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m Hauptinhalt springen

「肌」不可失! 及早预防肌少症、骨质疏松

「肌」不可失!  及早预防肌少症、骨质疏松

本港人口持续老化,政府统计处推算,65岁及以上长者人口由2021年约21%,将上升至2046年36%,即每3名港人中便有多于1名长者。随年龄增长,身体会陆续出现变化,有些变化会较为明显,凭肉眼已能察觉,例如中央肥胖、皮肤松弛或头发变白;但有些变化却是无声无息,当察觉时或许已经太迟,包括肌肉减少及骨质流失。

 

肌少症(sarcopenia)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常见的长者疾病,两者均与年龄增长、肌肉和骨骼衰退有关,并有相互关系,除均可导致长者行动不便,影响自理能力,还会增加跌倒、骨折,甚或死亡的风险,情况不容忽视。

预防及治疗

现时还未有有效针对肌少症的药物治疗,医生会为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找出肌少症的成因,若由其他慢性疾病引起,会先对症下药,而目前预防或改善肌少症的最有效方法为运动及奉行均衡饮食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

 

至于骨质疏松症除可透过调节饮食和运动习惯,减慢骨质流失的速度;若有需要医生会因应个别的情况而建议患者使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大致分为3类,包括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例如双膦酸盐类药物或地舒单抗)、单纯调节造骨细胞的药物、及同时调节破骨和造骨细胞的药物,由于不同种类药物的给药途径(口服或注射)、治疗方案(例如每星期、每月或每半年注射或连续服用5年)、适用条件(例如没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骨骼问题)、副作用(短期副作用如肠胃不适、发烧或恶心;长期使用或引致严重但罕见的副作用如颚骨坏死或非典型骨折)等各有不同,在治疗时医生须衡量各种因素,才会建议合适的药物。

 

适量的阻力和负重运动可以强化肌肉,对减慢肌肉及骨质流失有帮助,长者可按自身状况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关训练。另外,中等或以上强度的带氧运动,有助提升肌肉耐力、加强心肺功能及消耗体内脂肪;另可考虑一些方便而能持之以恒的运动。除运动外,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活跃,平时多出外闲逛及进行户外活动,减少坐卧,无论对肌肉及骨骼,以至整体个人健康都有好处。长者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运动量及运动强度,按身体能力由轻度逐步增加,要量力而为;身体虚弱、平衡力欠佳、有关节或脑神经控制问题或长期病患,在进行有关运动前应先谘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意见。

 

多做阻力及负重运动

 

由于蛋白质为肌肉合成的原料,如果摄取量不足,身体便会使用储备,引起肌肉流失的问题。另外,由于钙质是构建人体骨骼的关键元素之一,故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加摄取。此外,由于肌少症及骨质疏松症患者普遍缺乏维他命D,而维他命D除可以促进小肠吸收钙质、强化骨骼,同时能维持肌肉功能和强度,因此长者除可从食物增加摄取维他命D外,应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刺激皮肤合成维他命D。

 

目前政府并没有专为肌少症及骨质疏松症而设的资助计划。年满65岁并符合资格领取及使用医疗券的长者均可使用每年获发的$2,000医疗券金额(累积金额上限为$8,000)支付已登记参与长者医疗券计划的私营医疗服务提供的预防(包括身体检查)、筛查和管理慢性病等基层医疗服务费用,有需要的长者可加以善用。

 

虽然肌少症和骨质疏松通常是老年时才会被发现,但可以趁年轻时及早储备足够的肌肉量及骨质来预防患上有关病症。

 

应趁年轻及早预防

 

(本文部分内容由香港医学会代表骨科专科医生郑沛霖及香港营养师协会对外事务主任程欣仪提供)