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济水: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9行: 第9行:
此外,也有發源於濟源城區西北東、西二源的說法。《水经注》记载:“今济水重源,出温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認為濟水出自於濟城城區西北的兩個泉水。唐代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济水兩個源頭:“济水,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东源周回七百步,深不测;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缭之以周墙,源出王屋山。」,指雖然有王屋山的源頭,但是也指明有東源。宋代《[[太平寰宇記]]》、清代[[蔣作錦]]《東源考古錄》也使用了這個說法。{{R|李保國|p=28}}
此外,也有發源於濟源城區西北東、西二源的說法。《水经注》记载:“今济水重源,出温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認為濟水出自於濟城城區西北的兩個泉水。唐代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济水兩個源頭:“济水,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东源周回七百步,深不测;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缭之以周墙,源出王屋山。」,指雖然有王屋山的源頭,但是也指明有東源。宋代《[[太平寰宇記]]》、清代[[蔣作錦]]《東源考古錄》也使用了這個說法。{{R|李保國|p=28}}


=== 流向 ===
=== 爭論 ===
據戰國時代《禹贡》對於濟水的記載,當時人們認為濟水發源於王屋山頂的太乙池,然後潛流於地下,再流向今溫縣西南,然後再潛流於地下,越過黃河之後,再滎陽以北溢出,形成滎澤。然後在滎澤以東,濟水再次伏流,然後在陶岳(今山東定陶西)北溢出。過程中三次潛流,又三次伏出,即是「三伏三見」。{{R|陈隆文|p=53}}
據戰國時代《禹贡》對於濟水的記載,當時人們認為濟水發源於王屋山頂的太乙池,然後潛流於地下,再流向今溫縣西南,然後再潛流於地下,越過黃河之後,再滎陽以北溢出,形成滎澤。然後在滎澤以東,濟水再次伏流,然後在陶岳(今山東定陶西)北溢出。過程中三次潛流,又三次伏出,即是「三伏三見」。{{R|陈隆文|p=53}}


在《水經注》卷七、卷八中記載,濟口分為兩支,第一支為南濟:在濟源出,東南進入溫縣,東南流經過隤城以西,之後南出於鞏縣以此,南入於黃河。之後經過辠縣北,向東流依次經過膋陽縣以北,礫溪以南,滎澤以北,陽武縣南,濟陽故城以南,冤胊縣以南,定陶縣以南,陶丘以北,濟陽郡以南。接着改為東南流乘氏縣以南,又繼續東流昌邑縣以北、金乡县以南、东缗县以北、方与县以北,湖陆县以南,沛县东北。接着东南流經过畄县北,又東經彭城县北,又东南过徐县北,又东至邳睢陵县,流入淮水。{{R|杨铭|p=86-87}}

第二支為北济:由温县东北流出,過过阳武县故城以北後,依次經過酸枣县东南,封丘县以北,平丘县以南,济阳县以北。其一條從濟陽縣東北流入巨野泽,由东北过寿张县西界後,向北过须昌县膩西,谷城县西,临沂县东。改為向東北流,過过营县以南,东过梁邹县北,又改為東北流向,依次經過临济县以南,利县以西,甲下邑以南。最後向東流經琅槐县故城北,在乐安群博昌縣入海。{{R|杨铭|p=86-87}}

=== 爭論 ===
針對於濟水下潛黃河再伏出,「載黃而南」,「三伏三見」的現象,古代的時候已經引起了爭論。部份古代學者認為古代濟水確實有「伏見」的現象,如宋代的[[鄭樵]]、[[沈括]],明代的[[胡纘宗]]等都認同這個說法。鄭樵在《通志》中認為“伏流隐见无常,乃其本性,非真涸竭也。济水既伏流地中,则发地皆泉,又不特历下诸邑为然。是故一见为济源,再见为荥水,又见为山东诸泉水,而溢为大小清河,其实皆济水也。”,認為伏流的現象非常常見,濟源、滎水、以及山東各泉水和大小清河都是濟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明代的胡纘宗《咏趵突泉》中有“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泠然”的诗句,认为[[趵突泉]]水來自[[王屋山]],可見他認同「伏見」的說法。{{R|陈隆文|p=54}}
針對於濟水下潛黃河再伏出,「載黃而南」,「三伏三見」的現象,古代的時候已經引起了爭論。部份古代學者認為古代濟水確實有「伏見」的現象,如宋代的[[鄭樵]]、[[沈括]],明代的[[胡纘宗]]等都認同這個說法。鄭樵在《通志》中認為“伏流隐见无常,乃其本性,非真涸竭也。济水既伏流地中,则发地皆泉,又不特历下诸邑为然。是故一见为济源,再见为荥水,又见为山东诸泉水,而溢为大小清河,其实皆济水也。”,認為伏流的現象非常常見,濟源、滎水、以及山東各泉水和大小清河都是濟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明代的胡纘宗《咏趵突泉》中有“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泠然”的诗句,认为[[趵突泉]]水來自[[王屋山]],可見他認同「伏見」的說法。{{R|陈隆文|p=54}}


