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樂經: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学术风暴留言 | 贡献
内容扩充(乐经地位高于礼经;儒家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 维基化
学术风暴留言 | 贡献
→‎清華簡說:​ 内容扩充(郭店简说) 维基化
第23行: 第23行:


===清華簡說===
===清華簡說===
*在[[2008年]][[7月]][[清華大學]]獲贈兩千餘[[戰國時代|戰國]]竹簡,是由[[校友]][[趙偉國]]從境外拍賣所得捐贈給清華,經過專家鑒定這批「[[清華簡]]」屬戰國中晚期,距今大約2300—2400年左右,應出土於[[楚國]]境內。內中發現有多篇《[[尚書]]》,都是[[焚書坑儒]]以前的寫本。有些篇有傳世本,如《[[金縢]]》、《[[康誥]]》、《[[顧命]]》等,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也不相同,更多的則是前所未見的佚篇。例如《尚書》中的名篇《[[傅說之命]]》,即先秦文獻引用的《[[說命]]》,和傳世偽古文就並不相同。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有三分之一的“清華簡”已被初步瀏覽。《[[樂詩]]》為[[周武王]]于[[文王]][[宗廟]]舉行“飲至”典禮中,飲酒時所賦詩歌,疑為《樂經》原文。
*在[[2008年]][[7月]][[清華大學]]獲贈兩千餘[[戰國時代|戰國]]竹簡,是由[[校友]][[趙偉國]]從境外拍賣所得捐贈給清華,經過專家鑒定這批「[[清華簡]]」屬戰國中晚期,距今大約2300—2400年左右,應出土於[[楚國]]境內。內中發現有多篇《[[尚書]]》,都是[[焚書坑儒]]以前的寫本。有些篇有傳世本,如《[[金縢]]》、《[[康誥]]》('''李学勤先生已指出《康诰》系误认''')、《[[顧命]]》等,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也不相同,更多的則是前所未見的佚篇。例如《尚書》中的名篇《[[傅說之命]]》,即先秦文獻引用的《[[說命]]》,和傳世偽古文就並不相同。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有三分之一的“清華簡”已被初步瀏覽。《[[樂詩]]》為[[周武王]]于[[文王]][[宗廟]]舉行“飲至”典禮中,飲酒時所賦詩歌,疑為《樂經》原文。


== 郭店简说 ==
考古证明:儒家之乐论有一套基本观点,如郭店简《性自命出》开篇之语:“凡人虽有性,心亡定志,待物而后作,待乐而后行,待习而后定。”

《性自命出》六十七支简,前三十六支论'''乐''',应与乐经有关联。

乐经地位高于礼经,但低于[[易经]]。此说不仅是因为《易经》为群经之首,就现存《乐记》(有专家考证为七十子弟子公孙尼子所作)看,其《乐礼》“天尊地卑,天地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是化用《易传·系辞》语而来。荀子的《乐论》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2014年6月13日 (五) 22:04的版本

樂經》是傳說中的儒家六經之一,久佚,後世多謂之毀于秦始皇焚書,但《樂經》是否存在仍然眾說紛紜。 《乐经》在六经中地位突出,其起码要超出《礼经》。郭店简《尊德义》就明确说:“有知礼者而不知乐者,无知乐者不知礼者。”儒家十分重视的教化作用。韩非子所说的“儒分八派”中,“仲梁氏为移风易俗之儒”。

說法

古往今來有多人對其進行過論述,可大致歸納如下:

不存在說

  • “樂本無經”說。此說以邵懿辰為代表,邵懿辰《禮經通論·論樂本無經》曰:“樂本無經也。……故曰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樂之原在《》三百篇之中,樂之用在《》十七篇之中,……先儒惜‘樂經’之亡,不知四術有樂,六經無樂,樂亡,非經亡也。”[1]聶麟梟的文章《“樂本無經”——從經學史與“六藝”教學活動解讀“樂經”疑案》。亦持此說,並引入了經學史與“六藝”教學活動的視角,認為“‘經’脫胎於‘六藝’教學活動,‘經學’誕生於秦漢之際‘焚書’後產生的‘文獻自覺’,‘五經博士’確認之時便無‘樂經’,‘樂經’一詞出於王莽時人偽作,發揚于沈約宋書·樂志》,後世之研究多誤,蓋受後世經學思維影響過深之故。”[2]
  • “樂經”即“樂舞”說。此說以項陽為代表。項陽《<樂經>何以失傳》曰:“《樂經》應該特指在周代被奉為經典的、作為雅樂核心存在、所備受推崇的‘六代樂舞’,這裡的‘樂經’是‘經典樂舞’的含義。如此,《樂經》之失便可釋然。”[3]
  • “樂經”即樂譜說。持此觀點者較少,論述亦寡。楊伯峻先生《經書淺談》導言曰:“樂經可能只是曲調曲譜。”[4]

