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根本煩惱: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Karlytc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隨眠(巴利文:Anusaya,梵語:anuśaya),為佛教術語,「煩惱」之異名
第1行: 第1行:
{{mergeto|隨眠}}
<noinclude>{{Afd|1=内容短小,无独立必要|date=2012/08/23|force=}}</noinclude>
<noinclude>{{Afd|1=内容短小,无独立必要|date=2012/08/23|force=}}</noinclude>
佛教術語,共有六種,即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邪見)。指的是粗重的煩惱,令眾生無法解脫[[生死]]。相對於因為這六個主要的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隨煩惱]]。
佛教術語,共有六種,即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邪見)。指的是粗重的煩惱,令眾生無法解脫[[生死]]。相對於因為這六個主要的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隨煩惱]]。

2012年8月23日 (四) 10:38的版本

佛教術語,共有六種,即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邪見)。指的是粗重的煩惱,令眾生無法解脫生死。相對於因為這六個主要的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隨煩惱

佛法修行中的解脫道,透過斷我見及斷我執的方法,達到解脫生死的涅槃境界,而取證阿羅漢果

參考

  • 我執
  • 我見
  • 隨煩惱: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
  • 唯識百法明門: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等持五慧。善有十一。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瞋六無癡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捨十一不害。煩惱有六。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隨煩惱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知不定有四。一惡作二睡眠三尋四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