[[鼓掌]]作結。演講由[[蘇劍華]]記錄,初載於《[[明報月刊]]》1999年八月號,後收錄於《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內。
*2003年8月7日,文學類[[電視節目]]《寫意空間》播放第一輯,主角是李天命,但節目只有他的[[照片]]。<ref>2003年8月4日《[[星島日報]]》專欄:「藍馬店」[[黃子程]]教授「寫天命之意」</ref>

*2005年4月14日下午2:30,於中大[[崇基學院]]陳國本樓LT3<ref>2005年4月21日《[[明報]]》專欄:「千年檔案」[[陳耀華]]「最後一課」</ref>,講授離休前最後一課《[[哲學分析]]》「醒——中乘」。<ref name="lastlesson">《[[信報月刊]]》記者[[廖美香]]《李天命最後一課》</ref>
===其他資料===
*[[2005年7月]],《[[哲道行者]]》出版,並正式於中大退休,結束30年的教學生涯。
[[劉天賜]]是李天命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任教的第一批學生之一。演員[[李菁 (邵氏演員)|李菁]]則曾是李天命的[[英語]]學生。此外,李氏從1971年10月24日收存[[唐君毅]]簡書「致李天命」至今<ref>《[[唐君毅]]全集》·卷26·書簡</ref>,並以附錄形式收在《哲道行者》中。<ref>2006年4月16日《[[大公報]]》[[黃子程]]教授「唐君毅與天命」</ref>
*2005年12月17日,於[[香港科技大學]]演講《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改革》。演講收錄於《殺悶思維》內,由張海澎先生執筆。

*[[2006年7月]],《[[殺悶思維]]》出版。
2015年8月2日,他在[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008015850/http://leetm.mingpao.com/cfm/Forum3.cfm?CategoryID=1&TopicID=1971TopicOrder=Desc&TopicPage=1&OpinionID=1#1 《明報》網站討論區]批評名譽資深大律師及前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指「可能更上層樓出任香港大學副校長一職的這位陳教授,其頭腦級數被揭破如上,讓人捧腹之餘,不無感嘆」。同年10月4日,在[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05334/http://leetm.mingpao.com/cfm/Forum3.cfm?CategoryID=1&TopicID=1971&TopicOrder=Desc&TopicPage=1&OpinionOrder=Asc&OpinionPage=25 《明報》網站討論區]批評大學本科生[[馮敬恩]],並內文包括一首打油詩:「馮敬恩,無句真。大話精,說摘星。人無信,不可信。凡交往,必騙盡。」<ref>{{cite web |url=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MF6L3XISOZZRYC7WKT6BJGUPKA |title=拆李天命的神壇 |website= |author=馮睎乾 |publisher=香港蘋果日報 |date=2015-10-11 |access-date=2023-06-10 |quote= |archive-date=2023-06-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10091205/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MF6L3XISOZZRYC7WKT6BJGUPKA |dead-url=no }}</ref>。2015年10月10日,李氏在[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102033837/http://leetm.mingpao.com/cfm/Forum3.cfm?CategoryID=1&TopicID=2003TopicOrder=Desc&TopicPage=1&OpinionID=24#24 《明報》網站討論區]稱自己「不親共,但頗敬共,同时敬而远之」,又指自己已過世的父親是非常反共的國民黨黨員,在國民黨執政時在大陸當過九品芝麻官,但於共黨擊敗國民黨後,父母親帶着一家人逃難來到香港。<ref>http://www.pentoy.hk/時事/s624/2015/10/13/李天命的思歪藝術/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04181133/http://www.pentoy.hk/%e6%99%82%e4%ba%8b/s624/2015/10/13/%e6%9d%8e%e5%a4%a9%e5%91%bd%e7%9a%84%e6%80%9d%e6%ad%aa%e8%97%9d%e8%a1%93/ |date=2017-01-04 }}</ref>
*[[2006年10月]],在毫無藥物輔助下,一次過戒掉42年的煙癮。
*2015年8月2日,在[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008015850/http://leetm.mingpao.com/cfm/Forum3.cfm?CategoryID=1&TopicID=1971TopicOrder=Desc&TopicPage=1&OpinionID=1#1 《明報》網站討論區]批評名譽資深大律師及前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 [[陳文敏]],指「可能更上層樓出任香港大學副校長一職的這位陳教授,其頭腦級數被揭破如上,讓人捧腹之餘,不無感嘆」。
*2015年10月4日,在[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05334/http://leetm.mingpao.com/cfm/Forum3.cfm?CategoryID=1&TopicID=1971&TopicOrder=Desc&TopicPage=1&OpinionOrder=Asc&OpinionPage=25 《明報》網站討論區]批評大學本科生馮敬恩,並寫打油詩:「馮敬恩,無句真。大話精,說摘星。人無信,不可信。凡交往,必騙盡。」<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馮睎乾/art/20151011/19328425</ref>
*2015年10月10日,在[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102033837/http://leetm.mingpao.com/cfm/Forum3.cfm?CategoryID=1&TopicID=2003TopicOrder=Desc&TopicPage=1&OpinionID=24#24 《明報》網站討論區] 稱自己「不親共,但頗敬共,同时敬而远之」,又指自己已過世的父親是非常反共的國民黨黨員,在國民黨執政時在大陸當過九品芝麻官,但於共黨擊敗國民黨後,父母親帶着一家人逃難來到香港。<ref>http://www.pentoy.hk/時事/s624/2015/10/13/李天命的思歪藝術/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04181133/http://www.pentoy.hk/%e6%99%82%e4%ba%8b/s624/2015/10/13/%e6%9d%8e%e5%a4%a9%e5%91%bd%e7%9a%84%e6%80%9d%e6%ad%aa%e8%97%9d%e8%a1%93/ |date=2017-01-04 }}</ref>


