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韶关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1.154.191.160留言2004年11月12日 (五) 08:24 →‎地理和气候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韶关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是广东最北部的市,位于广东、湖南江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25°31'。面积1.84万平方千米,人口314.85万(2003年末数据)。韶关市少数民族以瑶族、畲族为主,还有满、回、京、苗、黎、白、侗、土家等,共31个。瑶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曲江县和始兴县,畲族主要分布在南雄县和始兴县。

韶关各地习俗风俗有浓郁的岭南客家汉族色彩,瑶、畲两族也各具民族特色。汉族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依照二十四节令的规律安排生产,成为习惯。从事农活早出晚归、请亲朋帮工成为传统,山区还有春种田基豆、冬放野牛、打横塘、检油茶等等各种习俗。经商贸易讲究择吉开张、注重招牌,有赶墟日(定期集市)、赊销等习俗。在居住方面,农村多以姓族聚居,讲究风水择地而居,有姓族大屋(檐街屋)、围龙屋、“四点金”住宅、骑楼式住宅、围楼、“小康房”等住宅类型。饮食方面,注重节日饮食,讲究吃“团年饭”、“团圆饭”,有炒米饼、米糕、油糍、灰水糍、艾糍等十数种有特色的年节食品,民间普遍重视传统节日,除春节元霄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外,还有尝新节、冬至节等。婚俗方面,农村仍有哭嫁、送嫁、迎亲、拜堂、闹洞房等古俗遗风。民间重视传宗接代和靠子女养老送终,还有修族谱家谱、春节清明祭祖以及订立族规、奖励读书等传统。瑶、畲两族有各自独特的风情习俗,在姓名称呼、起居饮食、衣冠服饰、喜庆禁忌、社会风尚等各方面富有当地民族特色。

韶关宗教历史久远,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信徒较多。一些宗教庙会如南华诞等影响至今,信徒在饮食、服装等方面有一些宗教色彩。

韶关方言以客家方言为主,广大城乡普遍使用,并成为瑶族与当地汉族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韶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则普遍使用粤方言(广州话),普通话在市区、县城及工矿区也普遍使用。此外,还有少量农村地区使用湘方言、闽南方言、北江船话和粤北土话。韶关瑶族群众使用瑶语,畲族群众则已放弃本民族语言转用汉语。韶关民间文化艺术种类丰富,包括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山歌剧山歌说书快板粤曲舞龙舞狮等民间歌舞以及木雕编织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


地理和气候

韶关的西部和北部临湖南省郴州市,东北临江西省赣州市,东部临广东省河源市,南临广州市和惠州市,西边是清远市。

韶关位于南岭南麓,以山地为主,由于水的侵蚀造成许多山谷。山脉主要走向以东西走向为主。全市最高点乳源石坑崆高1902米,是广东省的最高点。市内山脉的岩石以红色为主。岩层中有许多古生物化石。这个地貌被以韶关市内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为丹霞地形

韶关境内河流主要属珠江水系北江流域。北江自北向南贯穿本市,大小支流密布。北江上游为浈江,全长144公里,主要一级支流有墨江、锦江。北江主要一级支流有武江、南水、翁江。新丰县部分属东江流域。

韶关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一月气温最低,平均在10度左右,七月气温最高,平均到30度。年降雨量1400-1900毫米,其中春天和初夏降雨量大,秋冬降雨小。平均无霜期310天,只有在北部的山地里有降雪。

历史

韶关历史悠久,文化古老,源远流长,早在10万前,就有粤北先民活动生息。现韶关市境内地区,春秋荆州扬州战国楚国南疆,南海郡地,初为南越北境。公元前111年设曲江县,包括现韶关市大部分地区,县治在今市区。

公元265年三国孙吴设始兴郡,辖曲江、始兴等6县(范围大体上是今粤北地区),治所在曲江(在今市区)。南朝以后设州领郡今市境基本市属东衡州。开皇九年公元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名胜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以后历朝沿袭。两朝在今韶关市区设关收税故俗称韶关。民国时期先后设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北区、西北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等。

1949年9-10月,中国共产党在粤北各县陆续取得政权,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辖韶关市、曲江县等17县市。1950年1月更名北江专区。1952年撤销北江专区,设立粤北行政区。1956年撤销粤北行政区,设立韶关专区。1970年专区更名地区。1975年11月韶关市升为地级市,辖曲江县。1983年地市合併称韶关市。

经济

韶关是广东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第三产业也有相当的规模。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七十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八十年代以来,韶关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全市有工业企业2.5万个,其中大型企业有20个,中型企业有47个,形成了以钢铁、采掘、有色金属冶炼、电力、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化工及森工为主要工业门类的工业体系。

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农业总产值为78.4亿元,工业102.2亿元,建筑业29.0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19.3:46.7:34.0。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29亿元。2003年旅游业共接待游客达46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6亿元。

200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05亿美元。2003年底全市有三资企业1000多家。2003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83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色金属、家具、纺织、化工产品、轻工产品、机电产品以及优质大米、茶叶、香菇、蔬菜等农林产品。

行政区划

现辖3区、2县级市、4县、1自治县

区:浈江武江曲江

县级市:乐昌南雄

县:仁化始兴翁源新丰

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

交通

韶关地处从中国北方进入广东的交通要道。

旅游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

南华禅寺座落在曲江区马坝镇东南6千米的曹溪之畔,距韶关市区22千米,距京珠高速公路曲江出口9千米,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场“南宗禅法”的发祥地,素有“南宗祖庭”之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至今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寺庙,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门山大觉禅寺,俗称云门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千米的云门山慈悲峰下,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始祖慧能九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距今已有1070多年,是禅宗五宗之一云门宗的发源地,我国重点寺观。

