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司隸校尉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4.46.37.156留言2012年9月16日 (日) 13:3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东汉十三州

司隸校尉部,始設於漢朝,其行政長官為司隸校尉,西漢時為朝廷的監察官,為中央地區的警備司令和民政長官,職責原本在於監督朝內的大臣與皇親國戚,以及京都附近的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河東、河南、河內和弘農等七個郡的官員。東漢時,司隸校尉部成為正式行政區,司隸校尉成為一級地方行政長官,並列為東漢十三州之一。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省,其屬郡歸屬雍州、豫州。

西漢及新朝時期(西元前206年~24年)

西漢治所在首都長安縣。監管區域約當現在的陝西中部、甘肅東部、山西西部的地區。

三輔地區

漢初三國與三郡(前206年~前199年)

秦朝為內史,秦末可考領縣為咸陽、頻陽、重泉、寧秦、下邽、高陵、藍田、杜、芷陽、雲陽、廢丘、斄、美陽、臨晉、懷德、郿、戲、商、雍、櫟陽、鄭、麗邑、翟道、槐里、旬邑、郃陽、杜陽、好畤、汧、漆、上雒、衙、夏陽、弋陽、武城、虢、酆、船司空、胡縣、陳倉、徵41縣[1]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項羽分封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雍國領原秦內史咸陽(前206年改名新城[2])、廢丘、斄、美陽、郿、雍、槐里、旬邑、杜陽、好畤、汧、漆、虢、酆、陳倉15縣;塞國領原秦內史寧秦、下邽、藍田、杜、芷陽、戲、商、鄭、麗邑、上雒、船司空、胡、頻陽、重泉、高陵、雲陽、臨晉、懷德、櫟陽、翟道、郃陽、衙、夏陽、弋陽、武城、徵26縣,新置鄜縣(前206年置?)。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六月,漢滅塞、雍二國,置渭南、河上、中地三郡:

  • 渭南郡,領寧秦、下邽、藍田、杜、芷陽、戲、商、鄭、麗邑、上雒、船司空、胡12縣。
  • 河上郡,領頻陽、重泉、高陵、雲陽、臨晉、懷德、櫟陽、翟道、郃陽、衙、夏陽、弋陽、武城、徵、鄜15縣。
  • 中地郡,領新城、廢丘、斄、美陽、郿、雍、槐里、旬邑、杜陽、好畤、汧、漆、虢、酆、陳倉15縣。

至漢高祖九年(前198年)罷三郡,復為內史前,縣級行政變動情形:

  • 高祖三年(前204年)省廢丘縣入槐里縣[3]
  • 高帝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4]
  • 高祖七年(前200年)改麗邑縣為新豐縣[5]
  • 高祖八年(前199年)改寧秦縣為華陰縣[6]
  • 廢戲縣(不詳何年)。

內史(前198年~前137年)

西漢內史初領長安、新城、頻陽、重泉、華陰、下邽、高陵、藍田、杜、芷陽、雲陽、斄、美陽、臨晉、懷德、郿、商、雍、櫟陽、鄭、新豐、翟道、槐里、旬邑、郃陽、杜陽、好畤、汧、漆、上雒、衙、夏陽、弋陽、武城、虢、酆、船司空、胡縣、陳倉、徵、鄜41縣。至建元五年(前136年)分內史為左、右內史前,縣級行政變動情形:

  • 漢高祖十年(前197年)置萬年縣。
  •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置長陵縣。
  • 漢惠帝七年(前188年)置安陵縣。
  • 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池陽縣。
  • 漢文帝時,芷陽縣改名霸陵縣。
  • 文帝七年(前173年)析藍田縣置南陵縣。
  • 漢文帝後元三年(前161年)置谷口縣(?)
  • 漢景帝時,弋陽縣改名陽陵縣。
  •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置祋祤縣。
  • 粟邑、沈陽、蓮勺、郁夷、隃麋、武功6縣大約在此時置。
  • 酆縣改名鄠縣(西漢中期以後改?)。
  • 建元元年(前140年)析槐里縣茂郷置茂陵縣;改胡縣為湖縣。

左、右內史(前136年~前105年)

