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约翰·D·洛克菲勒: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TXiKiBoT留言 | 贡献
Mcpan1995留言 | 贡献
第86行: 第86行:
另外有趣的是,老年的他常隨便給遇到的大人一角硬幣,給小孩五分硬幣。他甚至對輪胎大王[[Harvey Firestone]]這樣開玩笑的給了一角硬幣。<ref>Chernow, 613–14</ref>
另外有趣的是,老年的他常隨便給遇到的大人一角硬幣,給小孩五分硬幣。他甚至對輪胎大王[[Harvey Firestone]]這樣開玩笑的給了一角硬幣。<ref>Chernow, 613–14</ref>


洛克菲勒在小時候就立下他的兩個人生最大野心:1.賺到100千美金(約為2007年的三千萬美金) 2.活到100歲。第一個野心,他自然是達到且遠遠凌駕其上了。而第二個野心,他雖然在晚年盡其所能地強迫自己延長壽命以達到幼時立下的目標,包括搬到[[佛羅里達]],絕對嚴格的規律生活,食物只攝取煉乳與蔬菜水果等等,但還是在離他的98歲生日兩個月時過世,離目標差了兩年兩個月。
洛克菲勒在小時候就立下他的兩個人生最大野心:1.賺到十萬美金(約為2007年的三千萬美金) 2.活到100歲。第一個野心,他自然是達到且遠遠凌駕其上了。而第二個野心,他雖然在晚年盡其所能地強迫自己延長壽命以達到幼時立下的目標,包括搬到[[佛羅里達]],絕對嚴格的規律生活,食物只攝取煉乳與蔬菜水果等等,但還是在離他的98歲生日兩個月時過世,離目標差了兩年兩個月。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埋葬在故鄉[[克利夫蘭]][[俄亥俄州]]的[[湖景墓園]]。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埋葬在故鄉[[克利夫蘭]][[俄亥俄州]]的[[湖景墓園]]。

2010年1月2日 (六) 11:35的版本

约翰·D·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
约翰·D·洛克菲勒,1885年
出生1839年7月8日
 美国纽约州里奇福德
逝世1937年5月23日
 美国佛罗里达州
职业标准石油公司主席投资商慈善家
净资产$3180億美元
(2008年2月富比士雜誌估計)[1].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英文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美国实业家慈善家,以革命了石油工业與塑造现代慈善的企業化結構而闻名。1870年他创立了标准石油,在全盛期他壟斷了全美90%的石油市場,成为美國第一位十億富豪與全球首富。他也普遍被視為人類近代史上首富,財富總值折合今日之3000億美元以上。[1][2][3] [4]

他受到记者與各種輿論的攻击,標準石油最後被美國最高法院判决違反反托拉斯法并且在1911年被勒令拆分為34家公司(事實上,反托拉斯法正是針對標準石油而制定的)。規模之巨大,其後繼企業: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埃莫科Amoco、康纳科Conoco和雪佛龙Chevron在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數間石油公司(其中艾克森美孚為2007年Fortune 500全球企業第二大[5])。

另一方面,洛克菲勒在他人生的后40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主要是教育和醫藥领域。他在1897年正式结束对标准石油的直接管理,但保持了大部分的股权。他出資成立洛克菲勒研究所,資助北美医学研究,包括根除十二指肠寄身虫和黄热病,幫助了野口英世的研究,也對抗生素的發現貢獻甚大。另外難得的是,他對黑人族群非常關照,並斥鉅資提升黑人教育,廣設學校。他也是个虔诚的北浸礼会教友,并且在他的一生中支持了很多教会背景的机构。

今天的兩所美國頂尖大學[6]芝加哥大學、與洛克斐勒大學都是他創辦的。 現今的紐約市也處處可見洛克菲勒家族留下的地標,如聯合國總部大樓洛克菲勒中心等等。

洛克菲勒坚信他人生的目的是「從其他惡性競爭的商人們身上赚取尽可能多的金钱,而用此金钱发展有益人类的事业」。他以各種手段成為了空前絕後的巨富,但他不菸不酒不賭不色,一生可謂勤儉自持,並在晚年將大部分財產捐出資助慈善與研究事業,開美國富豪行善之先河,給今天如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富豪寫下了先例,讓他成為美國近代史上最富傳奇色彩與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早年 (1839 - 1870)

