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淅川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Znuo留言 | 贡献2004年10月17日 (日) 06:0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简介

淅川,属辖河南南阳市,位于河南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 全县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约合420万亩,其中荒山290万亩,水域60万亩,其他地形约70万亩(不过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发,比例可能会有所改动)。 淅川辖16个乡镇,516个行政村,7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

乡镇

城关镇 上集镇 金河镇 老城镇 马蹬镇 香花镇 厚坡镇 九重镇 毛堂乡 西簧乡 滔河乡 荆关镇 寺湾镇 大石桥乡 盛湾镇 仓房镇

历史

淅川古称商於,属楚国,是楚文化发祥地,也是楚国早期都城丹阳的所在地。水路交通极为方便,沿丹江北达秦川,南至荆襄直通汉口。在铁路交通未发达时期,这里是连结东南和西北诸省的重要商业通道。清道光、光绪年间淅川曾两度擢升为河南省直隶厅。 这里曾诞生了商界鼻祖越大夫范蠡,南北朝史学家范晔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著名诗人屈原、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到此留下过光辉的诗篇。《史记·屈原列传》中说“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丹淅就是当今淅川的丹江流域。据说屈原的名篇《国殇》就是他在这里凭吊阵亡的8万楚国将士而作。

自然

淅川区位独特,资源丰富。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等五大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 这里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的矿藏42种,其中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大理石储量全国第一,砂金、石灰岩、石膏、白云岩居河南省第一。 同时,淅川宜林荒山有2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是国家长江防护林工程的重要基地。

经济

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和内河交通的衰败,地属山区的淅川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一度被认为是“河南的小西藏”。 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经济作物较有名的是辣椒。 轻工业比较流行的是手工丝织业,重工业则有一些矿产的开采和加工。 近年来,旅游业有所开发。

风光

淅川境内冈恋起伏,纵横交错,河流交织,地势十分复杂。西北连接秦岭余脉,北部衔接伏牛山麓,西南则是群山连绵,环绕着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 这里以丹江水库自然风景,盛唐时期中州“四大名刹”之一的香严寺(距今已1700多年历史),荆紫关古镇保存完好的清代五里长街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古城址、古墓群为代表的大批珍贵文物,构成融山水、人文资源、宗教和楚文化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