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唐三彩: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eromeyuchien留言 | 贡献
Jeromeyuchie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3行: 第3行:


[[唐三彩#/media/File:Tang Sancai Jar, Tang Dynasty, Blue Glaze, Pottery, 唐三彩, 大藍罐, 藍釉, 唐代, IMG 0695 05.jpg|唐三彩]]不见于古代文献,直到清末建造[[隴海鐵路]],在[[洛阳]][[邙山]]毁损唐代墓葬,發現颇多的唐三彩陶器。古董商将其运至北京,引起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高度重视,出土的唐三彩被修復成功,引發了收藏熱<ref>《孟津縣誌》:“在1920年前后南石山村有7位高姓民间艺人,以修复损坏的出土唐三彩为生,后来陶塑艺人高良田在自己多年修复古唐三彩的技艺上,首次复制唐三彩获得成功,成为高姓的家传秘技,当时用小窑烧制唐三彩也仅流传于高姓家族之间。”</ref>。
[[唐三彩#/media/File:Tang Sancai Jar, Tang Dynasty, Blue Glaze, Pottery, 唐三彩, 大藍罐, 藍釉, 唐代, IMG 0695 05.jpg|唐三彩]]不见于古代文献,直到清末建造[[隴海鐵路]],在[[洛阳]][[邙山]]毁损唐代墓葬,發現颇多的唐三彩陶器。古董商将其运至北京,引起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高度重视,出土的唐三彩被修復成功,引發了收藏熱<ref>《孟津縣誌》:“在1920年前后南石山村有7位高姓民间艺人,以修复损坏的出土唐三彩为生,后来陶塑艺人高良田在自己多年修复古唐三彩的技艺上,首次复制唐三彩获得成功,成为高姓的家传秘技,当时用小窑烧制唐三彩也仅流传于高姓家族之间。”</ref>。
[[File:Tang Sancai Jar, Tang Dynasty, Blue Glaze, Pottery, 唐三彩, 大藍罐, 藍釉, 唐代, IMG 0695 02.jpg|缩略图|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Sancai#/media/File:Tang_Sancai_Jar,_Tang_Dynasty,_Blue_Glaze,_Pottery,_%E5%94%90%E4%B8%89%E5%BD%A9,_%E5%A4%A7%E8%97%8D%E7%BD%90,_%E8%97%8D%E9%87%89,_%E5%94%90%E4%BB%A3,_IMG_0695_04.jpg]]
[[File:Tang Sancai Jar, Tang Dynasty, Blue Glaze, Pottery, 唐三彩, 大藍罐, 藍釉, 唐代, IMG 0695 02.jpg|缩略图]]


唐三彩采用二次烧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经过[[冷却]],再于胎上绘以各种釉料入窑进行釉烧。唐三彩是一种[[低温]](850℃-950℃)釉陶器,用含有[[铜]](釉为绿色)、[[铁]](赭黄色)、[[锰]](紫色)、[[钴]](蓝色)、[[锑]](浅黄)等作釉料着色剂,并加入[[铅]]、[[铝]]作[[助熔剂]]。其釉色互相渗化,加上年代久远,部分颜色发生变化并-{}-产生新色,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水平。但由于实用性较差,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即[[冥器]]和[[俑]]。
唐三彩采用二次烧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经过[[冷却]],再于胎上绘以各种釉料入窑进行釉烧。唐三彩是一种[[低温]](850℃-950℃)釉陶器,用含有[[铜]](釉为绿色)、[[铁]](赭黄色)、[[锰]](紫色)、[[钴]](蓝色)、[[锑]](浅黄)等作釉料着色剂,并加入[[铅]]、[[铝]]作[[助熔剂]]。其釉色互相渗化,加上年代久远,部分颜色发生变化并-{}-产生新色,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水平。但由于实用性较差,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即[[冥器]]和[[俑]]。