西漢建元五年(前136年),分內史為左、右內史。左內史領頻陽、重泉、高陵、雲陽、臨晉、懷德、櫟陽、翟道、郃陽、衙、夏陽、陽陵、武城、徵、池陽、粟邑、谷口、蓮勺、鄜、祋祤、沈陽、萬年、長陵23縣;右內史領長安、華陰、下邽、藍田、杜、霸陵、商、鄭、新豐、上雒、船司空、湖、南陵、新城、斄、美陽、郿、雍、槐里、栒邑、杜陽、好畤、汧、漆、虢、鄠、陳倉、郁夷、隃麋、安陵、茂陵、武功32縣。至太初元年(前104年)改置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前,縣級行政變動情形:

  • 元鼎四年(前113年),商、上雒2縣移屬弘農郡。
  • 元鼎三年(前114年)新城縣改名渭城縣。
  •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置盩厔縣(?)

京兆尹(前104年~8年)

太初元年(前104年)置,領原右內史華陰、下邽、藍田、杜、霸陵、鄭、新豐、船司空、湖、長安、南陵11縣,治所在長安縣。漢宣帝時置奉明縣;杜縣改名杜陵縣。西漢元始二年(2年),戶口有19萬5702,人口有68萬2468人。領12縣,同前。

左馮翊(前104年~8年)

太初元年(前104年)置,領原左內史頻陽、重泉、高陵、雲陽、臨晉、懷德、櫟陽、翟道、郃陽、衙、夏陽、陽陵、武城、徵、池陽、粟邑、谷口、蓮勺、鄜、祋祤、沈陽、萬年、長陵23縣,治所在長安縣。漢昭帝時置雲陵縣。西漢元始二年(2年),戶口有23萬5101,人口有91萬7822人。領24縣,同前。

右扶風(前104年~8年)

太初元年(前104年)置,領原右內史渭城、斄、美陽、郿、雍、槐里、栒邑、杜陽、好畤、汧、漆、虢、鄠、陳倉、盩厔、郁夷、隃麋、安陵、茂陵、武功20縣,治所在長安縣。漢昭帝時置平陵縣。西漢元始二年(2年),戶口有21萬6377,人口有83萬7070人。領21縣,同前。

三河地區

河內郡

秦朝舊郡,秦末可考領縣為懷、溫、軹、武德、曲陽、修武、邢丘、野王、共、山陽、朝歌、汲、河陽、蕩陰、隆慮、安陽、州、內黃、繁陽19縣[7]

漢時治懷縣,繼承秦代領縣。西漢時縣級行政變動情形:

  • 新置縣者:獲嘉縣(漢武帝時置[8])。
  • 移屬他郡者:內黃、繁陽2縣移屬魏郡(不詳何年)。
  • 不詳何時廢者:安陽縣省入蕩陰縣(不詳何年);曲陽、邢丘2縣廢(不詳何年)。
  • 不詳何時置者:波、平皋、沁水3縣(不詳何年)。

西漢元始二年(2年),戶口有24萬1246,人口有106萬7097人。領懷、汲、武德、波、山陽、河陽、州、共、平皋、朝歌、脩武、溫、野王、獲嘉、軹、沁水、隆慮、蕩陰18縣。

河南郡

秦朝名三川郡,秦末可考領縣為雒陽、卷、新安、華陽、宜陽、盧、緱氏、平陰、新城、陝、焦、河南、滎陽、京、成皋、陽武、梁、中牟、鞏、穀城、黽池、倫氏22縣[9]

漢時治雒陽縣,繼承秦代領縣。西漢時縣級行政變動情形:

  • 改名者:盧縣,改名盧氏縣(不詳何年)。
  • 移屬他郡者:倫氏移屬潁川郡(不詳何年)。
  • 他郡來隸者:元朔年間(前128年至123年)梁國開封、苑陵、新鄭3縣來隸[10])。
  • 不詳何時他郡來隸者:穎川郡密縣
  • 新置縣者:弘農、陸渾2縣(約前113年置弘農郡前)
  • 不詳何時廢縣者:華陽、焦2縣。
  • 不詳何時置縣者:偃師、平、原武、故市5縣