洛克菲勒出身貧窮,在家中六个孩子排行第二。父亲是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very Rockefeller)(1810年11月13日-1906年5月11日).母亲是Eliza Davison1813年9月12日-1889年3月28日)。他父親是賣假藥的江湖郎中,又犯重婚罪且常流連在外夜不返家,不是個正直的人,故洛克菲勒一生都與父親不很親近。但他精打細算的商業頭腦也對年幼的他留下正面影響。他父親曾這麼說:「我一有機會就騙我兒子。我要他們精明點。」[7]然而完全相反的,其母卻是個虔誠的浸信會教徒,生活自律,並從小對他灌輸節儉,勤奮等觀念。兒時同輩形容他是個「口齒清晰,講究方法,謹慎小心」的人。

1853年他的家庭搬到了俄亥俄州克里夫兰(Cleverland)。1855年9月,16歲的洛克菲勒在經過六個禮拜的求職後,終於在Hewitt & Tuttle公司開始了第一分工作:簿記員。此時他月薪是17美元。[8]領到第一分薪水的他向自己承諾:未來畢生都捐出十分之一的財產於慈善事業,而他也確實履行直到去世。[9]三年後的1858年,19歲的他已離職與克拉克(Maurice B. Clark)合夥开始獨立經營農產品轉售的生意。

1859年,賓州開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無數人們瘋狂湧進西北,數以千計的油井被胡亂開挖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鄰近的克利夫蘭。看到這情況的洛克菲勒判斷「原油價格必將大跌,真正能賺到錢的是煉油,而非鑽油。」歷史證明了他的想法。數年內,原油暴跌,煉油速度遠不及鑽油速度,許多鑽油商必須賤價拋售原油以避免破產。1863年,兩人終於行動,成立Clark& Rockefeller轉向石油提炼投资,並攬入了另一位合夥人,化學家安德魯斯(Samuel Andrews)。

1864年,洛克菲勒與Laura Spelman Rockefeller結婚,兩人是之前在商業學校的班上認識的。他曾對妻子如此評價:「她的決定比我還要正確。沒有她的建議,我會是個窮人。」[10]他從此再也沒有第二段愛情關係。他們生了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這唯一的兒子也將在日後繼承他的大部分事業。也大約在此時,他成為一個虔誠的浸信會教徒。宗教在他往後人生是一個原動力,他認為「上帝給我財富」,而對自己如何取得財富不感內疚。

1865年二月,洛克菲勒和老合夥克拉克在經營方針上出現了嚴重糾紛。其結果,洛克菲勒大量借債籌措現金,在拍賣會上以72,500美金(這對當時的他是一筆極大的鉅款)成功將克拉克股權全數買下,而公司名亦改為Rockefeller & Andrews,克拉克從此離開標準石油。該拍賣常被後世史家視為洛克菲勒乃至整個石油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戰。他自己回憶:「那是決定我人生的一天。」這時,他已握有完整的資本迎接南北戰爭後的巨大復甦能源需求。[11]


1866年,攬入自己弟弟William Rockefeller為生意夥伴。1867年,攬入Henry M. Flagler為另一合夥人,以Rockefeller, Andrews, Flagler三人為核心的煉油公司Rockefeller, Andrews & Flagler於焉誕生,這即是日後標準石油的前身。此後兩三年間,洛克菲勒選擇高風險的極端方法,大量舉債增資,大量轉投資,大量開發副產品,結果是成功的。於1868年,Rockefeller, Andrews & Flagler公司已在克利夫蘭擁有兩塊煉油區,並在紐約設有一交易據點,並已是世界上最大煉油商。[12][13]

標準石油公司 (1870 - 1882)

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將煉油公司Rockefeller, Andrews & Flagler重組為標準石油公司,設於克利夫蘭。

