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梁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高晶留言 | 贡献2005年9月9日 (五) 01:3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高梁河,或称高梁水,金代称高良河,发源于平地泉(现今紫竹园湖),是古代永定河水系中的一个小水系,大约在西汉以前是永定河出西山后的一条干道。大约在东汉以后,永定河河道南移,原来的河道即成为高梁河。高梁河是元代建都的主要依托水系,高粱河水系一直贯穿于北京城的心脏地带,在北京城历史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所说的高粱河,一般指位于北京西北的长河的一部分。

高粱河的名称溯源

  • 西晋元康四年(294年),晋惠帝曾在大城东门内的刘靖碑上题:“高梁河水者,出自并州,潞河之别源也。”
  • 高粱河在北魏成书的《水经注》有记载。
  • 《昌平外传》:高梁水出自今北京市海淀区山后寨口和周家巷一带。
  • 《日下旧闻考》:“高梁河为玉河下游,玉泉山诸水注焉,高梁其旧名也。”

高梁河的历史

  •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辽宋高梁河战役即发生在高粱河一代。辽帝令耶律休哥率十万大军增援被宋军围困在辽南京(今北京)的辽军,在高梁河与宋军交战。耶律休哥与耶律斛轸分兵两翼,打败宋军,宋太宗南逃。
  • 元初,废弃金中都城,以高梁河水系为基础建设元大都。
  • 郭守敬于1291年将昌平神山、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水引入瓮山泊(即现今的昆明湖),将原来向东北流入清河的玉泉水改道东南,流入北京城内,因此动用民工垒长堤,疏高梁河,用于解决北京的生活和河漕用水。这一工程仅宛平段就设有青龙桥闸、玉泉新闸、广源闸、高梁闸(在现今高梁桥的西边)和澄清闸共6道水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