改名說

  • “樂經”即“詩樂”說。此說以明朝劉濂為代表。朱載堉於《律呂精義內篇五·候氣辨疑第八》引用劉濂《樂經元義》曰:“六經缺‘樂經’,古今有是論矣。愚謂‘樂經’不缺,三百篇者,‘樂經’也,世儒未之深考耳。”[5]
  • “樂經”即《周官·宗伯·大司樂》說。此說以明朝朱載堉和清朝李光地為代表。朱載堉《樂學新說》曰:“臣謹按:時,竇公獻古《樂經》,其文與《大司樂》同,然則《樂經》未嘗亡也。”[6]李光地《古樂經傳》曰:“《漢書》,文帝時……出其本經一篇,即今《周官·大司樂》章,則知此篇乃古《樂經》也。”[7]
  • “樂經”即《禮記·樂記》說。此說以羅藝峰為代表。羅藝峰《由<樂緯>的研究引申到<樂緯>與<樂經>的問題》曰:“兩漢相續,時代接近,證明造的時代的確是把《樂記》作為《樂經》的,……”[8]

已毀說

  • “樂經”焚于秦火說。此說以田君為代表。田君《<樂經>的性質與亡佚新探》曰:“《樂經》……說其本身就是樂舞,現在看來,恐怕不太妥當。……《樂經》作為先秦經典,其中記載的內容,應當是樂之義理體制。……緊接著項羽又一把火,……本來就被打入‘冷宮’的《樂經》,歷經磨難,徹底失傳。”[9]

清華簡說

  • 2008年7月清華大學獲贈兩千餘戰國竹簡,是由校友趙偉國從境外拍賣所得捐贈給清華,經過專家鑒定這批「清華簡」屬戰國中晚期,距今大約2300—2400年左右,應出土於楚國境內。內中發現有多篇《尚書》,都是焚書坑儒以前的寫本。有些篇有傳世本,如《金縢》、《康誥》(李学勤先生已指出《康诰》系误认)、《顧命》等,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也不相同,更多的則是前所未見的佚篇。例如《尚書》中的名篇《傅說之命》,即先秦文獻引用的《說命》,和傳世偽古文就並不相同。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有三分之一的“清華簡”已被初步瀏覽。《樂詩》為周武王文王宗廟舉行“飲至”典禮中,飲酒時所賦詩歌,疑為《樂經》原文。


郭店简说

考古证明:儒家之乐论有一套基本观点,如郭店简《性自命出》开篇之语:“凡人虽有性,心亡定志,待物而后作,待乐而后行,待习而后定。”

《性自命出》六十七支简,前三十六支论,应与乐经有关联。

乐经地位高于礼经,但低于易经。此说不仅是因为《易经》为群经之首,就现存《乐记》(有专家考证为七十子弟子公孙尼子所作)看,其《乐礼》“天尊地卑,天地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是化用《易传·系辞》语而来。荀子的《乐论》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 [清]邵懿辰.禮經通論[M].上海:國學扶輪社,1911.
  2. ^ 聶麟梟.“樂本無經”——從經學史與“六藝”教學活動解讀“樂經”疑案[J].北京:人民音樂,2011(8):62.
  3. ^ 項陽. 《樂經》何以失傳[N].光明日報,2008-6-23(12).
  4. ^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經書淺談[C].北京:中華書局,2005.3
  5. ^ 四庫全書[Z].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五·律呂精義內篇五·候氣辨疑第八.
  6. ^ 四庫全書[Z].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五·樂學新說.
  7. ^ 四庫全書[Z]. 經部·樂類·古樂經傳·卷一·樂經.
  8. ^ 羅藝峰.由《樂緯》的研究引申到《樂緯》與《樂經》的問題[J].高雄:經學研究集刊,2007(3).
  9. ^ 田君.《樂經》的性質與亡佚新探[J].南京: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0(1):25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