洛克菲勒與少數幾個大型煉油商在1971年秋天秘密組成南方促進公司,與數個大型鐵路公司(賓夕法尼亞鐵路伊利鐵路)達成利益交換的秘密協議。南方給予鐵路公司近原價一半的高回扣,而鐵路公司給予南方優先運輸權並出賣競爭者的運輸情報給南方。標準石油在這秘密協議參與最深,在南方的的2000股中佔了900股。然而之後鐵路公司向南方以外的小競爭者大幅提高近原價一倍的運價,引起他們的強烈不滿,最後洛克菲勒的這陰謀被以Charles PrattHenry H. Rogers為首的獨立煉油商們揭發與推翻。但他並未受到挫折。在1872年的某個短短四個月間,標準石油迅雷不及掩耳地收購了克利夫蘭境內的22家煉油商(當地所有業者總計26家),這就是著名的克利夫蘭大征服(Cleveland Conquest)或克利夫蘭大屠殺(Cleveland Massacre)。站穩此處的標準石油更加銳不擋,在之後一連串的競爭--勝利--收購循環下,1879年,在成立的短短9年後,標準石油已經控制全美90%的煉油產業。

1877年,標準石油與最大運輸者賓州鐵路發生衝突,故盤算將運輸重心移向油管以脫離他們的束縛,他開始收購並建造輸油管線。不願讓他脫離的賓州鐵路察覺後採取了反擊,也開始收購油管與煉油廠,並壓低價格。但最後仍舊不敵,該部分股權被全數買下。標準石油雖然取得勝利,但這一衝突引起了外界強烈關注,而使他的商業行為慢慢變成全國關注的議題。

洛克菲勒以賄賂、威脅政界、銀行、鐵路業者,削價競爭,斷絕對手必須耗材(如油罐車,油桶,油管),收購破產公司等等手段有效的打倒了多數競爭對手。除了高效率的競爭手法外,另一個讓洛克菲勒成功要素是他拉攏敵人的方式。在將對手打垮後,洛克菲勒常會向對方提出和解協議,並開出較市價高出許多的價格收購對方的資本。若對方拒絕,他會明白表示自己將逼對方宣告破產後在拍賣會上賤價搶下資本而使對方一文不名。這種開誠佈公且條件合理的威逼利誘,讓許多對手同意協議,之後甚至成為他旗下的重要幹部或進入董事會。例如1872年克利夫蘭大征服中的兩位競爭者,Charles PrattHenry H. Rogers,日後就進入了標準石油並成為長期的主要合夥人。另一位在1875年同意合作的John D. Archbold更是最好的例子。他加入後一路受到洛克菲勒提拔,在30年後甚至當上副總裁,成為公司第二人。

洛克菲勒自詡為慈悲天使(Angel of Mercy),吸收產業中的較弱者並一起工作,讓他們躲過殘酷的競爭;而最終在整個產業合為一體後,更能省去各自競爭的心力而專注在服務消費者上,他認為自己的壟斷無論對同業或消費者都是好的。

壟斷:托拉斯 (1882 - 1897)

1882年,標準石油已經巨大到牴觸美國法律對於一家獨立企業的限制範圍了。於是洛克菲勒與他的律師商議出了一個鑽法律漏洞的方法--托拉斯(Trust)。簡單的說,就是讓所有公司名義上不由同一人直接控制,但讓股權仍然集中在同一人手上的組織方法。於是,標準石油托拉斯成立了。以對煉油環節的完全控制為基礎,洛克菲勒繼續將觸手向上下游伸展。

8年後,1890年,標準石油托拉斯已經控制了全美85%的大多數石油相關行業,由上而下,鑽油、煉油、配油、內需、出口、副產品加工......。以全球市場來說,除了遠在萬里外快速崛起的俄羅斯所占約25%~30%市場外,70%以上全世界石油工業的每一個環節,已經完全落在標準石油的控制中了。但也在1890年這一年,美國通過了謝爾曼法,也就是俗稱的反壟斷法或反托拉斯法。

1890年後,標準石油在煉油區塊的絕對壟斷地位漸漸消失,從1890年世界市佔率92%降低到1900年的80%,而鑽油區塊的降低更是巨大。原因有三:一,歐洲與亞洲新油田的不斷發現。諾貝爾家族在俄羅斯油田取得取大成功,開挖了當地第一條油管與世界第一艘油船,羅特希爾德家族則協助他們的財務。而緬甸爪哇的也陸續挖出油田。二,電燈的普及。電燈讓照明油的市場急速萎縮。三,輿論問題。儘管種種原因,其實洛克菲勒依然有能力繼續維持壟斷地位,但他最後自己放棄了這個想法。他承認:"我們發現如果真的完全獨佔煉油,公眾情感會反對我們。"("We realized that public sentiment would be against us if we actually refined all the oil.")