== 思想概覽 ==
== 思想概覽 ==
第82行: 第54行:
#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義?
#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義?
#如何可以面對[[死亡]]而不失寧定安然?
#如何可以面對[[死亡]]而不失寧定安然?
其中又以思考居首。照他所言,要具備了確當思考的先決條件,才能恰當判斷生死問題。<ref name="wudanghurt">2006年6月21日《[[文匯報]]》「名人會客室」主持[[張慧燊]]及副刊編輯[[李澤銘]]「李天命武當傷足再悟天命」</ref>
其中又以思考居首。照他所言,要具備了確當思考的先決條件,才能恰當判斷生死問題。<ref name="wudanghurt">2006年6月21日《文匯報》「名人會客室」主持[[張慧燊]]及副刊編輯[[李澤銘]]「李天命武當傷足再悟天命」</ref>


=== 思考方法 ===
以上刊登資料均屬謬論,香港中文大學並無此教師。
李天命的思考方法,是教人在這個[[謬誤]]叢生的世界中,如何分清真偽。<ref>2003年12月4日《[[香港經濟日報]]》[[李純恩]]「天地良心」</ref>

*語理分析 —— 李氏論述[[封閉系統]]實乃思想之所以偏蔽窒礙、心靈之所以盲目瘋狂的主因,而[[語理分析]]正是破解封閉系統之最佳的方法。<ref name="talkleethink">1994年2月1至4日《[[信報]]》[[陳強立]]教授「談李天命的思考方法」</ref>
*謬誤剖析 —— 批判思維除了語理分析外,另一個有重要[[實效]]價值的環節就是[[謬誤]]剖析。李先生提出的「[[四不架構]]」既精巧又恰當地把各種謬誤歸納起來,兼且別具一格(試看一下一些流行的邏輯書對謬誤的論述<ref name="talkleethink" />)。
*邏輯技巧
*科學法度
*創意策略 —— [[創意]]思維最大關鍵就在於頭腦夠靈,最最根本的法式,那就是問:「關於X,(還)有什麼值得考慮的可能性?」<ref>1993年《[[東周刊]]》第53-58期[[白廣基]]、[[楊日華]]「善思考」</ref>


=== 悲憫眾生 ===
=== 悲憫眾生 ===
李天命說,不要聽到[[悲憫眾生]]就以為老土,最前衛的[[人道主義]]、[[人權]]思想,其根底其實都在悲憫眾生。
李天命說,不要聽到[[悲憫眾生]]就以為老土,最前衛的[[人道主義]]、[[人權]]思想,其根底其實都在悲憫眾生。

