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如何預備自己成為年薪百萬?這三個步驟做一次!

給準新鮮人的建議

許詮
user

許詮

2018-12-04

瀏覽數 18,40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旅行,我們習慣拿著地圖行走。打遊戲,男孩喜歡照攻略前進。

人生,有沒有一張藍圖,讓我們少犯錯,更快達到心中的嚮往?

法律系畢業,在22K市場不景氣下,毫無商管背景,卻志在行銷商管。

是如何拿到Samsung行銷儲備幹部,參與S4、S5行銷策劃,個人專案榮獲數位時代行銷首獎。在LINE前20位員工初創時期加入,打造中小企業愛用的LINE@生活圈,身兼年營收兩億的Top Sales。爾後代表全球第三大App公司獵豹移動,在歐洲及東南亞拓展商務合作版圖。

2011年1月,大學生們正為期末考試焦頭爛額,滿心期待即將到來的寒假。

當年的我,就讀政大法律系三年級。對於未來,沒什麼概念。唯一清楚的是,自己不想以法律為職志,同時似乎對行銷公關領域感興趣。

徬徨,或許是唯一貼切的形容詞。

我沒接觸過法律外的課程、不知道現在轉換領域是否來的及、不清楚行銷公關出社會能做什麼、甚至沒把握我真的認識這所謂感興趣的行銷公關領域。

帶著忐忑的心,我徵求父母是否願意支持我雙修相關科系而延畢,或是畢業後再讀一個相關的碩士。除了說服我繼續在法律上下功夫之外,答案是:延畢或念碩士當然沒問題,只是學費生活費需自理。

徬徨,是我在和每個學弟妹聊到未來時,最常感受到的情緒。伴隨著焦慮、恐懼甚至自卑。症狀通常在大三到碩二之間併發。

當然在沒有意識到現實前的天真爛漫,不在此列。

徬徨背後不外乎三個問題:

一、我不確定畢業後是否該走本科系。二、我不夠清楚其他科系和領域。三、我清楚走向,但不知道該如何準備才能拿到第一份好工作。

對於這份熟悉的徬徨,我總是能感同身受。但每一個在經歷這份徬徨的學弟妹,所在的領域、心理和客觀狀態都不盡相同。如何能指出一個方向,撫緩焦急的心靈,同時讓這群在絕處中累積強大動力的年輕人有方法可循?

我會接著將故事下半段說完:

在清楚意識到,三個學期過後我將失去經濟後援。我做了三件事:

首先,我用大三下半學期,認真選修及旁聽行銷公關課程。釐清自己是否喜歡此領域,同時盡量追趕此系同學的知識。

接著,我用各種方式尋找戰友和Mentor。向教授請教同系學長姐的出路,向已在業界的前輩請益實務狀況以及如何準備。

國際名廚江振誠宣布引退 可以吃不到RAW,但他的畢生力作《工作美學》非收藏不可>>>

最後,在定下目標、不斷努力及挫折的歷程後。我在升大四的暑假拿到7個實習offer。

大四整年經歷精英公關集團實習、世紀奧美公關part-time、Google第一屆校園大使program、共修習超過20堂行銷相關課程後,我畢業進入Samsung擔任Marketing Communication儲備幹部。而後進入LINE及世界第三大App公司Cheetah Mobile任國際BD經理。

梳理這個小故事中的重點步驟,其實剛好可以解答前段碰到的三大問題:

一、我不確定畢業後是否該走本科系。二、我不夠清楚其他科系和領域。三、我清楚走向,但不知道該如何準備才能拿到第一份好工作。

可以想像許多人對問題一很篤定,認為自己清楚要以本科系作為未來職涯方向。但我邀請這些朋友,接著捫心自問第二題:我真的認識過本系以外各樣選擇了嗎?事實上,沒有了解過選項的選擇,不是真正的選擇。

無論你現在所處情況如何。我建議在電腦或手機前的你,現在,就認真的問自己是否碰到上述三個問題。若在回答"沒有"之前,有一絲的躊躇,很歡迎你繼續看下去。同時照著以下步驟規畫實作一次:

步驟一、探索

我建議只要你離畢業還有一年以上,都請敞開心,把握最後一段不用太為房租便當錢煩惱的日子,有計畫的去認識各個有興趣的知識領域。有計畫的意思是,例如你決定用一年去探索,篩選後總共對四個學系領域有興趣。那或許計畫就是,一個學期深度了解兩個科系。而"旁聽",其實是最自主且沒壓力的認識方式之一。同時建議在了解知識面之外,盡量去理解行業實務面狀況。

步驟二、訂目標

在充分認識不同興趣的同時,請設下停損點,在時限內確立現階段目標,留給自己至少一年來準備。目標盡量清楚,但隨時保持彈性做微調。比如我在兩次公關代理商實務經驗後,更明確知道自己想做整合行銷而非公關,所以接著爭取Google校園大使的機會,最後進入Samsung任行銷一職 。目標是隨著經驗和所學而改變的,記得對自己負責就好。

步驟三、衝刺

在確立目標後,我們假定以出社會第一份工作為努力的標的。以終為始。最應該做的,其實是請教業界已在此位置的前輩及學長姐,他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畢業生?

所謂如何成為企業主眼中理想的畢業生,各行各業所要的條件都不一樣。我個人產業經驗有限,只好以自己所在的科技網路產業,廣的說泛私營企業端,行銷業務BD等、非技術面的商務取向工作為例:課內知識、社團領導經歷、實習實務經驗、相關比賽名次。四種元素缺一不可。(企業非技術面相關工作如何準備,我會在另一篇詳述)

除此之外,我永遠鼓勵也警惕自己,身邊要有戰友和Mentor。Mentor能用先一步的經驗給方向,戰友能朝著同方向一起衝刺。

說實在,我的經歷實在不太特別,甚至在業界高手們眼裡根本是班門弄斧。會放上自身的故事,只是想對每一位正在徬徨的你說:我們都會克服這一切,這些曾經用過方法可以一起參考和討論。

我也深知每一位年輕朋友的處境和所在領域都絕對不一樣,以上的步驟只能提供大致方向的規畫指引。我非常樂意以我能力所及協助每一位你們(也就是每一位過去的我)。受限於個人產業經驗的限制,若你符合以下症狀:被本篇所述問題深深困擾,已照著上述步驟做好規畫,想往網路相關產業發展,且需要進一步諮詢。XChange是一個台灣網路圈年輕人的社群,歡迎造訪我們的粉專,或在本文留言你的案例和問題。一起加油,未來是屬於我們的!

*本文寫於2017年10月,曾刊於遠見30部落格

(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台灣教改魔咒如何擺脫?6大轉型基因讓大學華麗變身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