2022年6月12日 (日) 12:29的版本

Sancai camel, Tang Dynasty
唐三彩,藍釉駱駝
Tang Sancai Jar, Tang Dynasty, Blue Glaze
唐三彩, 藍釉, 唐代

三彩唐代盛行的一种釉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所谓唐三彩,是指唐代陶器上的色,后来也用来泛称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种,如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但主要以黄、绿、褐(白、赭、蓝)三色为主,所以称之为“三彩”。

唐三彩不见于古代文献,直到清末建造隴海鐵路,在洛阳邙山毁损唐代墓葬,發現颇多的唐三彩陶器。古董商将其运至北京,引起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高度重视,出土的唐三彩被修復成功,引發了收藏熱[1]

File:Tang Sancai Jar, Tang Dynasty, Blue Glaze, Pottery, 唐三彩, 大藍罐, 藍釉, 唐代, IMG 0695 02.jpg

唐三彩采用二次烧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经过冷却,再于胎上绘以各种釉料入窑进行釉烧。唐三彩是一种低温(850℃-950℃)釉陶器,用含有(釉为绿色)、(赭黄色)、(紫色)、(蓝色)、(浅黄)等作釉料着色剂,并加入助熔剂。其釉色互相渗化,加上年代久远,部分颜色发生变化并产生新色,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水平。但由于实用性较差,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即冥器

唐三彩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人物动物器物三种。人物有文臣武将贵妇男僮女仆艺人胡人等。动物有马、骆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牛、羊、狮、虎等。器物有盛器、文房用具、室内用具等。古时,唐三彩很少用作日用品和陈设品,大部分用作随葬品,主要出产、流行于中原地区,供这一带的大小官僚们使用。随着唐朝陵墓的发掘,大量随葬品唐三彩得以面世。随葬品唐三彩主要分为器物类,如碗、壶、盘、房屋等;以及俑像类,如仕女文吏胡人乐伎武士天王骆驼等。

唐三彩的艺术造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特征。强壮有力、神态潇洒的武士俑、天王俑和肥壮丰满的马、骆驼等,充分表现了唐初国力的强盛;从脸部稍胖、体态丰满的女俑,可以看出唐朝人是以胖为美的。

工艺原理

唐代的唐三彩馬
Song Sancai Jar, Song Dynasty, Three Colours, Blue Glaze
宋三彩, 藍盤, 藍釉, 宋代
File:Song Sancai Jar, Song Dynasty, Three Colours, Blue Glaze, Pottery, 宋三彩, 藍盤, 藍釉, 宋代, 3215.JPG 05.jpg
底部, 宋三彩, 藍盤, 藍釉, 宋代
File:Sancai camel with music band, Tang Dynasty, Blue Glaze, 唐三彩,藍釉馬,四胡人樂團,游謙 FullSizeRender.jpg (8) 07.jpg
唐三彩,藍釉馬,四胡人樂團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 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來自挖墓,故現存品多為随葬品。此外由于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性能如耐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白瓷,亦由于作為日用品的板本僅為下价品,故此這种三彩瓷基本上並无任何傳世品。

影響

當時唐三彩影響到朝鮮新羅日本奈良時代的陶器,新羅參照唐三彩技術發展成新羅三彩奈良時代則有奈良三彩[2]後代更有精美的 遼三彩和宋三彩作品。

相关图片

注釋

  1. ^ 《孟津縣誌》:“在1920年前后南石山村有7位高姓民间艺人,以修复损坏的出土唐三彩为生,后来陶塑艺人高良田在自己多年修复古唐三彩的技艺上,首次复制唐三彩获得成功,成为高姓的家传秘技,当时用小窑烧制唐三彩也仅流传于高姓家族之间。”
  2. ^ 紫玉. 唐三彩的姊妹花──异域三彩. 《收藏界》. 2011年02期. 

崔瑋. 2015. 洛陽唐三彩《中國標準導報》第12期 68-71. 謝明良 1996, 日本出土唐宋時代陶瓷及其有關問題. 故宮學術季刊. 卷期13:4. 頁8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