== 軼事 ==
*做事有時不免慢吞吞的,有些時候會什麼也不幹。<ref>1996年3月17日《[[明報]]》[[羅展鳳]]「思哲李天命」</ref>
*[[劉天賜]]是李天命在[[中大]]任教的第一批學生之一。
*[[李菁 (邵氏演員)|李菁]]曾是李天命的[[英語]]學生。


== 著作 ==
== 著作 ==
第107行: 第81行:
#《[[從思考到思考之上 - 思之旅(宙篇)]]》(ISBN 962-973-681-0,香港,明報出版社,2002年7月初版)
#《[[從思考到思考之上 - 思之旅(宙篇)]]》(ISBN 962-973-681-0,香港,明報出版社,2002年7月初版)
#《[[哲道行者]]》(ISBN 962-8871-18-8,香港,明報出版社,2005年7月初版、2009年7月最終定本·16版)
#《[[哲道行者]]》(ISBN 962-8871-18-8,香港,明報出版社,2005年7月初版、2009年7月最終定本·16版)
#《[[殺悶思維- 思之旅(晶篇)]]》(ISBN 962-8918-41-9 香港,明報出版社,2006年7月初版)
#《[[殺悶思維- 思之旅(晶篇)]]》(ISBN 962-8918-41-9,香港,明報出版社,2006年7月初版)
#《[[不定名]]》(ISBN 978-988-74377-0-3,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2020年6月初版)


==== 粵語演講錄音 ====
==== 粵語演講錄音 ====
第134行: 第109行:
#[[因果]]與[[命運]]
#[[因果]]與[[命運]]
#[[美善]]、[[公義]]、[[自由]]
#[[美善]]、[[公義]]、[[自由]]

=== 未出版作品 ===
*《[[智劍與天琴]]》
*[[哲學螢|《哲學螢》]]
*《[[柔情從略|柔情從略》]]
*《[[思方第二鋒|思方第二鋒》]]
*《[[邏輯,此之謂|邏輯,此之謂》]]
*《[[天嬰|天嬰》]]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Wikiquote|李天命}}
{{Wikiquote|李天命}}
官方:
官方:
*[http://rthk27.rthk.org.hk/php/leetm/message_list.php?page_no=1&gid=1&order=desc 李天命網上思考(第一期)]{{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ttp://rthk27.rthk.org.hk/php/leetm/message_list.php?page_no=1&gid=1&order=desc 李天命網上思考(第一期)] {{Wayback|url=http://rthk27.rthk.org.hk/php/leetm/message_list.php?page_no=1&gid=1&order=desc |date=20140703031957 }}
*[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leetm/ 李天命網上思考(第二期)]
*[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leetm/ 李天命網上思考(第二期)] {{Wayback|url=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leetm/ |date=20161125194834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106065657/http://leetm.mingpao.com/ 李天命網上思考(第三期)] <ref>[[明報]]網站[http://leetm.mingpao.com/htm/article_8.htm 嘉賓名錄]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02115/http://leetm.mingpao.com/htm/article_8.htm |date=2016-03-04 }}</ref>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106065657/http://leetm.mingpao.com/ 李天命網上思考(第三期)] <ref>[[明報]]網站[http://leetm.mingpao.com/htm/article_8.htm 嘉賓名錄]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02115/http://leetm.mingpao.com/htm/article_8.htm |date=2016-03-04 }}</ref>
*[http://www.leetm.net 李天命網上思考(第四期)]
*[http://www.leetm.net 李天命網上思考(第四期)] {{Wayback|url=http://www.leetm.net/ |date=20230604093519 }}
非官方:
非官方: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10627155005/http://hk.geocities.com/leetienming/book.htm 李天命書目]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10627155005/http://hk.geocities.com/leetienming/book.htm 李天命書目]
*[http://www.network54.com/Forum/166023/ 智者與遊俠Forum]
*[http://www.network54.com/Forum/166023/ 智者與遊俠Forum] {{Wayback|url=http://www.network54.com/Forum/166023/ |date=20171008094550 }}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reflist|2}}
{{reflist|2}}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DEFAULTSORT: Lee, Tien Ming}}