元鼎四年(113年)析7縣置弘農郡;西漢元始二年(2年),戶口有27萬7444,人口有174萬0279人。領雒陽、滎陽、偃師、京、平陰、中牟、平、陽武、河南、緱氏、卷、原武、鞏、穀成、故市、密、新成、開封、成皋、苑陵、梁、新鄭22縣

弘農郡

元鼎四年(113年)析左內史商、上雒2縣,南陽郡丹水、析2縣,河南郡弘農、陸渾、盧氏、陝、宜陽、黽池、新安7縣置[11]。西漢元始二年(2年),戶口有11萬8091,人口有47萬5954人。領縣同前。

河東郡

秦朝舊郡,秦末可考領縣為安邑、蒲反、汾陰、底柱、皮氏、臨汾、絳、彘、左邑、平陽、新襄陵、濩澤、風、垣、楊、蒲子、北屈、猗氏、土軍19縣[12]

漢時治安邑,繼承秦代領縣。西漢時縣級行政變動情形:

  • 改名者:新襄陵縣,改名襄陵縣(不詳何年)。
  • 移屬他郡者:土軍縣,元朔四年(前125年)以後移屬西河郡。
  • 新置縣者:元鼎六年(前111年)析左邑縣置聞喜縣[13]
  • 他郡來隸者:上黨郡端氏縣來隸(不詳何年)。
  • 不詳何時廢縣者:底柱、風2縣。
  • 不詳何時置縣者:大陽、河北、長脩、狐讘、騏5縣。

西漢元始二年(2年),戶口有23萬6896,人口有96萬2912人。領安邑、大陽、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陰、聞喜、濩澤、端氏、臨汾、垣、皮氏、長脩、平陽、襄陵、彘、楊、北屈、蒲子、絳、狐讘、騏24縣。

西漢元始二年(2年)河東郡領縣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始置年代 王莽改名 備註
安邑縣 山西省夏縣西北十五里 秦朝 河東
大陽縣 山西省平陸縣東北 勤田
猗氏縣 山西省臨猗縣
解縣 山西省臨猗縣西南
蒲反縣 山西省永濟市西 秦朝 蒲城
河北縣 山西省芮城縣西
左邑縣 山西省聞喜縣 兆亭
汾陰縣 山西省萬榮縣西南二十五里
聞喜縣 山西省聞喜縣東北
濩澤縣 山西省晉城市
端氏縣 山西省沁水縣東四十五里端氏鎮西城村
臨汾縣 山西省襄汾縣趙康古城
垣縣 山西省垣曲縣西北二十里
皮氏縣 山西省河津市西二里陽村鄉太陽村 延平
長脩縣 山西省稷山縣東北
平陽縣 山西省臨汾市西南 香平
襄陵縣 山西省臨汾市東南 幹昌
彘縣 山西省霍州市東北 黃城
楊縣 山西省洪洞縣范村古城 年亭
北屈縣 山西省吉縣
蒲子縣 山西省隰縣東北五十里
絳縣 山西省翼城縣唐興鎮北壽城村
狐讘縣 山西省永和縣西南
騏國 山西省稷山縣東北

東漢時期(西元25年~213年)

東漢時,司隸校尉部成為正式行政區,治所首都雒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以後遷到長安縣。建安元年(196年)以後又遷回雒陽縣。

東漢時,管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和陝西省渭河平原。初領河南尹京兆尹右扶風左馮翊河內郡河東郡弘農郡7郡。中平六年(189年)析右扶風置漢安郡(後改名漢興郡),領8郡。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省司隸校尉部[14][15],以潼關為界,以西的京兆、右扶風、左馮翊、漢興4郡劃入雍州,以東的河南、河內、河東、弘農4郡劃入豫州。

河南尹

西漢時為河南郡,東漢建武元年(25年)改名,治雒陽縣,領雒陽、河南、梁、滎陽、卷、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平陰、穀城、緱氏、鞏、成皋、京、密、新城、偃師、新鄭、平、故市22縣。東漢初廢故市縣,轄縣減為21縣。