第30行: 第25行:




在魏晉時期,



魏晉時期,據《水經注》卷七、卷八中記載,濟口分為兩支,第一支為南濟:在濟源出,東南進入溫縣,東南流經過隤城以西,之後南出於鞏縣以此,南入於黃河。之後經過辠縣北,向東流依次經過膋陽縣以北,礫溪以南,滎澤以北,陽武縣南,濟陽故城以南,冤胊縣以南,定陶縣以南,陶丘以北,濟陽郡以南。接着改為東南流乘氏縣以南,又繼續東流昌邑縣以北、金乡县以南、东缗县以北、方与县以北,湖陆县以南,沛县东北。接着东南流經过畄县北,又東經彭城县北,又东南过徐县北,又东至邳睢陵县,流入淮水。{{R|杨铭|p=86-87}}

第二支為北济:由温县东北流出,過过阳武县故城以北後,依次經過酸枣县东南,封丘县以北,平丘县以南,济阳县以北。其一條從濟陽縣東北流入巨野泽,由东北过寿张县西界後,向北过须昌县膩西,谷城县西,临沂县东。改為向東北流,過过营县以南,东过梁邹县北,又改為東北流向,依次經過临济县以南,利县以西,甲下邑以南。最後向東流經琅槐县故城北,在乐安群博昌縣入海。{{R|杨铭|p=86-87}}


至唐宋時期,已較為少見河、濟共同泛濫的文獻,可見
至唐宋時期,已較為少見河、濟共同泛濫的文獻,可見
第46行: 第44行:


}}
}}

== 連結 ==
{{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
{{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
{{四渎}}
{{四渎}}

2022年6月22日 (三) 16:15的版本

济水,又名兗水沇水[1]是中國古代的一條河流,是四瀆之一,大致由河南滎陽流向黃海,1852年後由於黃河改道而消失。

水文

原頭

在古代,較為流行的說法是指济水源自济源王屋山,晋代郭璞水经》指:“水出王屋山为沇水,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指“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唐初李泰括地志辑校》更加指“沇水出怀州王屋县北十里,王屋山顶崖下,石泉停不流,其深不测,既见而伏,至济源县西北二里,平地其源重发,而东南流为泲水。”,將源頭明確指明为“王屋山顶崖下石泉”。晚唐著道士杜光庭撰写的《天坛王屋山圣迹记》认定为王屋山主峰天坛山顶西崖下的“太一泉」,「其太一泉水,伏流其下,东为济水。」。至明代,李濂《游王屋山记》指:“下南天门,里许,游黑龙洞,洞前有太乙池,即济水发源处也。」,認為王屋山黑龙洞太乙池是濟水的發源處,至清代胡渭在《禹贡锥指》也認可出自於王屋山太乙池的說法。[2]:27

此外,也有發源於濟源城區西北東、西二源的說法。《水经注》记载:“今济水重源,出温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認為濟水出自於濟城城區西北的兩個泉水。唐代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济水兩個源頭:“济水,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东源周回七百步,深不测;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缭之以周墙,源出王屋山。」,指雖然有王屋山的源頭,但是也指明有東源。宋代《太平寰宇記》、清代蔣作錦《東源考古錄》也使用了這個說法。[2]:28

爭論

據戰國時代《禹贡》對於濟水的記載,當時人們認為濟水發源於王屋山頂的太乙池,然後潛流於地下,再流向今溫縣西南,然後再潛流於地下,越過黃河之後,再滎陽以北溢出,形成滎澤。然後在滎澤以東,濟水再次伏流,然後在陶岳(今山東定陶西)北溢出。過程中三次潛流,又三次伏出,即是「三伏三見」。[3]:53

針對於濟水下潛黃河再伏出,「載黃而南」,「三伏三見」的現象,古代的時候已經引起了爭論。部份古代學者認為古代濟水確實有「伏見」的現象,如宋代的鄭樵沈括,明代的胡纘宗等都認同這個說法。鄭樵在《通志》中認為“伏流隐见无常,乃其本性,非真涸竭也。济水既伏流地中,则发地皆泉,又不特历下诸邑为然。是故一见为济源,再见为荥水,又见为山东诸泉水,而溢为大小清河,其实皆济水也。”,認為伏流的現象非常常見,濟源、滎水、以及山東各泉水和大小清河都是濟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明代的胡纘宗《咏趵突泉》中有“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泠然”的诗句,认为趵突泉水來自王屋山,可見他認同「伏見」的說法。[3]:54