[[Category:21世紀哲學家]]
[[Category:21世紀哲學家]]
第168行: 第137行:
[[Category:東莞人]]
[[Category:東莞人]]
[[Category:李姓|T]]
[[Category:李姓|T]]
[[Category:分析哲學家]]
[[Category:邏輯實證主義]]

2024年8月17日 (六) 13:28的最新版本

李天命
出生 (1945-05-05) 1945年5月5日79歲)
日佔香港
居住地 香港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教育程度哲學博士
母校伯特利小學
伯特利中學
德明中學
知名作品哲道十四闋(包括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哲道行者智劍與天琴等等)
配偶徐芷儀[1][2]
网站李天命網上思考
时代當代
地区香港思想家
主要领域
思考方法數理邏輯
著名思想
哲道

李天命(英語:Lee Tien Ming,1945年5月5日),香港分析哲學家、邏輯實證主義[3]作家詩人。2005年退休前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著作有《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哲道行者》《破惘》《從思考到思考之上》《殺悶思維》《存在與反思》《思考與人生》《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等。80年代尾至90年代初主要以批評基督教思想於香港建立名聲。

背景

[编辑]

早年生活

[编辑]

李天命早年於九龍城長大,未曾入讀幼稚園。他5歲時已思考哲學問題[4],中學階段曾於位於界限街174號的孟氏圖書館翻閱《哲學概論》[5],自此對哲學留下印象,並在預科畢業後報讀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5]。此前,他於伯特利小學從小一年級讀至小六年級[6](1958年小六),繼而於伯特利中學由1958年中一年級讀至1962年中四下學期完結為止[6]。在校期間因為打架、逃學以及考試作弊而被校方要求退學[6],如是在1962年插班入讀德明中學中五年級[7],且於1964年在該校完成中六課程[8]。後來李天命於1968年修畢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學位[9]。1970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唸大學時曾於1965年至1966年擔任新亞書院學生會主席[10]

個人發展

[编辑]

李天命在1972年推出著作《存在主義概論》。1975年自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他返回母校香港中文大學任教。[11]1981年9月撰寫《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及至1987年9月30日,香港學園傳道會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舉行辯論,主題為「相信神的存在是更合理嗎?」由正方的加拿大學園傳道會巡迴演講員韓那(Michael Horner)對反方的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李天命。梁燕城後於1988年8月在明報月刊發表「評李天命的〈思辯與宗教〉」一文,同年10月在明報月刊再發表「向李天命道歉」一文。到了1991年1月,坊間把李天命的哲學觀點及軼事出版成書,定名《李天命的思考藝術》。而李天命亦於1996年推出其另一著作《李天命詩集─寒武紀》,同年3月推出《破惘》。

2002年7月,《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出版,李天命又首度公開《哲道十四闋》圖示。當2005年4月14日下午於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陳國本樓講授《哲學分析》「醒——中乘」一課完結後,李天命正式退休[12][13],結束其30年的教學生涯。他未幾於2005年7月推出《哲道行者》。往後仍有出席演講活動或創作書籍,如於2005年12月17日在香港科技大學演講《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改革》。演講收錄於《殺悶思維》內,由張海澎執筆。2006年7月推出《殺悶思維》。由1975年至今,李天命曾作公開演講,包括1989年3月於香港理工學院演講《意義的思索-思考與人生》、1990年5月於香港大會堂演講《邏輯與詩之間》、1990年9月於香港法住文化學院演講《思入風雲》[14]首講《紛亂中的寧定》、1991年5月於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演講《存在與反思》、1991年11月於香港浸會學院演講《從人生觀到應世哲學》、1992年於香港電台第二台主講《思考十三輯》、1994年於香港電台第二台主講《思考與探索》、2000年演講《思方學八講》第一至七講、2001年11月23日於香港理工大學為2001年度《千禧講座》主講《天下大勢,宇宙公民》(再度批評「極端相對主義」及「濫人權主義」,並進而批評更為廣泛的「偽專形式主義」,最後加以批評「宗教霸權心態」。演講收錄於《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內,由張海澎執筆)、2002年5月7日於香港嶺南大學演講《學習與思考》[15]。其中,他於1999年3月25日在香港大學主講通識講座《思考》第七講《總結》,批評當世三大盲潮包括「極端相對主義」、「濫人權主義」及「偽專管理主義」。演講雖然超時兼長達4小時半,最後換來聽眾長時間鼓掌作結。演講由蘇劍華記錄,初載於《明報月刊》1999年八月號,後收錄於《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內。