永和五年(140年)時,戶口有20萬8486,人口有101萬0827人。

東漢末時,平陰縣改名河陰縣;弘農郡陸渾縣來屬,領縣為22縣。

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豫州管轄。

河內郡

西漢舊郡,治懷縣,東漢初領懷、河陽、溫、軹、波、野王、沁水、平皋、州、武德、山陽、修武、獲嘉、汲、共、朝歌、蕩陰、隆慮18縣。

延平元年(106年),避漢殤帝名諱,隆慮縣改名林慮縣。

永和五年(140年)時,戶口有15萬9770,人口有80萬1558人。

建安十七年(212年),朝歌、蕩陰、林慮3縣移屬魏郡[16],領縣為15縣。

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豫州管轄。

河東郡

西漢舊郡,治安邑縣,領安邑、蒲阪、河北、大陽、解、猗氏、汾陰、皮氏、北屈、蒲子、彘、楊、平陽、襄陵、臨汾、絳邑、聞喜、東垣、端氏、濩澤、左邑、長修、狐讘、騏24縣。東漢初省左邑、長修、狐讘、騏4縣,領縣為20縣。

陽嘉二年(133年),彘縣改名永安縣。

永和五年(140年)時,戶口有9萬3543,人口有57萬0803人。

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豫州管轄。

弘農郡

西漢舊郡,治弘農縣,領弘農、陝、新安、宜陽、盧氏、黽池、商、上雒、丹水、析、陸渾11縣。

建武十五年(39年),商、上雒、丹水3縣移屬京兆尹,析縣利屬南陽郡;京兆尹華陰、湖2縣來隸,領縣為9縣。

永和五年(140年)時,戶口有4萬6815,人口有19萬9113人。

中平六年(189年),改稱弘農國,次年復為郡。

漢末陸渾縣移屬河南尹,領縣為8縣。

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豫州管轄。

京兆尹

西漢舊郡,治長安縣,領長安、霸陵、杜陵、新豐、鄭、藍田、下邽、湖、華陰、船司空、南陵、奉明12縣。東漢初省下邽、船司空、南陵、奉明4縣,領縣有8縣。

建武十五年(39年),湖、華陰2縣利屬弘農郡;左馮翊長陵、陽陵2縣,弘農郡上雒、商2縣來隸,領縣有10縣。

永和五年(140年)時,戶口有5萬3299,人口有28萬5574人。

漢桓帝(147年 - 167年)時,復置下邽縣,領縣有11縣。

漢靈帝中平年間(184年 - 189年),安定郡陰盤縣移寄治於新豐縣,後歸屬京兆尹,領縣有12縣。

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雍州管轄。

左馮翊

西漢舊郡,舊治長安縣,東漢初遷治高陵縣[17],領縣有高陵、郃陽、祋祤、粟邑、池陽、雲陽、頻陽、萬年、蓮勺、重泉、臨晉、夏陽、衙、長陵、陽陵、櫟陽、翟道、谷口、鄜、武城、瀋陽、徵、雲陵、懷德24縣。東漢初省郃陽、祋祤、粟邑、櫟陽、翟道、谷口、鄜、武城、瀋陽、徵、雲陵、懷德12縣,領縣為12縣。

建武十五年(39年),長陵、陽陵2縣移屬京兆尹,領縣為10縣。

永平二年(59年)復置郃陽縣,領縣為11縣。

永元九年(66年)復置祋祤、粟邑2縣,領縣為13縣。

永和五年(140年)時,戶口有3萬7090,人口有14萬5195人。

建安初年析左馮翊西數縣置左內史郡,左馮翊遷治臨晉。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前省左內史郡,併回左馮翊。

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雍州管轄。

左內史郡

東漢建安初,析左馮翊西數縣置左內史郡,治高陵[18],領縣依地理來看,可能是高陵、池陽、萬年、頻陽、祋栩、雲陽6縣。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前省併左內史郡。

右扶風

西漢舊郡,舊治長安縣,東漢初遷治槐里縣[19],領槐里、安陵、平陵、茂陵、鄠、郿、武功、栒邑、美陽、陳倉、汧、渝麋、雍、漆、杜陽、好畤、虢、渭城、盩厔、釐、郁夷21縣。東漢初省武功、杜陽、虢、渭城、盩厔、釐、郁夷7縣,轄縣為14縣。