1890年代,他開始將觸角擴展至鐵礦的開挖與運輸,而與安德魯·卡內基開始衝突。當時這兩位商業巨擘的衝突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也大概在這時,接近60歲的洛克菲勒開始思考退休的事。他將日常的直接管理交給了John D. Archbold,自己搬到紐約北部的Pocantico Hills居住,並開始了一些休閒活動,例如騎腳踏車和打高爾夫球

1897年,洛克菲勒退出所有公司的主要管理,但保留總裁的名分。1900年老羅斯福開始了一連串對標準石油的攻擊行動,最終成功讓其解體。

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標準石油違反反托拉斯法,並將之拆解為34家新公司。這時標準石油仍有70%的煉油市佔率,但鑽油市佔率其實只剩下14%了。標準石油雖被拆分,但洛克菲勒在標準石油的25%股份並未受負面影響,只是分到不同公司。相反的,因法律糾紛的落幕以及同時期汽車業與家庭天然氣需求的快速發展,其財富在未來十餘年反而大為增加,

洛克菲勒並沒有如一般商人夢想的那樣,因成功壟斷市場而任意提高價格。相反地,在他統治石油工業的數十年間,他將日常用油價格大幅壓低了約80%。洛克菲勒在1885年給他一位合夥人的信裡是這麼寫的:“繼續努力吧。我們要永遠記得我們是在為窮人們提供用油,而且得是又便宜又好的油。”( Let the good work go on. We must ever remember we are refining oil for the poor man and he must have it cheap and good. )[2]他更說:“競爭是種罪惡。”{ Competition is a sin. }[3]。反過來說,這也是為何美國消費者會讓標準石油以如此不可置信的程度與速度控制市場的原因之一。

慈善事業 (1897 - 1937)

洛克菲勒從少年時期領到第一分薪水開始,就固定將其中十分之一捐給教會,直到去世。隨著他往後財富的增加,這份捐助也跟著增加,主要是教育與醫藥方面,科學與藝術亦有。1897年後,他的生活重心漸由商場轉向慈善事業。這方面他主要由兩位親信提供建議:Frederick T. Gates與兒子。

他篤信Efficiency Movement主義,甚至認為慈善事業比石油事業的經營應當更為精準與講究效率。他曾說: "去幫助一所低效率,位置不好,需要性不高的學校是種浪費......很有可能,過去浪費在那些無用的教育計畫上的資金,已經多到足夠構築一套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統了──要是正確使用的話。"("To help an inefficient, ill-located, unnecessary school is a waste...it is highly probable that enough money has been squandered on unwise educational projects to have built up a national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dequate to our needs, if the money had been properly directed to that end.")

他在考慮資助對象時,也會要對方同意一份基本精神後才給予資助:"root the institution in the affections of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who, as contributors, become personally concerned, and thereafter may be counted on to give to the institution their watchful interest and cooperation."。[14]

1884年,它提供了主要資金給一所在亞特蘭大的黑人女子大學,這就是未來的Spelman College(名字取自他的岳父,一個在南北戰爭前就開始的廢奴主義者)。該校最古老的一棟建築,洛克菲勒大廳,以它命名。他也提供了可觀的資金給Denison University與其他浸信會大學。

1900年,洛克菲勒提供了8000萬美元給芝加哥大學,讓當時這個小小的浸信會學校成為世界級的頂尖大學。

1902年設立的通才教育董事會(General Education Board),宗旨是為了推進美國美一個角落,每一階層的教育,尤其是南方黑人的教育。本機構最重要的影響在於資助了1910年Flexner Report計畫(之前由卡內基資助),本計畫的實現對美國醫藥起了革命性的變化。 洛克菲勒也對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布朗大學Bryn MawrWellesleyVassar提供過資助。

雖然他自己對順勢療法有喜好,但在蓋茲的建議下,他成為第一位對現代科學醫藥的巨大捐資者。1901年他成立了Rockefell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本機構後在1965年提供大學教育後,改名為洛克斐勒大學。本校與23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有密切關係。