马坝人遗址(石峡遗址)位于曲江区马坝镇南狮子岩,距京珠高速公路曲江出口2千米。狮子岩是由外形貌似狮子的两座秀丽玲珑的石灰岩孤峰组成,一高一矮,南北并立,由北遥望如卧狮酣睡,由南远看则似雄狮起舞。这座狮子岩就是著名的马坝人遗址、石峡遗址所在地,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距京珠高速公路大桥出口10千米,是广东省最大的森林公园。主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省最高峰。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73万公顷,是广东唯一的原始森林留存地,南岭山地的核心地带,地球同纬度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区域。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已发现的植物种类达20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保护植物10种,野生动物有哺乳类70种、鸟类125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31种。由于地势高拔,这里的物种群落垂直变化明显,1000米以下是低山常绿阔叶林带:1000-1500米是常绿的阔叶林与落叶林混交林带,间杂有针叶林丛:1500米以上是山地矮林和灌丛草甸带。

广东大峡谷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大布镇,距京珠高速公路乳源出口70千米。峡谷长达15千米,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原来大峡谷所在地只是山沟中的小盆地,由于受到燕山运动的影响,令地壳随地块抬升的扩张力,而使部分地块张裂下陷形成裂谷。峡谷顶部地貌平缓,壶口瀑布从200多米的悬崖峭壁飞流直下,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山水奇观。另有一条坡度达50度斜角的1386级石阶的“通天梯”可达谷底。峡谷沟壑纵横,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卷。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始兴县东南部,距县城46千米,总面积7545公顷。区内保存着大面积原始次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物种宝库,南岭明珠”之称。

金鸡岭,位于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的乐昌坪石镇,距京珠高速公路坪石出口3千米,因岭的西北峰顶有座巨石,貌似雄鸡,昂首北望,引颈欲啼,故而得名,是广东省八大风景之一。金鸡岭属丹霞地貌,总面积为1.6平方千米。海拔338米,四周悬崖如削,雄伟险峻。山顶上屹立着著名的"金鸡石",其鸡背、鸡头和鸡身由大小不同的3个"石蛋石"堆叠而成。东门有一字峰,长400米,高130米,宽仅2-6米,竖看成峰,横看成壁,似一巨大屏障。太平天国时,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曾领2000女兵驻守此岭,阻击北援清兵,至今岭上还保留着当年的练兵场、秣粮坡、鱼池、点将台、观武台、舂米石、兵器岩等遗迹。

梅关,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是古代连接长江珠江水系陆路最短的交通要道。坐落在南雄市约30千米的梅岭之上,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关的隘口和岭路,为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丞相张九龄主持开凿,路基宽约5米。宋时,人们以砖砌路面,立关于岭上,署有“梅关”二字,遂得名。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南岭第一关”。梅关是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珠玑巷位于南雄市城北9千米的沙水村,原名敬宗巷。敬宗宝历年间,此处有一张姓人家,七世同堂,朝廷闻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为避敬宗庙讳,改名为“珠玑巷”。全巷长1500米,宽约3—4米,路面用鹅卵石砌成,古驿道由此向南穿巷而过。珠玑巷内有北门、中街、南门,都为初所建。南门内有一座代实心石塔,叫“胡妃塔”,是广东现存元代石塔中惟一有确切年代可考的石塔。珠玑巷历史上地处中原到岭南的交通要道,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了较繁荣的居民定居点。南宋时,北方大批官员和商人南移,多在此小住后,移居珠江三角洲。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也是海外千百万华侨的祖居。

风采楼座落在韶关市区风采路,是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一词是来自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宋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是代书法家陈白沙茅笔字的存世珍品。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木结构,于1934年以水泥钢盘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风采楼东临浈江,西望武水,气势轩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被誉为韶关的标记。

人物

张九龄(公元678—740年),字子寿,韶州曲江人。玄宗开元年间丞相。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开元十一年(723年)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受累外迁。十九年,玄宗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以中书侍郎为相。时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之。玄宗欲以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张守为相,以朔方(今宁夏灵武南)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九龄都反对,玄宗不悦,李林甫更进谗言,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春,回乡扫墓,因病逝世于其家中,享年63岁。初,安禄山讨奚、契丹,战败,被执送京师。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极刑,玄宗不从。及安禄山反,玄宗奔蜀,思及此事,为之流涕,遣使至曲江祭九龄。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有《曲江集》20卷传世。

余靖(公元1000-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曲江人。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中进士,初为赣县尉,后到京任秘书监,负责掌管典籍文书,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写出了《三史勘误》四十卷。景右二年(公元1035年),余靖因谏留范仲淹,与尹洙、欧阳修一同被贬。他们被天下称为四贤。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余靖、欧阳修、王素、蔡襄一起被擢为谏官,时论重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西夏朝请和,国不许,余靖以谏议大夫的名义出使国。后出贬吉州,又受中伤,返居故里。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由于侬智高造反,朝庭起用余靖,任广南四路(即今广西)经略安抚史负责镇压,并解决了交趾(今越南北部)入侵事件,授尚书左丞知广州。晚年官至工部尚书。余靖于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英宗念其辅先皇有功,谥号“襄”,后人称他为余襄公,有《武溪集》二十卷遗世。他是岭南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扬名之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