永平八年(65年)復置武功縣,領縣為15縣。

永元二年(90年)復置杜陽縣,領縣為16縣。

永和五年(140年)前省好畤縣,領縣為15縣。是年,戶口有1萬7352,人口有9萬3091人。

中平六年(189年)析右扶風雍、渝麋、杜陽、陳倉、汧5縣置漢安郡[20],領縣為10縣。

興平元年(194年)析安定郡鶉觚縣,右扶風漆縣置新平郡[21],領縣為9縣。

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雍州管轄。

漢安郡→漢興郡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析右扶風雍、渝麋、杜陽、陳倉、汧5縣置漢安郡[22],郡治不詳。建安十八年(213年)前改名漢興郡[23]

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雍州管轄。

參考文獻

  1. ^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第122-149頁
  2. ^ 渭城,故咸陽,高帝元年更名新城。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上》班固注語。
  3. ^ 槐里,秦更名廢丘。高祖三年更名。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上》班固注語。
  4. ^ 長安,高帝五年置。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上》班固注語。
  5. ^ 新豐,驪山在南,故驪戎國。秦曰驪邑。高祖七年置。應劭曰:「太上皇思東歸,於是高祖改築城寺街里以象豐,徙豐民以實之,故號新豐。」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上》班固注語及顏師古注語。
  6. ^ 華陰,故陰晉,秦惠文王五年更名寧秦,高帝八年更名華陰。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上》班固注語。
  7. ^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第311-322頁
  8. ^ 獲嘉,故汲之新中郷,武帝行過更名也。《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上》班固注語。
  9. ^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第186-198頁
  10. ^ 《漢書 卷四十七 文三王傳》:「元朔中,削梁王五縣。」《史記 梁孝王世家》:「乃削梁八城,梁餘尚有十城。」案《史記》為是,此八城當為沛國之譙、酇、芒、敬丘、建平及河南郡開封、苑陵、新鄭。
  11. ^ 武帝元鼎四年置。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上》班固注語。
  12. ^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第300-311頁
  13. ^ 武帝元鼎六年行過,更名。應劭曰:「今曲沃也。秦改為左邑。武帝於此聞南越破,改曰聞喜。」《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上》班固注語及顏師古注語。
  14. ^ 〔建安〕十八年,詔書并十四州,復為九州。 《三國志 卷一 武帝紀》
  15. ^ 時省幽、并州,以其郡國并於冀州;省司隸校尉及涼州,以其郡國并為雍州;省交州,并荊州、益州。於是有兗、豫、青、徐、荊、揚、冀、益、雍也。」 《後漢書 卷九 獻帝紀》注引《獻帝春秋》
  16. ^ 〔建安〕十七年春,割河內之蕩陰、朝歌、林慮,東郡之衛國、頓丘、東武陽、發干,鉅鹿之廮陶、曲周、南和,廣平之任城,趙之襄國、邯鄲、易陽以益魏郡。 《三國志 卷一 武帝紀》
  17. ^ 三輔舊治長安城中,長吏各在其縣治民。光武東都之後,扶風出治槐里,馮翊出治高陵。 《續漢書郡國志一》注引潘岳《關中記》
  18. ^ 建安初,關中始開。詔分馮翊西數縣為左內史郡,治高陵。 《三國志 卷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注引《魏略》
  19. ^ 三輔舊治長安城中,長吏各在其縣治民。光武東都之後,扶風出治槐里,馮翊出治高陵。 《續漢書郡國志一》注引潘岳《關中記》
  20. ^ 中平六年,省扶風都尉置漢安郡,鎮雍、渝麋、杜陽、陳倉、汧五縣也。 《續漢書郡國志 一》注引《獻帝起居注》
  21. ^ 興平元年,分安定鶉觚、右扶風之漆置新平郡。 《續漢書郡國志五》注引袁山松《後漢書》
  22. ^ 中平六年,省扶風都尉置漢安郡,鎮雍、渝麋、杜陽、陳倉、汧五縣也。 《續漢書郡國志 一》注引《獻帝起居注》
  23. ^ 曹公分關中置漢興郡,用游楚為太守。 《續漢書郡國志一》注引《魏略》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