1909年,他成立了Rockefeller Sanitary Commission,本機構之後根除了鉤蟲病這個長年來危害南方甚大的疾病。1913年,他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繼承並擴大Sanitary Commission的工作,並在1915年將之結束。他對本機構給予約2億5千萬美元,主要是公共衛生,醫療訓練,與藝術,並活躍至今。本機構也資助了Johns Hopkins School of Hygiene and Public Health,這是在該領域的先驅者,也建立了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北京清華大學醫學部),在一次大戰提供救援,並雇用了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發展工業關係。

洛克菲勒的第四項主要慈善機構Laura Spelman Rockefeller Memorial Foundation,在1918年成立,資助社會科學的研究,之後併入Rockefeller Foundation

洛克菲勒一生總共捐助了約5億5千萬美元於慈善事業。

另外有趣的是,老年的他常隨便給遇到的大人一角硬幣,給小孩五分硬幣。他甚至對輪胎大王Harvey Firestone這樣開玩笑的給了一角硬幣。[15]

洛克菲勒在小時候就立下他的兩個人生最大野心:1.賺到十萬美金(約為2007年的三千萬美金) 2.活到100歲。第一個野心,他自然是達到且遠遠凌駕其上了。而第二個野心,他雖然在晚年盡其所能地強迫自己延長壽命以達到幼時立下的目標,包括搬到佛羅里達,絕對嚴格的規律生活,食物只攝取煉乳與蔬菜水果等等,但還是在離他的98歲生日兩個月時過世,離目標差了兩年兩個月。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埋葬在故鄉克利夫蘭俄亥俄州湖景墓園

個人生活

洛克菲勒身型高而瘦,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他行事低調,極少參予公眾活動。他終身不煙不酒不賭,生活規律,甚至對奢侈品有種近乎過度的反感,也對晚輩如此要求。他工作以外的活動主要有二:基督教高爾夫球。他固定在禮拜日上教堂,每日讀聖經。高爾夫球是他長年的最大娛樂,一直到約94歲他才停止假日打球的習慣。

奇怪的是到八九十歲後,其私生活反而較為放鬆,開始了許多雖稱不上放縱,但對過去七十年的他已經是聞所未聞的行為。例如熱衷股市投機,穿戴華服,亂開玩笑,與女人打情罵俏等等。

評價與影響

洛克菲勒的事業先是一段漫長而充滿爭議的商業歷程,之後是ㄧ段漫長的慈善歷程,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是非常複雜的。他過去的競爭者中,許多被逼向破產,但也有許多將資產賣給他而獲得可觀的利潤(或者是可觀的標準石油股份),甚至有些人因這些股份而成為富豪或標準石油旗下的董事。

傳記家Allan Nevins,曾對洛克菲勒的敵人如此回答他的結論:


傳記家Ron Chernow這樣形容洛克菲勒:

雖然洛克菲勒的人生有這麼多的不同面向,但他最終會被世人永遠記得的,或許依然純粹是他財富的規模。1902年,洛克菲勒財產是2億美金,而美國GDP是240億美金。[18]隨著美國的現代化,能源需求大量增加,他的財富繼續快速飆漲,在一次大戰前夕達到了約9億美金。據紐約時報報導:「據估計,洛克菲勒先生在退休後從他標準石油托拉斯的股份及其他的投資,累積了約$1,500,000,000的財產,這可能是任何一位私人美國公民憑他個人努力所可能累積的極限。」[19]在他1937年死亡時,他的財富總值估計為14億美元,而美國GDP為920億美元。[20][21]若以財富所佔美國GDP百分比的方式換算,老年的洛克菲勒無疑是美國現代史上第一富豪,不是任何聞名的美國超級富豪─包括比爾蓋茲山姆·沃爾頓─所可能相比的。

洛克菲勒的財富在整個二十世紀,依然繼讓他的後輩在慈善,商業,以及政治方面起了許多幫助。孫子David Rockefeller是美國大銀行家,在美國大通銀行(現在摩根大通的一部份)擔任超過20年的CEO。另一孫子,Nelson A. Rockefeller,是共和黨紐約州州長與41任美國副總統。第三個孫子,Winthrop Rockefeller,是共和黨阿肯色州州長。曾孫John D. "Jay" Rockefeller IV i是民主黨西維吉尼亞州參議員,也是該州前州長。另一曾孫Winthrop Paul Rockefeller,擔任10年阿肯色州副州長。

自傳詩

洛克菲勒在86歲時,留下了這首簡單的小詩總結自己的一生[22]: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