其他資料

[编辑]

劉天賜是李天命在中大任教的第一批學生之一。演員李菁則曾是李天命的英語學生。此外,李氏從1971年10月24日起,收存唐君毅簡書「致李天命」至今[16],並以附錄形式收在《哲道行者》中。[17]

2015年8月2日,他在《明報》網站討論區批評名譽資深大律師及前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指「可能更上層樓出任香港大學副校長一職的這位陳教授,其頭腦級數被揭破如上,讓人捧腹之餘,不無感嘆」。同年10月4日,在《明報》網站討論區批評大學本科生馮敬恩,並內文包括一首打油詩:「馮敬恩,無句真。大話精,說摘星。人無信,不可信。凡交往,必騙盡。」[18]。2015年10月10日,李氏在《明報》網站討論區稱自己「不親共,但頗敬共,同时敬而远之」,又指自己已過世的父親是非常反共的國民黨黨員,在國民黨執政時在大陸當過九品芝麻官,但於共黨擊敗國民黨後,父母親帶着一家人逃難來到香港。[19]

思想概覽

[编辑]

在李天命看來,最重要的問題為「思、生、死」三題:

  1. 如何思考得確當靈銳?
  2. 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義?
  3. 如何可以面對死亡而不失寧定安然?

其中又以思考居首。照他所言,要具備了確當思考的先決條件,才能恰當判斷生死問題。[2]

思考方法

[编辑]

李天命的思考方法,是教人在這個謬誤叢生的世界中,如何分清真偽。[20]

  • 語理分析 —— 李氏論述封閉系統實乃思想之所以偏蔽窒礙、心靈之所以盲目瘋狂的主因,而語理分析正是破解封閉系統之最佳的方法。[21]
  • 謬誤剖析 —— 批判思維除了語理分析外,另一個有重要實效價值的環節就是謬誤剖析。李先生提出的「四不架構」既精巧又恰當地把各種謬誤歸納起來,兼且別具一格(試看一下一些流行的邏輯書對謬誤的論述[21])。
  • 邏輯技巧
  • 科學法度
  • 創意策略 —— 創意思維最大關鍵就在於頭腦夠靈,最最根本的法式,那就是問:「關於X,(還)有什麼值得考慮的可能性?」[22]

悲憫眾生

[编辑]

李天命說,不要聽到悲憫眾生就以為老土,最前衛的人道主義人權思想,其根底其實都在悲憫眾生。

著作

[编辑]

「哲道十四闋」

[编辑]

李天命對已出版及打算出版的著作的統稱,但不包括早期出版的《存在主義概論》。「哲道十四闋」最先於《從思考到思考之上》中提出,再在《哲道行者》略為修訂,至今已出版的有八闋(其中一闋《天經》包含在《哲道行者》之中)。在尚未出版的「哲道十四闕」書籍中,《智劍與天琴》是他本人提及最多的一部,一直在「寫作中」,但至今尚未出版。在二零零七年就在明報李天命網上思考討論區發布「扉句」[23],《明報月刊》六月號《懶慧主義與獨立思考》一文提到該書已「寫好大半」,二零一三年在上述討論區發布「綱目大要」等[24]

已出版作品

[编辑]

