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北朝行政區劃: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建立内容为“'''南北朝行政区划''',南北朝行政区划都实行三级区划,和东晋一样,南北朝政权将...”的新頁面
 
第13行: 第13行:
|[[扬州]]||[[建业]]([[江苏]][[南京]])||10郡80县 ||
|[[扬州]]||[[建业]]([[江苏]][[南京]])||10郡80县 ||
|-
|-
|[[兖州]]||[[滑州]]([[河南]][[滑县]])<br>彭城(江苏徐州)<br>瑕丘(山东兖州)||6郡31县 ||
|[[兖州]]||[[滑州]]([[河南]][[滑县]])<br>[[彭城]](江苏[[徐州]])<br>[[瑕丘]][[山东]][[兖州]])||6郡31县 ||
|-
|-
|[[豫州]]||睢阳([[安徽]][[寿县]])<br>汝南(河南汝南)||10郡43县 ||
|[[豫州]]||睢阳([[安徽]][[寿县]])<br>汝南(河南[[汝南]])||10郡43县 ||
|-
|-
|[[司州]]||[[虎牢]]([[河南]][[荥阳]])<br>义阳(河南信阳)||4郡20县 ||
|[[司州]]||[[虎牢关|虎牢]]([[河南]][[荥阳]])<br>义阳(河南[[信阳]])||4郡20县 ||
|-
|-
|[[青州]]||东阳([[山东]][[青州]])<br>历城(山东济南)||9郡46县 ||
|[[青州]]||东阳([[山东]][[青州]])<br>历城(山东济南)||9郡46县 ||

2010年10月9日 (六) 17:56的版本

南北朝行政区划南北朝行政区划都实行三级区划,和东晋一样,南北朝政权将自己没有统治的州郡也常常在境内设置。南朝将东晋的侨州郡县实施土断,使其州郡领有实地,户籍和赋役与一般州郡县相同。在6世纪南梁北魏设置州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州的实质与汉晋时代的郡基本相同。最终隋朝改州、郡、县三级区划,为州(郡)、县两级区划。

南朝

治所 郡县 备注
扬州 建业江苏南京 10郡80县
兖州 滑州河南滑县
彭城(江苏徐州
瑕丘山东兖州
6郡31县
豫州 睢阳(安徽寿县
汝南(河南汝南
10郡43县
司州 虎牢河南荥阳
义阳(河南信阳
4郡20县
青州 东阳(山东青州
历城(山东济南)
9郡46县
冀州 历城(山东济南 9郡50县
徐州 彭城(江苏扬州
钟离(安徽凤阳
12郡34县
南徐州 京口(江苏镇江 17郡63县
梁州 汉中(陕西汉中东)
南郑(陕西汉中)
20郡96县
秦州 南郑(陕西汉中) 14郡42县
南兖州 广陵(江苏扬州 11郡44县
南豫州 历阳(安徽和县 19郡91县
江州 寻阳(江西九江 9郡65县
湘州 临湘(湖南长沙 10郡62县
雍州 襄阳湖北襄樊 17郡60县
荆州 江陵(湖北荆州) 12郡48县
郢州 夏口湖北武汉 6郡39县
益州 成都(四川成都 29郡128县
宁州 建宁(云南陆良 15郡81县
广州 番禺(广东广州 18郡136县
越州 临漳(广西合浦 9郡23县
交州 龙编(越南河内 8郡53县

治所 郡县 备注
扬州 建业(江苏南京 8郡64县
北兖州 淮阴(江苏淮安 7郡6县
青州 郁州(江苏连云港 4郡19县
冀州 郁州(江苏连云港) 1郡5县
北徐州 钟离(安徽凤阳) 5郡15县
南徐州 京口(江苏镇江 16郡74县
南兖州 广陵(江苏扬州) 5郡25县
豫州 寿春(安徽寿县 18郡84县
南豫州 历阳(安徽和县) 6郡36县
梁州 南郑(陕西汉中) 68郡112县
秦州 南郑(陕西汉中) 15郡42县
雍州 襄阳(湖北襄樊) 46郡133县
巴州 巴州(重庆 4郡20县
郢州 夏口(湖北武汉) 15郡72县
司州 平阳(河南南阳 19郡84县
湘州 临湘(湖南长沙) 11郡67县
荆州 江陵(湖北荆州) 12郡47县
益州 成都(四川成都) 33郡114县
江州 寻阳(江西九江) 10郡69县
宁州 建宁(云南陆良) 30郡95县
广州 番禺(广东广州) 23郡188县
越州 临漳(广西合浦) 20郡55县
交州 龙编(越南河内) 9郡52县

北朝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