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興利與除弊 公司治理天秤不可或缺的兩端

何曜宏
user

何曜宏

2017-10-02

瀏覽數 10,950+

興利與除弊 公司治理天秤不可或缺的兩端
 

南韓史上首位女性元首朴槿惠,因為密友崔順實干政的醜聞遭到彈劾下台,2017年3月底,被以涉嫌收賄等13項罪名逮捕入獄。這起政商腐敗的醜聞,再延燒到南韓最大財團「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三星第三代的繼承人李在鎔,被指控行賄以換取商業利益,同樣成為階下囚。

南韓的經濟發展長期以來與財團密不可分,早就不是秘密,但是這兩位政壇與商界的重量級人物相繼入獄,著實震撼了南韓與國際社會。政商關係的底線和紅線在哪裡,是企業經營者必須謹慎處理的議題。中國人所說的「有關係就沒關係」,在強調有效管理、專業治理的年代,恐怕必須被重新檢視與定義。

「管理(management)」和「治理(governance)」,在講究人脈和人情的亞洲企業,經常缺乏明確的界線。實際上,管理指的是日常營運的決策與執行,牽涉到產(生產)、銷(行銷)、人(人事)、發(研發)、財(財務);至於治理,指的是一套機制,用來平衡公司各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之間的利益,包括:股東、經理人、員工、債權人、投資者等。完善的治理,可以提高決策品質,並且確保企業的永續經營。

大部分人知道「管理」是什麼,但是對「治理」的概念比較模糊。或者說,對「治理」的定義總是太過狹隘。舉例來說,為了加強公司治理,董事會通常增設「公司治理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稽核室」等單位。目的是以更超然、客觀的角度去檢視企業經營可能的盲點,或是管理上的漏洞。但是如果把治理侷限在此,就是停留在「控制」的思維。要永續經營、不斷成長茁壯的企業,光靠控制是不夠的,它更需要的是激勵、升級、轉型。

換句話說,「除弊」固然是治理的功能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興利」,兩者並存,企業才有可能茁壯,市場的餅也才會越做越大。只靠「除弊」或許可以減少犯錯、提高紀律,但是也很容易產生封閉保守、投鼠忌器的文化,少了「興利」的精神在公司治理機制,又如何能期待企業可以突破創新呢?

因此,從完善治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應該聚焦在中長期的發展,將創新、突破的元素納入公司治理機制。以「創新變革委員會」為例,它就是從「興利」的角度,確保企業不但有創新的「種子」,更具備創新的「土壤(環境)」,包括:外部資源與人才的導入、長期目標與戰略的設定、創新文化的塑造、變革障礙的辨識與克服等。

根據「台灣董事學會」在2017年7月26日公布的白皮書,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總市值加總,在全球16個資本市場中屬於區域中型市場,而公司的平均市值,落後於同區對手。至於平均營收,也呈現逐年衰退的趨勢。

這代表台灣整體的產業結構與商業模式,若是不能找到大破大立的機會,在全球市場中將被加速邊緣化。

台灣過去靠優異的「成本控制」能力,在科技、貿易、代工等領域創造傲人的經濟奇蹟。但是在新時代、新挑戰來臨之際,「突破」比「控制」來得重要,而「興利」要放在「除弊」之前。如此一來,「治理」的功能才稱得上是完整發揮,永續經營的天秤兩端,也才能取得完美平衡。

不只知識要續航 手機電量也要!現在訂遠見 即贈飛利浦最新磁吸式行動電源

圖片來源:unsplash G. Crescoli

你可能也喜歡

2024最佳大學排行》「地名大學」競爭力躍升,如何辦到?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