著作書目

[编辑]
  1. 存在主義概論》(ISBN 957-15-0159-X, 香港,大學生活社,1972年)
  2. 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ISBN 9789623937009,香港,青年書屋,1981年9月初版)
  3. 李天命詩集─寒武紀》(ISBN 019-587-698-9,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2007年增訂本初版)
  4. 破惘 - 思之旅(星篇)》(ISBN 962-357-834-2,香港,明報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5.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戎子由梁沛霖合編)(ISBN 962-357-297-2,香港,明報出版社,1991年1月初版、1998年7月終定本·27版、2009年7月最終定本·60版)
  6. 從思考到思考之上 - 思之旅(宙篇)》(ISBN 962-973-681-0,香港,明報出版社,2002年7月初版)
  7. 哲道行者》(ISBN 962-8871-18-8,香港,明報出版社,2005年7月初版、2009年7月最終定本·16版)
  8. 殺悶思維- 思之旅(晶篇)》(ISBN 962-8918-41-9,香港,明報出版社,2006年7月初版)
  9. 不定名》(ISBN 978-988-74377-0-3,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2020年6月初版)

粵語演講錄音

[编辑]
  1. 第一講[74:37]從思考方法到人生問題——如何處理自我
  2. 第二講[74:37]語理分析(二之一)——思想網絡
  3. 第三講[51:55]語理分析(二之二)——語害三分框架
  4. 第四講[68:43]謬誤剖析(三之一)——四不架構·不一致的謬誤
  5. 第五講[78:59]謬誤剖析(三之二)——不相干的謬誤
  6. 第六講[60:25]謬誤剖析(三之三)——不充分的謬誤與不當預設的謬誤
  7. 第七講[55:50]科學方法創意策略
  8. 第八講(總結)思方第一環第一刺
  1. 從提升自我到放下自我
  2. 胸襟與教養
  3. 成敗與得失
  4. 愛情浪漫
  5. 因果命運
  6. 美善公義自由

外部連結

[编辑]

官方:

非官方:

參考文獻

[编辑]
  1. ^ 2005年6月號《信報財經月刊》「李天命伉儷同日榮休」
  2. ^ 2.0 2.1 2006年6月21日《文匯報》「名人會客室」主持張慧燊及副刊編輯李澤銘「李天命武當傷足再悟天命」
  3. ^ 李天命. 《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 香港: 青年書屋. 1999. ISBN 962-393-700-8. 
  4. ^ 戎子由; 梁沛霖 (编).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終定本) (PDF). 明報出版社. 1998: 23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0). 
  5. ^ 5.0 5.1 戎子由; 梁沛霖 (编).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終定本) (PDF). 明報出版社. 1998: 24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0). 
  6. ^ 6.0 6.1 6.2 戎子由; 梁沛霖 (编).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終定本) (PDF). 明報出版社. 1998: 39-40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0). 
  7. ^ 德明中學、莎士比亞書院 兩間學校取錄 各級新生名單. 華僑日報. 1962-07-05: 13 [2021-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8. ^ 中文中學會攷放榜. 華僑日報. 1964-07-31: 23 [2022-06-29]. 
  9. ^ 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舉行畢業典禮. 香港工商日報. 1968-07-09: 6 [2022-03-31]. 
  10. ^ 新亞學生會選出新幹事 李天命膺選主席. 華僑日報. 1965-12-24: 14 [2023-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0). 
  11. ^ 2005年6月27日《明報》總編輯張健波「編輯室手記」李天命的新書
  12. ^ 2005年4月21日《明報》專欄:「千年檔案」陳耀華「最後一課」
  13. ^ 信報月刊》記者廖美香《李天命最後一課》
  14. ^ 法住學會大型晚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嶺南大學Activities Details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5.
  16. ^ 唐君毅全集》·卷26·書簡
  17. ^ 2006年4月16日《大公報黃子程教授「唐君毅與天命」
  18. ^ 馮睎乾. 拆李天命的神壇. 香港蘋果日報. 2015-10-11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19. ^ http://www.pentoy.hk/時事/s624/2015/10/13/李天命的思歪藝術/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7-01-04.
  20. ^ 2003年12月4日《香港經濟日報李純恩「天地良心」
  21. ^ 21.0 21.1 1994年2月1至4日《信報陳強立教授「談李天命的思考方法」
  22. ^ 1993年《東周刊》第53-58期白廣基楊日華「善思考」
  23. ^ 《明報》李天命網上思考. leetm.mingpao.com. [201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24. ^ 《明報》李天命網上思考. leetm.mingpao.com. [201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25. ^ 明報網站嘉賓名錄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