也有部份古代學者認為「伏見」的現象並不可信,程大昌在《禹贡山川地理图》中认为伏流说,“独不思济其果能伏流,则当高宗之世,荥口虽不受河,犹有溢流汨出地底,则伏流之说信矣。今其河水不入荥口,则荥泽遂枯,尚言伏流,不其诬耶”,指假如伏流說成立的話,在漢高宗的時候黃河不入滎口,也應該有濟水的水源補充滎澤,不至缺水,因此不認同「伏見」的說法。胡渭引用了王纲振說法,認為:“如时以东流为济,溢为荥为见。则漾东流为汉,汇为彭蠡,亦可为见乎。又若以入于河为伏,则渭入于河,洛入于河亦可为伏乎。况《经》明言浮于济、漯达于河。河、济本通,而此曰流、曰溢、曰入、曰出、曰至、曰会,亦并无间断,不知三伏三见何据?」,認為假如濟水流入黃河可以算是伏見的話,這樣渭水、洛水流入黃河也可以算是伏見的一種,認為「三伏三見」說沒有依據。[3]:54

現代學者一般都不認同古代的「三伏三見」說。1957年,岑仲勉在《黃河變遷史》中否定了「截黃而南」的觀點,認為濟水是濟水源頭到入於黃河的一段[4]。何幼琦則認為濟水上游並非黃河的支流,而中下游也不是黃河的支渠。[5]史念海認為,濟水並不是獨立的一條河流,而是黃河分流出來的支津。[6]譚其驤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將濟水標和黃河平行的獨立河流,認為它發源於河南,流經山東,然後流入黃海。[7]

歷史

據學者推測,在第四紀到來的時候,古華北巨湖消亡,但在坳陷區依然有若干的古湖。這些古湖在構造運動的影響之下,形成了早期的濟水。在全新世時期之初,當時華北平原應該只有北部的濟水水系以及是南部的淮河水系。據推測,當時的濟水可能大致分為兩條支津,第一條源於今天的濟源,下有沁水的注入,流經沁陽古湖後,然後有淇水、清水注入,再下有羑水、蕩水注入,接着注入了大陸澤和寧晉泊湖淀群系,接納了近20條河流,再流經數個湖淀群後,在天津附近流入黃海。另一條即傳統的濟水水道,從沁陽古湖流出之後,向東南方向流,經今鄭州市以北的武、敖、古滎,并會礫石溪水、索水等,在今原陽以南,向東北方向流方今封丘縣北,濟陽縣北,在冤句和定陶附近進入古菏澤,而後在乘氏(今巨野西南)向東北注入巨野澤。然後在巨野澤流出,向東北方向,過須昌、谷城、臨邑,在濟南市北流過後,向東經過營縣、臨濟,然後在利縣(今山東省博興)入海。

但之後,黃河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個格局。在全新世中段,即約距離現今五千年的時候的時候四瀆中黃河、淮河以及是淮河,可能共有一個出海口。



在魏晉時期,據《水經注》卷七、卷八中記載,濟口分為兩支,第一支為南濟:在濟源出,東南進入溫縣,東南流經過隤城以西,之後南出於鞏縣以此,南入於黃河。之後經過辠縣北,向東流依次經過膋陽縣以北,礫溪以南,滎澤以北,陽武縣南,濟陽故城以南,冤胊縣以南,定陶縣以南,陶丘以北,濟陽郡以南。接着改為東南流乘氏縣以南,又繼續東流昌邑縣以北、金乡县以南、东缗县以北、方与县以北,湖陆县以南,沛县东北。接着东南流經过畄县北,又東經彭城县北,又东南过徐县北,又东至邳睢陵县,流入淮水。[8]:86-87

第二支為北济:由温县东北流出,過过阳武县故城以北後,依次經過酸枣县东南,封丘县以北,平丘县以南,济阳县以北。其一條從濟陽縣東北流入巨野泽,由东北过寿张县西界後,向北过须昌县膩西,谷城县西,临沂县东。改為向東北流,過过营县以南,东过梁邹县北,又改為東北流向,依次經過临济县以南,利县以西,甲下邑以南。最後向東流經琅槐县故城北,在乐安群博昌縣入海。[8]:86-87

至唐宋時期,已較為少見河、濟共同泛濫的文獻,可見

文化

濟水作為四瀆之一,有超過二千多年的祭祀文化,其济渎庙是全国目前仅存的四渎庙宇。[9]

参考

  1. ^ 《尚書·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2. ^ 2.0 2.1 李保國. 濟水源頭之謎探析(二).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 18 (04): 25-31. 
  3. ^ 3.0 3.1 3.2 陳隆文; 劉爭艷. 釋《禹貢》濟水“三伏三見”. 平頂山學院學報. 2010, 25 (01): 53-57. 
  4. ^ 岑仲勉. 黃河變遷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330. 
  5. ^ 何幼琦. 古濟水鈎沉. 新鄉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83, (2): 100-107. 
  6. ^ 史念海. 論濟水和鴻溝(上).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 1982: 70-76. 
  7. ^ 譚其驤.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秦時期). 地圖出版社. 1982: 3-4. 
  8. ^ 8.0 8.1 楊銘; 馬捷. 濟水湮滅考證.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5, (05): 86-89. 
  9. ^ 李騰. 近四十年國內外濟水文化研究述評.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 21 (02): 78-83. 

連結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濟水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